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物語&公木瓜花炒小魚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前言:

香甜濃郁有「台灣國民飲品」之稱的木瓜牛奶,也是名聞遐邇讓許多觀光客為之瘋迷的在地好滋味。不過早期清朝官員來台時,卻對這種木瓜沒甚麼好感,朱仕玠說:「了無香味傳書案」;王凱泰說:「聞道此邦有佳果,不堪投報誦詩云。」他們一致認為台灣木瓜的氣味不好,不能擺在書桌上聞香,也比不上《詩經》中那種可以持贈的木瓜。

一、木瓜的真實本尊—皺皮木瓜

可見當初這些來台官員心目中的「木瓜」,根本不是台灣的番木瓜,而是生長在溫帶氣候薔薇科木瓜屬的皺皮木瓜。命名的因由就是這種植物所結的果實,形似長在樹木上的小瓜果而得名。至於為什麼叫做「皺皮」?據說是因為乾燥做成中藥後,果皮皺縮,有別於另一種果皮光滑的「光皮木瓜」。

這才是木瓜本尊:皺皮木瓜結出的小木瓜

這才是木瓜本尊:皺皮木瓜結出的小木瓜

但由於真正的木瓜已被番木瓜奪名了,所以一般稱之為「寒梅」,因其生性耐寒,在冬末春初時節開花,有剛勁鐵骨般的枝條,可開出潔白似雪或殷紅如血的花,也被日本人視為花中名品,稱其為「長壽梅」。

這種中國土生土的皺皮木瓜,正是《詩經.衛風》〈木瓜篇〉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本尊,這是古代未婚女子以投擲瓜果來表達對心儀男子的愛意,男子再以身上的佩玉相贈,做為定情信物。

別看名裡有「皺皮」二字的木瓜,便以為它其貌不揚,它開花時其實相當美麗,且因著生於梗,於是被古人混入海棠類植物,稱之為「貼梗海棠」,實則卻與今日蘋果屬的海棠家族是不同的。

皺皮木瓜花朵艷麗且著生於梗,被古人混入海棠類植物,稱之為「貼梗海棠」,現在一般稱其「寒梅」或長壽梅

皺皮木瓜花朵艷麗且著生於梗,被古人混入海棠類植物,稱之為「貼梗海棠」,現在一般稱其「寒梅」或長壽梅

這種木瓜果實成熟後氣味芳香,最宜放在案頭聞香,可藥用,雖可生食,然滋味酸澀不適合食用。清代高士奇《北墅抱瓮錄》云:「實如小瓜,黃潤可愛,香極醲釅。」只要一、兩顆木瓜就可以清芬滿室達數月之久。《紅樓夢》也提到林黛玉不喜歡點香薰香衣物,但喜歡在房間放木瓜聞香。清人李漁也喜歡在床頭放木瓜、佛手等香果代替香花熏帳,享受其味直入夢魂的芬芳。

二、番木瓜來台以後的命運

之前曾在臉書上看到一款「叫我大掌櫃」的線上遊戲一直在打廣告,標榜玩家可在清明上河圖的街道中學習商賈之術,體驗宋朝真實的市井生活。其中有一家賣冷飲的店鋪,把「木瓜渴水」的木瓜,畫成今日的番木瓜。

「叫我大掌櫃—回到宋朝當首富」臉書線上遊戲截圖,宋代市井確實有販售各種木瓜飲品,但是當時的木瓜,並非今日之番木瓜

「叫我大掌櫃—回到宋朝當首富」臉書線上遊戲截圖,宋代市井確實有販售各種木瓜飲品,但是當時的木瓜,並非今日之番木瓜

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番木瓜是17世紀才從墨西哥引進中國,所以宋朝的木瓜只能是土生土長的薔薇科木瓜。不過在兩宋的京城名著如《東京夢華錄》、《夢梁錄》都有市井販售「生淹水木瓜」、「藥木瓜」的記載。 

而據潘富俊所撰之《福爾摩沙植物記》提及:《台灣府志》(1696年)記載有一種名為「木瓜」的果樹,也就是約在明鄭時期傳入台灣。300多年來番木瓜早已順利歸化成為最有台灣風味的水果,走在鄉間不時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然而為了獲得好吃的木瓜,台灣農人卻對它用盡各種酷刑。在木瓜長至大約一個人高時,就在樹幹上縱割出五條開膛剖肚的裂痕,緊接著又將剖開如燈籠的樹幹折彎固定在地上,這種作法稱之為「剖頭木瓜」。之所以這麼作的原因,是利用植物「逆境開花」的原理,讓植物處在死亡威脅之中,讓它為了延續後代,就會將長枝開葉的「營養生長」轉變成繁殖後代的「生殖生長」。另一方面被矮化了的木瓜也便於採收。

為了增加產量與便於採收,而被台灣農民施予剖頭酷刑的「剖頭木瓜」

為了增加產量與便於採收,而被台灣農民施予剖頭酷刑的「剖頭木瓜」

除了剖莖折幹的酷刑外,對於那些想要當黃金單身漢而不想結果的公木瓜樹,人們也沒有因此饒過它們,竟然還想出了在樹幹上釘生鏽鐵釘、傷口灑鹽以及剝皮等酷刑,非得逼它變性,讓公木瓜硬生生的長出雌花來結果實。在台灣的果樹當中,可說是最遭受暴力對待的作物。

木瓜悲慘的遭遇不禁讓人想起莊子曾經說過一個〈不才之木〉的寓言故事:有一個木匠帶著徒弟經過一棵參天的巨大神木,每天都有不少人群圍觀讚嘆,但木匠卻認為它不過是棵無用的樹木,因無所可用被人們放棄才會長得這麼巨大,因此不屑一顧地繼續前行。沒想到夜裡,樹神竟跑來跟木匠托夢並抗議說:那些所謂有用會結甜美果實的樹木,往往會被人殘害而提早死亡;相反地唯有無用,才可以保全自己而活得好好的。

木瓜樹可憐的遭遇,不正是因為具有結出甜美果實的本事所招惹的傷害嗎?不過這些受到農夫百般凌遲卻不致死的木瓜,其實並沒有像莊子所說的早夭,反而比自然生長的木瓜活得更長久,結實更為豐美。聰明的台灣農夫利用了植物的本能、充分發揮了植物的潛能,也因而創造出水果王國的美名。

三、為公木瓜請命 拈花入菜

在此奉勸家中有種到公木瓜樹的,先別急著釘鐵釘幫它們變性。公木瓜雖不常結果,它抽長的花序披垂下來,上面開著滿叢簇的纖瘦小花,綻放時如精巧的風車,整體看起來雖然有點亂雜卻又有著流蘇一般的迷離風情,還會散發一種甜美的木瓜果香。此外公木瓜花也是東南亞經常拿來炒食的風味料理,雖有苦味,但經過處理及料理後就可以轉苦為甘,別具一番特殊滋味呢!

公木瓜花 抽長的花序盛放纍纍小花披垂下來,看起來亂雜卻有著流蘇的迷離風情,還會散發一種甜美的木瓜果香

公木瓜花 抽長的花序盛放纍纍小花披垂下來,看起來亂雜卻有著流蘇的迷離風情,還會散發一種甜美的木瓜果香

公木瓜花炒小魚乾 食譜 ​

材料:現採公木瓜花、蒜頭、辣椒醬、辣椒、小魚乾、鹽、少許糖

作法:

1. 公木瓜花先用水煮5分鐘以去苦味,撈起後泡冷水10分鐘後瀝乾。

2.小魚乾先泡發,並用油炒酥。

3. 鍋子油熱後放入蒜頭、辣椒爆香,接著放入木瓜花、少許糖及辣椒醬拌炒,等到水分收乾,再放入小魚乾拌炒一下,加入一點鹽調味即完成。

公木瓜花炒小魚乾 材料

公木瓜花炒小魚乾 材料

四、公木瓜樹結果的機制&木瓜樹的多元性別

由於公木瓜花具退化之雌蕊,當環境改變時,如在一棵木瓜樹上砍幾刀或釘上幾根釘子,植株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脅,公花裡退化的雌蕊因受到刺激而發育,變成兩性花而結果,這種情形在遇低溫刺激時也會發生,所以公木瓜花結果並非新鮮事喔!

此外,木瓜樹的性別相當多元,有公樹、母樹與雌雄同株樹。公樹開的全是雄花;母樹開的全是雌花;雌雄同體(瓜妖樹)則每個花序上有幾朵是雌雄蕊都有的瓜妖花。1.雄花的型態:抽長的花序披垂下來,上面開滿叢簇的纖瘦小花,綻放時如精巧的風車。2.雌花的型態:開在頂幹,因為要容納胖胖的子房,則顯得圓圓胖胖而豐腴。3.雌雄同體瓜妖花:在一朵花裡同時具備雄花(花藥)與雌花(子房)的特點

公木瓜花與母木瓜花 型態對比明顯

公木瓜花與母木瓜花 型態對比明顯

而不同性別的木瓜樹所結出來的果實都不太一樣。有別於一般木瓜樹結果緊附於主幹的型態,公木瓜樹所結的果實是懸掛在花序尾端。母木瓜樹所結的果實為圓胖型,子多肉鬆,口感較差。雄花結出來的果實較為瘦小,子少肉多,若能在欉黃,風味還不錯。最有經濟價值的是雌雄同體瓜妖樹(雌雄同體花)所結出來的果實,呈飽滿的長橢圓狀,風味最佳,即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木瓜。

具有多元性別的木瓜 結出來果實型態也都不同。

具有多元性別的木瓜 結出來果實型態也都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89會員
221內容數
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 矢志將古老的文獻記載,還原為活生生的充滿美感與情意的體驗,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在祭典召喚活色生香的花神,宴會裡有來自傳聞、典籍與想像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百花料理。
2024/12/04
台語俗諺:「大紅花毋知䆀,圓仔花䆀毋知」,很能說明南方人因為對扶桑太熟悉以致產生的輕慢心理。但在古代文人心目中,初次見到她都被驚艷到留下許多詩文、甚至連初次接觸到的歐洲人,也驚豔得幫她取了一個「中國玫瑰」的稱號。扶桑花在古代還是重要的紅色染料,我們成功複刻出宋代古法荔枝乾也實踐出許多道扶桑花料理 。
Thumbnail
2024/12/04
台語俗諺:「大紅花毋知䆀,圓仔花䆀毋知」,很能說明南方人因為對扶桑太熟悉以致產生的輕慢心理。但在古代文人心目中,初次見到她都被驚艷到留下許多詩文、甚至連初次接觸到的歐洲人,也驚豔得幫她取了一個「中國玫瑰」的稱號。扶桑花在古代還是重要的紅色染料,我們成功複刻出宋代古法荔枝乾也實踐出許多道扶桑花料理 。
Thumbnail
2024/11/25
十幾年來我們嘗試過各種桂花釀的作法,目前總結出桂花釀三法,可依各種現實情況選擇適合的作法。桂花釀的應用非常廣泛,今天分享一道桂花梅漬小番茄,有別於一般坊間的作法——用話梅桂花糖水來煮脫皮小番茄,直接加入話梅與桂花釀下去醃漬,是更加入味與美味的做法!
Thumbnail
2024/11/25
十幾年來我們嘗試過各種桂花釀的作法,目前總結出桂花釀三法,可依各種現實情況選擇適合的作法。桂花釀的應用非常廣泛,今天分享一道桂花梅漬小番茄,有別於一般坊間的作法——用話梅桂花糖水來煮脫皮小番茄,直接加入話梅與桂花釀下去醃漬,是更加入味與美味的做法!
Thumbnail
2024/11/19
桂酒,自古即是美酒與仙釀的代名詞!但中國傳統植物——桂有兩種:一種是肉桂,是樟科植物,葉、樹皮及嫩枝都有香氣,自古即是重要的香料與藥用植物。另一種是桂花,是木樨科植物,是重要的香花,卻不具有實用性與特殊藥性。文章說明了桂的文史並分享一道桂花米酒的製法。
Thumbnail
2024/11/19
桂酒,自古即是美酒與仙釀的代名詞!但中國傳統植物——桂有兩種:一種是肉桂,是樟科植物,葉、樹皮及嫩枝都有香氣,自古即是重要的香料與藥用植物。另一種是桂花,是木樨科植物,是重要的香花,卻不具有實用性與特殊藥性。文章說明了桂的文史並分享一道桂花米酒的製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人家說要吃「在欉黃」的最優,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用這套說法,比如這回要分享的「玉文芒果」。 說到芒果,通常第一個會想到「愛文」,再來可能會想到「金煌」,金煌芒果(1號)可是咱們臺灣民間第一個育出的品種唷!大約在1970年代由高雄六龜的果農黃金煌先生培育出來的,而愛文芒果則是在1954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人家說要吃「在欉黃」的最優,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用這套說法,比如這回要分享的「玉文芒果」。 說到芒果,通常第一個會想到「愛文」,再來可能會想到「金煌」,金煌芒果(1號)可是咱們臺灣民間第一個育出的品種唷!大約在1970年代由高雄六龜的果農黃金煌先生培育出來的,而愛文芒果則是在1954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有吃過口感滑嫩軟糯的牛奶果嗎?牛奶果是一種原產於熱帶美洲及西印度群島的熱帶水果。切開時,乳白色的果汁如同牛奶一般流出,因此,被稱呼為牛奶果。 牛奶果的外型像我們日常所時熟悉的蘋果,橫切的時候,白色可食果肉,從果心向外呈星芒狀,俯瞰就像是藏著一顆星星,所以牛奶果也被稱為星蘋果或是金星果喔!
Thumbnail
有吃過口感滑嫩軟糯的牛奶果嗎?牛奶果是一種原產於熱帶美洲及西印度群島的熱帶水果。切開時,乳白色的果汁如同牛奶一般流出,因此,被稱呼為牛奶果。 牛奶果的外型像我們日常所時熟悉的蘋果,橫切的時候,白色可食果肉,從果心向外呈星芒狀,俯瞰就像是藏著一顆星星,所以牛奶果也被稱為星蘋果或是金星果喔!
Thumbnail
這一日,小無花果搭上高鐵,北漂生活。
Thumbnail
這一日,小無花果搭上高鐵,北漂生活。
Thumbnail
日前逛書局,隨手翻閱一本水果養生食譜,各色水果、菜肴五顔六色,美不勝收,讓人看的眼花撩亂。但我有點不解,此書介紹了許多溫帶水果,可惜本地很少種植生産,若主打熱帶水果,那就更好了。近來許多人主張「吃在地、吃當季」,以减少食物運輸過程的碳排量,愛自己也愛地球,需要大家共襄盛舉。翻著翻著,我看到楊梅。
Thumbnail
日前逛書局,隨手翻閱一本水果養生食譜,各色水果、菜肴五顔六色,美不勝收,讓人看的眼花撩亂。但我有點不解,此書介紹了許多溫帶水果,可惜本地很少種植生産,若主打熱帶水果,那就更好了。近來許多人主張「吃在地、吃當季」,以减少食物運輸過程的碳排量,愛自己也愛地球,需要大家共襄盛舉。翻著翻著,我看到楊梅。
Thumbnail
採桑 綠滿枝條竄紫紅,垂涎喜色似孩童; 鮮嚐就口酸甜味,作醬存封五內中。 啖荔 殼如夕照映雲彤,味似瓊漿玉液濃; 黎庶珍丸垂手啖,太真羨煞嘆難逢。 荔枝 紅皮白肉引人饞,凍結成冰味不凡; 啖荔唐妃傳已久,於今巷議未封緘。  註:朋友喜歡吃荔枝,但是他總把荔枝一個個剝好,放到冰箱冷凍,說吃起來像荔
Thumbnail
採桑 綠滿枝條竄紫紅,垂涎喜色似孩童; 鮮嚐就口酸甜味,作醬存封五內中。 啖荔 殼如夕照映雲彤,味似瓊漿玉液濃; 黎庶珍丸垂手啖,太真羨煞嘆難逢。 荔枝 紅皮白肉引人饞,凍結成冰味不凡; 啖荔唐妃傳已久,於今巷議未封緘。  註:朋友喜歡吃荔枝,但是他總把荔枝一個個剝好,放到冰箱冷凍,說吃起來像荔
Thumbnail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Thumbnail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Thumbnail
小時過中秋,不可少的是月餅與柚子。現在過中秋,除了柚子、月餅以外,還有烤肉。你愛柚子還是烤肉呢?或是兩者都愛?
Thumbnail
小時過中秋,不可少的是月餅與柚子。現在過中秋,除了柚子、月餅以外,還有烤肉。你愛柚子還是烤肉呢?或是兩者都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