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閱讀本篇之時,建議可以先看看上一篇聊到的「情緒覺察」的練習。
接續了上一篇我提到,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情緒」可以被控制。因為情緒是一連串事件或單一事件所引出的後續行為反應。所以情緒會跟妳的生活產生息息相關的連結。而如果要控制情緒,等同於要控制所有妳無法預測的生活事件,因為這樣的邏輯思維,於是我個人並不認為情緒可以被控制。
情緒無法被控制,但是可以被了解也被理解。理解後我們先接受當下的情緒,了解了起因,接著尋找更理性的解決方案,找到「主動回應」的方式,拿回情緒的主導權。
也就是我們可以選擇對生活做出主動回應的自主行動 ( 積極 ,情緒覺察 ),而不是對生活做出被動反應的慣性行為 ( 消極, 情緒發洩 / 情緒漠視 )。這就是為什麼要做情緒覺察的練習。
因為,我想選擇積極的主動回應,面對自己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有穩定情緒的人。也就是我自我認識到「高敏感」既然已經是我的天性,那與其一直掙扎對抗讓自己無時無刻難受,那還不如跟它融為一體,討一個和平相處。這樣餘生應該可以少掉一些自己找來的苦。
當覺察到情緒之後 ( 面對 ),想拿回主導權,還是要先接受了這個情緒的發生 ( 接受 ),然後針對起因尋找相對應的方法 ( 處理 ),如果發現這個起因 ( 或事件 ) 無法根除,就學會與它共處 ( 放下 )。
這裡我喜歡聖嚴法師說過的一句話:「面對煩惱時,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然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是佛的智慧。」這個智慧之言,拿來用在取回情緒主導權上使用,完全適用。
然而,所有的情緒我們都需要去面對與處理嗎? 這就會回到我上一篇提到的,我認為情緒並無好壞,也是落在程度上的差別,凡事勿過度,過度了的東西就容易產生超過我們預期的狀態,正向的情緒亦然。
這個「度」的程度也是因人而異,只要個人能夠承受的範圍內的情緒覺察到,並不一定都需要做後續的處理,我們要處理的是對個人而言會超過那個「度」的部分。
還是以我自身本次例子來分享,我覺察到此次的情緒裡,有焦慮、煩躁、悲傷、難過。起因有下。
生理期要到了,也有很明顯的煩躁感。
5.除了煩躁還有別的感覺嗎? 悲傷、難過。
6.為什麼難過? 想起 M。
以上,對於我本身而言。焦慮與煩躁的情緒,都在我個人能承受的範圍內,而且我也認知這個情緒在能把工作根源移除前還會持續來回出現,因為這個事件本身暫時並無法根除。 而生理期所產生的煩躁,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也還在我能承受的範疇內。即使我不做後續動作也不會有對我造成過度的狀態產生。所以我只要接受這個情緒,與放下它就好。然而我也可以再做些主動回應,讓自己可以更容易或平順的度過這些焦躁與焦慮,例如: 精油的香氣放鬆療法,或是閱讀、練字。
而這次悲傷與難過的情緒,是本次會超過我能承受範疇的兩種情緒。起因我也不可控或是移除。因為這個事件 ( 經期 )已經與我的情感連結密切,於是我就必須要有相對應的方式去幫自己安撫與渡過。
情緒的安撫,其實就是做一些可以讓妳自己感到舒服的事,來轉移妳的注意力。要不把引起情緒的起因移除,要不就是轉移事件,讓別的事件去牽動自己可以有正向的情緒。
大部分常見的會有運動、走路、冥想、閱讀、寫作、針灸、芳香療法 (香氣 )、找人傾吐、聽音樂.....只要能讓妳當下覺得舒服的,就都可以幫妳做到情緒的安撫與過渡。 如果妳覺得吃美食有用,妳也是可以選擇這個方式。
我個人在情緒安撫與過渡的部分,輕微的像是本次的焦躁與煩悶。於是我這部分使用了香氣放鬆,也就是一般大家常說到的芳香療法。
我採用自然是印茴 ( 美智 ) 自己調配的脈輪油,忘了說美智也有中醫與植物學研究,所以在精油香氣領域裡她的調配香氣是我目前最喜愛的。
而針對此次的狀態,用的是針對經期可以搭配使用的性輪油 (小菊人),然後我還一並使用了心輪油 ( 小綠人 ) ,這兩隻複方精油的香氣,幫我做一些情緒放鬆與撫平。
( 這篇我不特別著墨在香氣療癒的介紹,畢竟我也還在學習中,也沒有特別想專精在這方面,這僅是我一邊學習陪伴自己這一路療癒的方法之一,未來有時間或許會再分享一些自己使用心得 )
而對應我知道會超過我自己能控範疇的悲傷與難過情緒,我這一路嚐試過很多種方式,目前對於我個人而言,有顯著成效的是「說出來 」( 非寫出來 ) 與「哭出來」 讓情緒可以真的發洩出去,另外的方式是走路與親近大自然。
這裡面,我自我的觀察狀況應該來自於,我其實長期都有書寫的習慣 ,所以某個程度上,當我的情緒高張到一定程度時書寫、閱讀其實已經不太能帶給我顯著安撫的效果,而我長期以來太習慣壓抑自我,情緒不習慣發洩,所以這 9 個月來因為跟朋友前幾個月有固定錄 PODCAST 變成了我一個情緒出口,這是我後來自我覺察發現的,於是,我知道我需要『說』出來,便也開始將這個方式納入我的情緒安撫工具之一。
情緒的發生,可以是很短的一瞬,卻也會有長期的持續狀態。而當安撫後的情緒雖然有較一定程度的恢復,卻還是覺察到有持續的狀況時,我就會繼續幫自己做一些能讓情緒可以維持被安撫與過渡的事情。例如,當天我發洩完情緒後,讓自己出門走路親近大自然,在戶外待到自己心緒較為平和後,回到住處,我持續搭配的是使用經油讓自己在香氣中使精神與情緒放鬆,然後因為這時候我的情緒已經是處於比之前平靜的狀態,所以我能靜下來看一點書,也讓自己搭配閱讀書籍,於是這次我很快的將自己的情緒順利的安撫與過渡過去。
我這一路的嚐試中,個人的心得是,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並不容易馬上有很顯著成效,需要一次次地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方式與一次次的練習。而這些練習裡有一樣很重要的是「轉變我們對事情的想法 」。然而,這也是這裡面最費勁的一項功課。
成功學大師 Bob Proctor ( 鮑伯‧普羅克特 ) 曾說過 " Our thought control feelings ,Our feelings control action." ( 我們的想法控制情緒,而情緒控制行為 ),這句話還是有其道理的。
因為「決定我們情緒的原因,不是發生的事情, 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 。」就好比這次我自己覺察到,我的經期到來時會一並伴隨的那個悲傷與難過,來自與這個事件已經深深的與對 M 的情感做了連結,我會想起每次被他當公主照顧的這些事,而這些事情已經不會再重現,我在這件事情的情感連結想法上如果還無法轉化,那這個情緒會持續來回。但是,以目前我對自身了解這件事情的想法轉化比我換新工作還難,所以我目前能做的是先接受它。學著先跟這個事件引起的情緒共處,學會於一定程度內達成一個自己的平衡。
我想我這幾個月來自己看了多種書,與開始自我覺察、自我療癒的碰撞學習,可能跟很多書說的相同也不相同,主要是,我覺得「人」是極其複雜的物種。很難將每個人套用在某一種既定公式裡。就像我近期也還在閱讀的【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一書,作者也是一路由一種學派開始學習,治療個案,然後發現該學習的學派並不是那麼正確可以使用,於是陸續開始學習各種不同方式,最終融合了自己各種既學的知識,尋出一套目前對更多個案有助療成效的模式,就可以知道並非一種學說就可以拯救所有人。所以也建議大家不需要知識迷信。
同理,每個人都這樣如此不同,想法不同,經歷不同,文化不同。最終我們還是得要對自己有耐心,一次次的練習,一次次的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情緒安撫最好的方法。這是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因為這次自己情緒安撫與過渡,相較之前已經有明顯的成效。所以自己在某方面是很開心的。於是想將這一段時間自己的摸索分享給大家。僅提供給大家一個參考。也謝謝大家抽時間的閱讀了。
2024 / 02 /26 Budva time 15:47 Emma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