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時間讓我們沒有時間吃飯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沒有)時間讓我們沒有時間吃飯〉2024-06-17

 

  學生時期有一段時間對「維持生命的活動」感到厭倦。這並不等於嚮往死亡,而是因為每天要吃飯、睡覺、新陳代謝,實在花掉了太多時間。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但一大半用來上課,其他時間又需要吃飯睡覺,那什麼時候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或者就算沒有特別想做的事,什麼時候可以從這些日復一日的瑣碎中得到解脫?

 

  但這大概是一種不太聰明也不太合群的想法。我們認識很多喜歡睡覺的朋友。他們會說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想一整天不下床,想要能睡多久就睡多久。也有不少喜歡吃飯的人,嘗試各種美食、四處去玩、四處紀錄;又或者覺得吃飯就是休息,「終於到吃飯時間了!」當某些漫長的活動告一段落時,我們很容易這樣感嘆。

 

  也就是說,吃飯與睡覺是被歸在「想做的事情」那邊的,這樣它們的意義就轉換了過來。從「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搖身變成了「每天都被合情合理允許做的事情」。雖然我們大概還是看到很多,但「不能讓人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生活方式是不正義的」,我們應該都能同意。

 

 

  它們終究是在維持你的生命,所以去把自己與這樣的活動分離是抽象與不協調的。我們不是某種能夠被區隔於身體之外的,不需要營養的「靈魂」。我們是意識、是細胞、是突觸上傳導的電流。就像當電腦過熱而變得卡頓時,你會意識到原來物理世界能夠影響賽博世界,又或者說,我們從來就只有一種大的、統合的、整體論的世界。

 

  任何一種「存在」的首要目標就是避免自己變得「不是存在」,否則它的意圖就會和自身相互矛盾。但在一些情況中,我們回看到「捨身取義」、看到「殉道」、看到「付出了自己的一輩子」。那如果不是某種可怕的洗腦與壓迫,便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追求。

 

  就像「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在一些處境之中,雖然我們是活著的,卻因為我們放棄了某些底線,我們已然不存在。我們並未讓自己成功地昇華,而是被一些更大的權力意志直接吞噬。我們前進、後退、在地圖座標上移動。但上下左右都已經消失,身體性的、本真的理解融到海裡,彷若其從來就不曾存在。

 

 

  時間晚了。那些販售便當、正餐的店家紛紛拉下鐵門,故事也即將拉下帷幕。我們捏捏自己的手臂、臉頰,確認這不是一場夢或夢魘。從劇院的座椅上起身。擺脫那種只能做為自己身體動作之觀眾的社會境況,將焦距重新放遠,或其實是重新放近。

 

  這個時間點還能吃什麼呢?選擇很少所以困難。但在另外的某個無憂無慮的周末傍晚,同樣的你思考同樣的問題,同樣困難,因為選擇太多。




延伸閱讀:

〈關於日常生活裡的一餐〉

〈生命與生態:從《第一神拳》到《迷宮飯》〉

〈在人之中旅程〉

〈家庭「留尼旺」晚餐〉

〈身體的意識:物質、AI與生命現象〉

〈微小,卻並非不足道的「人的時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2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研究發現,早餐和晚餐,固定進食的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1.太晚吃早餐或晚餐 2.早餐和晚餐隔離太久才進食(超過12小時) - 這些都和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相關。m
Thumbnail
研究發現,早餐和晚餐,固定進食的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1.太晚吃早餐或晚餐 2.早餐和晚餐隔離太久才進食(超過12小時) - 這些都和憂鬱和焦慮風險增加有相關。m
Thumbnail
紀錄時間2024/06/20
Thumbnail
紀錄時間2024/06/20
Thumbnail
從這禮拜的第一天開始,也就是週日當天,感覺自己一直瀕臨在崩潰邊緣,真的什麼事都沒發生,但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從8分開始直直落,到昨天我可能已經進入負分,慘狀真是不忍卒睹。 後來小孩問我可不可以陪他一起吃晚餐,我知道他很期待我們一家人一起吃晚餐,而我既然無法好好睡一覺,那就好好吃一頓飯吧!
Thumbnail
從這禮拜的第一天開始,也就是週日當天,感覺自己一直瀕臨在崩潰邊緣,真的什麼事都沒發生,但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從8分開始直直落,到昨天我可能已經進入負分,慘狀真是不忍卒睹。 後來小孩問我可不可以陪他一起吃晚餐,我知道他很期待我們一家人一起吃晚餐,而我既然無法好好睡一覺,那就好好吃一頓飯吧!
Thumbnail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沒有小孩的放假日轉眼就結束了。
Thumbnail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沒有小孩的放假日轉眼就結束了。
Thumbnail
突然有很多時間以後,仍覺得時間很不夠用。 當社畜的時候,每天6點起床,弄好早餐趕小孩起床,七點出門,送孩子到學校後又塞車晃晃晃到公司。早上忙忙忙等午餐,午睡後忙忙茫等下午茶,茫茫茫接著等下班。回家趕做家事,趕小孩洗澡睡覺,趕追劇,趕12點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覺得快轉,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突然有很多時間以後,仍覺得時間很不夠用。 當社畜的時候,每天6點起床,弄好早餐趕小孩起床,七點出門,送孩子到學校後又塞車晃晃晃到公司。早上忙忙忙等午餐,午睡後忙忙茫等下午茶,茫茫茫接著等下班。回家趕做家事,趕小孩洗澡睡覺,趕追劇,趕12點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覺得快轉,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下午四點,經過了早上一輪的震撼教育, 終於熬到吃午餐的時間了, 但我依然沒有食慾。
Thumbnail
下午四點,經過了早上一輪的震撼教育, 終於熬到吃午餐的時間了, 但我依然沒有食慾。
Thumbnail
好久不見沒有既定行程的愉快放假日。
Thumbnail
好久不見沒有既定行程的愉快放假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