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成不變,究竟是自律還是害怕改變? - 自律所帶來的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我們談到如何練習自律和改變的技巧前,首先,先讓我們來試著想想想以下的狀況:


我下定決心要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希望能在每天上班前至少完成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運動;

不限制自己運動的項目,不管是出門跑步或是在家跟著Youtube上的健身影片一起運動都可以。


由於我的上班時間是早上的八點,每天大約7:30左右需要出門。

換句話說,我需要在早上5:30左右準時起床,完成運動後才能稍作休息,吃個早餐後準時出發去工作。

剛開始的幾天其實非常的困難,光要準時一早從床上下來換上運動衣,就已經感到筋疲力盡。

但是我堅持了一週,發現早上早起不再像之前那樣有難度~


接下來一整天都能感覺神清氣爽的,運動後的我也顯得有精神許多,也不再擔心自己不健康的作息。

也因為認可自己完成一項任務清單所以心情感覺不錯,更為有善用時間運動的自己感到自豪。


慢慢地堅持了下來,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這樣自律的習慣!


這是自己在腦海裡模擬最理想的狀態


(圖片出處:https://media.istockphoto.com/id/1384700413/vector/to-do-list-with-clipboard.jpg?s=612x612&w=0&k=20&c=naH67PLQVD5JuC9Z96DFTw8gZT3waRNOgOL23UyHRFw=)


如果我沒有選擇自律的行為,我的一天可能會變成這樣:


鬧鐘響了後被我按掉,然後睡過了頭。

當我驚醒時上班已經遲到了,也來不及好好的吃一頓早餐。趕著去公司的路上一直不斷懊惱著今天是否還會有時間運動呢?


中午嗎?但是吃飽飯想要午睡。

下班後呢?太累了不想動。

明天在運動好了?一想到要早起就已經覺得厭煩。

還是等周末呀?可是放假就應該睡到自然醒什麼都不做。


接下來的整天我都心不在焉地想著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抽出時間運動?

反正竟然今天已經宣告運動計劃失敗了,不然吃個大餐或消夜好了~


這樣的情境是否聽起來很耳熟呢?

這或許是我們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驗。


試問自己比較想成為哪一種人呢?


自律其實是一種個人的選擇。


當你發現,你的決定和選擇會影響到你想成為哪一種人時;

你才能深刻的了解並體會到,自律的根源和控制來自於自身,不是他人或是外在。



"More discipline, more choice, more control.

Less discipline, less choice, less control."-《英國 Stock Well Safety》


(圖片出處:https://pbs.twimg.com/media/FN-84MKVgAMzNfi?format=jpg&name=small)




我們的自律和改變當然不是一夕之間就會發生的,而是透過不間斷的持之以恆去維持。

但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我們可以先透過心理理論之一的 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變化階段模型)來了解一個人在目標導向和達成目標的過程。

 James Prochaska 心理師於 1977年 所提出的 《變化階段模型 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包含了六個階段:


1. Precontemplation(前期階段):也可以稱為Note Ready階段,在這個時期,個案通常尚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即使身邊發生的事件或提醒,仍不覺得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計畫。


2. Contemplation(意向階段):個案終於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也發覺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但是現階段仍未下定決心。


3. Preparation(準備階段):Ready的階段,個案已下決定要在短期內開始改變的計畫。


4. Action(行動階段):此階段指的是當個案已進入新的行動階段,已經開始執行新的改變行為。


5. Maintenance(鞏固階段):個案開始新的行為模式以維持半年或是更長的時間,但仍然需要透過堅持不懈,才不至於恢復原有的舊習慣。


6. Relapse(復發階段):變化階段模型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間接關乎了行為模式是否能穩定維持或是一切打回原點。我們必須了解的是,行為隨侍都有可能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已就是第一個前期階段。若我們在relapse階段中並未注意到這點,所有先前的努力都將歸零。復發階段之所有如此重要的原因正是許多人成功及失敗的關鍵,當我們進入這個階段時,便須仔細的評估和審視自己目前的行為改變和動機等,並需要更高強度的執行力來維持這樣的改變。


但是改變究竟和自律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Nova Southeastern 大學的 Denise Fournier 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心理治療師(psychotherapist),她透過上方的變化階段模型理論解釋了「自律」形成改變的重要因素。

Fournier 教授提到,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當中,尤其是後三個階段,完全符合了自律的必要條件。


首先我們得開始有所行動(Action),很多時候這也代表著我們必須重新為自己做出新的選擇。

假設我原先一周平均喝4-5杯全糖的手搖飲料,因為開始了飲食的調整,而須降低糖份的攝取量,所以現在要從減少一周喝飲料的次數開始。


Maintenance 階段對於自律的養成攸關重要。在這個階段裡,通常我們一開始的動機和動力已經開始下降,舊有的習慣和思考模式等也會開始影響及動搖我們立志要改變的決心。

有些人甚至會對於改變和新的生活感到疲累而不想再堅持下去。也是在這個階段,人們通常最容易找到各式的理由放棄原先設定好的目標。

這個時候的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力和行動力才能去維持現況。


當你成功達到最後的階段時,如何持之以恆,保持不變的 consistency 就變成最大的課題了。

真正的改變和自律,並非一天就能成功做到的事情;也不是一瞬間就能達成的,而是要靠著一點一滴不間斷地每天累積。


consistency 的意義在於,即使當我們沒有動力的時候,仍然在持續進步著。

自律代表著即使熱情和動力因情緒削減時,我們能仍維持規律的好習慣,不會因情緒或困難而輕言放棄,即使每天只前進了一點點,但這樣的累積中會產生一種漣漪效應,帶我們達成理想的目標。


參考文獻:

https://stockwellsafety.com/the-power-of-discipline-over-motivation-in-achieving-your-goals/

https://focus3.com/what-does-discipline-mean/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mindfully-present-fully-alive/202301/why-discipline-matters-and-5-ways-to-work-on-it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182?sloc=reprod_i_5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6808?sloc=reprod_i_10

https://www.parentingboom.com/edu_article/high_EQ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4063?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7/20/n13101227.htm

https://medium.com/%E9%AD%9A%E6%B0%B4%E6%95%99%E8%82%B2%E5%82%AC%E5%8C%96%E5%8A%91-to-be-educational-catalyst/%E5%A6%82%E4%BD%95%E5%9F%B9%E9%A4%8A%E8%87%AA%E5%BE%8B-%E7%AD%96%E7%95%A5%E6%AF%94%E5%85%8B%E5%88%B6%E6%9B%B4%E9%87%8D%E8%A6%81-9a0eabf6ea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月 ☾的沙龍
3會員
76內容數
心月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之前我們討論過 Psychomotor(心理動作) ,今天則是要來談談心理動作和皮拉提斯運動的關聯性。美國心理學家 Edwin A Fleishman 最知名的研究著作之一就是探討人們的知覺運動表現和個體差異及分類。他同時也是組織心理學界的專家,針對工作分析與工作技巧等,提出了許多描述和理論。
2025/04/17
之前我們討論過 Psychomotor(心理動作) ,今天則是要來談談心理動作和皮拉提斯運動的關聯性。美國心理學家 Edwin A Fleishman 最知名的研究著作之一就是探討人們的知覺運動表現和個體差異及分類。他同時也是組織心理學界的專家,針對工作分析與工作技巧等,提出了許多描述和理論。
2025/04/09
你知道一個人平均的日常會做出多少動作嗎? 你有想過你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動機和目的嗎? 你認為我們的動作和心理是否有任何關聯呢?   (圖片出處:https://knilt.arcc.albany.edu/images/f/f5/Cognitive%2C_Affective%2C_Psychom
2025/04/09
你知道一個人平均的日常會做出多少動作嗎? 你有想過你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動機和目的嗎? 你認為我們的動作和心理是否有任何關聯呢?   (圖片出處:https://knilt.arcc.albany.edu/images/f/f5/Cognitive%2C_Affective%2C_Psychom
2025/02/21
近幾十年來,醫學研究和科學家都透過許多實驗及研究證實,壓力會對人們的整體生活健康造成影響。 除了是肥胖、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3年美國心理學會一份調查發現,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尤其是對35歲至44歲的民眾來說,壓力造成了更大的問題。 這個年齡層的
2025/02/21
近幾十年來,醫學研究和科學家都透過許多實驗及研究證實,壓力會對人們的整體生活健康造成影響。 除了是肥胖、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3年美國心理學會一份調查發現,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尤其是對35歲至44歲的民眾來說,壓力造成了更大的問題。 這個年齡層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許多關於自律的文章和影片。本文著重於作者個人經驗,分享了自律對其影響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的故事。作者提出了重新調整自律的方法,並分享瞭如何清楚瞭解自己的時間、好好的分配,才能將每一個要達成目標的小任務好好的被完成。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許多關於自律的文章和影片。本文著重於作者個人經驗,分享了自律對其影響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的故事。作者提出了重新調整自律的方法,並分享瞭如何清楚瞭解自己的時間、好好的分配,才能將每一個要達成目標的小任務好好的被完成。
Thumbnail
面對變化時,設置安全邊際就變得重要,在《金錢心理學》一書中,安全邊際可以當成「容錯空間」來理解。
Thumbnail
面對變化時,設置安全邊際就變得重要,在《金錢心理學》一書中,安全邊際可以當成「容錯空間」來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在節奏快速的現代生活中,如何安排好時間,已是老生常談。自律這條路十分有效,卻相當苛刻!如何在現代追夢、打理生活,都依賴著這項技能——自律。本文將分享三項本人的自律方式以及心得,用於提昇自律能力。
Thumbnail
在節奏快速的現代生活中,如何安排好時間,已是老生常談。自律這條路十分有效,卻相當苛刻!如何在現代追夢、打理生活,都依賴著這項技能——自律。本文將分享三項本人的自律方式以及心得,用於提昇自律能力。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作为一个从来冇完成过新年目标嘅人,体验咗大半年自律嘅生活:每日6点半起床、每日阅读一小时以上、冥想写作……想同大家分享下自己关于自律嘅心得。 自律嘅本质系一个人转化失败嘅能力,系一个人放低完美主义,学会乐在其中嘅能力。 长久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人能够喺每一个节点都能给自己正反馈。
Thumbnail
作为一个从来冇完成过新年目标嘅人,体验咗大半年自律嘅生活:每日6点半起床、每日阅读一小时以上、冥想写作……想同大家分享下自己关于自律嘅心得。 自律嘅本质系一个人转化失败嘅能力,系一个人放低完美主义,学会乐在其中嘅能力。 长久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人能够喺每一个节点都能给自己正反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