隱形經營者(三十)我看職場的競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由於先前有過近十年的“隱形”生意經營模式經驗,如今在這盤自己擁有的法人實體,我仍然傾向於把自己在實體經營團隊裡完全的虛化,最好是趨近於“隱形”。這是我的目標,只是不知道會是中程的,還是會在遙遠的未來。

所謂的“隱形”,就是在公司人事結構和管治體系建構完成後,投資者不在公司的操作體系內擔任實際支薪職務。頂多是在包含著一位,或幾位高層經理的“執行董事會”(Executive Committee)裡頭擔任主席,或完全退出日常執行層次(Operation Level),回到‘’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運作來控制整個公司的生意發展。

這樣的做法在台灣的中型或小型企業,不但是不常見,也是不可思議的。公司是很多“打工仔”的職場載台,如果公司的‘’擁有權‘’(Ownership)和經營權(Management)有個清楚的分隔線。那麼股東和員工各有領域和權責,也各司其職,那麼公司的發展和員工的職場前途將是不可限量的。由於我之前的跨國職場經驗,而有了這樣的思維,也想在自己擁有的法人實體裡再一度實踐。

在接手經營的第一年,雖然放了一個由三位高階經理組成的“CMT公司管理團隊”在公司人事組織的上面。實際上,身兼“董事經理”的職務,我還是實質的“有形”編制內經營者。這就是我把拔擢一位經營者當成併購後頭號任務的原因。

我的理想仍然是當一位有實質影響力的投資者,也就是“隱形經營者”。

併購而來的法人實體草創成形的實體,結構上最大的差異,就是公司組成最重要的元素---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後者的人力結構是企業創辦人從公司開辦初期,一兵一卒,通過一段時間的篳路藍縷,逐步形成一個有組織的團隊。從領導統御的角度來看,企業主比較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人力的運用上當然比較能夠稱心如意。

併購而來的公司,人力結構基本上是完備的。本身也具備了公司營運應當齊備的功能,和必然存在的不同程度缺點。因此,接手的企業主為了有效駕馭整部公司的管治機器,通常都會做出人事結構的重大變革。很多時候,以全新的管理層取代原有的團隊是最常見的做法。

對我而言,我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也沒有可資借鑒的文獻指南。即便是有,也無濟於事了。因為,我「摸著石頭過河」,都已經走到河中央了。當時,若想回頭重新來過,是最不可能的選項了。

我想選用的“經理人”,其實應該是我理想中的經營夥伴。他必須能力夠強,和我的理念最好很相近,而且必須對職務完全忠誠。這是理想的狀況,但我也是有另一層考慮,假如有一天適當的人士出線了,但是條件不甚完美的話,只要和我能夠互補,相信我會欣然接受的。

關於實際執行公司管治的指揮,我其實是有三個選項。第一,從他們三個人之中選擇一人擔綱。第二,可能空降進來一位,任由他們的某幾位自行選擇去留,第三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由我自己操盤,畢竟我是專業經理人出身,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些都只是我多面向思考的一部份,基本上,我還是傾向採取第一個選項,那也是我正努力進行中的任務。我不會跟他們明說,因為,那才是上策,第二和第三變成了中策或是下策。這些都是我自己在心裏面無數次輾轉思考過的。

所以,這一位我心目中的未來‘’經營夥伴‘’,他必須要靠自己的能力勝出。我不清楚結果會如何,我只能忠實於我的策略,看他們做不同程度的互鬥。這樣的場景,就像把三位"角鬥士" (Gladiators)放在同一個競技場 (Colleseum)競技, 任由他們各憑本事,比出一個高下。

對他們而言,這樣的戲碼似乎有些殘忍,但現實是,不可能會三人同列第一。與其說這是激烈的人事鬥爭,還不如說是我給他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這是一場不帶偏見,沒有預設立場的賽事,辦得成功,獲利的當然就是我以及這家企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6/18
這種經營方式,在台灣幾乎沒有,因為量體不夠大,所以一般人關心的還是眼前的營收,而不是找人幫你賺錢。在中國倒是碰過自己是經營著,法人卻用當地的人,沒有股權,只有分紅權。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8
普普文創 澳洲白人比較不會短視近利,走旁門左道。他們看公司的體質,還有他們要的澳洲味。這是我選擇那麼做的重要原因。另外,我要騰出精力做別的事。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6/18
沒有股權的專業經理人,就得綁績效獎金,才有辦法緊密連結經理人與公司。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8
Carry Kuo 提供一個平台,給一個奮鬥目標在酬勞配套裡,給人一個場域,許他一個未來。That's it.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18
謝謝安大分享,『當一位有實質影響力的投資者,也就是“隱形經營者”』這樣的觀念真的很令我著迷~~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8
❦ 莊小昕 哈哈,布袋戲或歐洲的傀儡戲的主要演出者,不都是隱形的嗎?😊
感覺要經營一家公司真的不簡單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8
Cynthia的旅行日記 謝謝妳。一直草一點露,人生劇場,每人各飾一角,各有精彩劇碼。✌
國王 K-avatar-img
2025/04/11
有形的管理,還是隱形的運作 還真有點難耶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1
國王 K 人際,最複雜。古時候,後宮或是宦官的干政,職場同事的鬥爭傾軋,哪一個不跟「訊息」掛上鉤?為了想知道,多少的打聽、收買、偷聽、傳遞、捏造等等,在在操弄訊息,害人、損人,甚至殺人於無形。是不是聽出戲味了?😊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介紹成功人士在經營人脈方面的策略,包括破解人脈經營中的盲點,重視自身的品格與勤學的重要性等。
Thumbnail
介紹成功人士在經營人脈方面的策略,包括破解人脈經營中的盲點,重視自身的品格與勤學的重要性等。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隱藏就業市場」指的是許多未在路網上,或是其他公開管道公佈的職位。有些雇主會選擇在實體店面或其他線下位置來發佈招募訊息。了解如何發掘這些資訊,將有助於讓你更容易找到理想工作。
Thumbnail
「隱藏就業市場」指的是許多未在路網上,或是其他公開管道公佈的職位。有些雇主會選擇在實體店面或其他線下位置來發佈招募訊息。了解如何發掘這些資訊,將有助於讓你更容易找到理想工作。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在職場奮鬥的主要目標,在於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學會認清隱藏在表相之下的事實,你才能不斷累積屬於自己的利益。
Thumbnail
我們在職場奮鬥的主要目標,在於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學會認清隱藏在表相之下的事實,你才能不斷累積屬於自己的利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