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有一部真人實境節目《時尚CEO的破格人生》是在描述原本生活在極端正統派猶太社群的一家人如何適應非宗教式生活,跟一般人一樣上班、下班過日子。
主角的女婿在節目中講一段話值得深思,他說從小到大被大人們教導在猶太社群生活,長大初入社會進入真實世界(原文:outside world/real world),在某些時候、某些情況下,才發現要掙錢過日子,確實感覺有點殘疾障礙(原文:you do feel a little bit handicapped),完全不知道怎麼生存下去。
臺灣青年普遍的升學教育風氣,過於重視學科成就,導致青年進入社會之後,才發現所學與就業市場脫節的情況,某種程度是不是也是一種技能殘疾?
少了生存的技能之後,便抹煞生存的本能,直接躺平選擇宅在家?
你覺得從學校畢業後進入社會前,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在社會取得立足之地?是學歷?外表?人脈?努力程度?
《經濟學人》雜誌7月份有一篇2023年中國訪談超過3萬人的研究報告。請受訪者在幾個要件中選擇重要性排名,包括眾所周知的五項條件(以下順序非排名順序):
1、high education(高學歷)
2、ability and talent(能力與天賦)
3、good luck(好運氣)
4、better opportunities(掌握好的機會)
5、hard work(努力工作)
以及,另外五項不是那麼外顯的正面及負面條件,包括:
1、connections(社會連結)
2、grew up in a rich family(家庭富裕)
3、parents with high education level(爸媽學歷程度)
4、unfair economic system(不公平的經濟系統結構)
5、dishonesty(違背誠信)。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普遍的中國人認為三項極為重要的是connections(社會連結)、grew up in a rich family(家庭富裕)、better opportunities(掌握好的機會)。而大家或許覺得很重要的「努力工作」是排名第五,「好運氣」則是倒數第二。
我便好奇臺灣學生及家長的心態是如何?在評估選擇就業市場時,腦袋會不會浮現前面十項要件?
在此分享前些日子聽到的一個例子:
C同學是和女兒一起拿到臺北市政府交換學生補助計畫的朋友。通常拿到這個計畫補助,理論上是應該要返回臺灣,但市府的計畫沒規範「不能去第三國」,因此C同學利用在加拿大就學期間的大學博覽會,拿著設計作品,成功應試甄選英國的大學。
C同學的家庭不算是富裕,但爸媽能供應他在國外的生活,經濟狀況也算是小康,勉強算是grew up in a rich family。他能在重要的場合找到對的老師呈現自己的才能,算是能掌握better opportunities。雖然是離鄉背景,沒有任何的connections,但他能抓住三項重要條件的二項,便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C同學在英國念完四年大學後,經過三個月的覓職期。除了投遞許多履歷,並且在許多建築師前輩大老的聯誼場合擔任服務生,端盤子、清潔會場,找機會接觸前輩,希望大老們能推薦職務,試圖抓住一絲一毫的connections,但始終沒有獲得直接的回應。
所幸,C同學的媽媽說老天爺看到他的努力,給他good luck,能在「Bjarke Ingels Group」建築師事務所(簡稱BIG)倫敦分公司取得面試並簽訂短期工作契約擔任助理一職。據說,該分公司一百多人的員工中,只有C同學是來自台灣。
家中女兒在讀大學前後一直在新光醫院打工,除了賺取微薄的打工薪水外,也是維持在醫護圈子的connections。日前一位學姐取得國外護理師(Registered Nurse)資格,便勸說女兒慎重考慮走出臺灣,替自己找到一個適合的環境,也能賺取較優渥的薪水。
你正在人生的轉折處嗎?回頭看一下十項重要的條件,你能掌握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