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大眾會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籍,也變成很多「專業個案」(見備註一)會開始核對自己是否符合主流文化中「心理健康」的定義,然後會來找諮商師討論很多坊間書籍或專業文章、podcast提到的「愛自己」、「界線」、「依附型態」、「哀傷失落歷程五階段」,我也曾遇過若干個案跟我在同個專有名詞的定義上有不一樣看法的狀況,但我個人比較不會把焦點放在「教育」個案專有名詞的定義為何,反而會比較在意民眾對於該心理學的專有名詞的解讀為何,進而與個案延伸討論其心理困擾的關鍵核心為何。
我猜想,會看這篇文章的你,勢必多少對心理學或心理諮商,也有一些興趣或是了解吧?這篇文章想拋出一個議題,鼓勵大家思考:「如果你的身心狀況不符合主流心理學中認定的『心理健康』,你會怎麼看?」
由於筆者會接觸大量遭受心理創傷的個案,工作的目標常常都是協助這些個案邁向「心理上更健康」的方向,所以對於「心理上怎樣才是健康」的命題,也會有我個人的評估與論調。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不符合」「心理健康」的想法。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個體,不可能會是如同心理學教科書中學到的那樣,達到完全100%的「心理健康」,或者擁有100%完美的關係界線,或者有辦法從不安全依附(詳見備註二)全然走到安全依附型態的狀態,因為理論中歸理論,沒有一個人活得完全像是理論一樣,我們只能朝理論說的或理想上的「主流心理學定義的心理健康狀態的人的樣子」趨近。即便是心理專業人員(諮商/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自身,有長年接受心理學的專業訓練,外加長年接受個人的心理諮商或治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活成100%符合「心理健康」定義的樣子。
假如,你很努力地透過各種方式,像是:看書、聽課、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朝「主流心理學定義的『心理健康』狀態的人的樣子」趨近,卻發現自己還是無法達到,那這樣就是「不夠好」嗎?這樣就是「病態」或「不正常」的人嗎?
我覺得不是的。
我覺得所有心理學與諮商理論存在的意義,都是為了協助一個人過得更好。那什麼叫做「好」?每個人追求的「好」的定義不一樣,有人追求的「好」是「心裡感覺到平靜」,有人追求的「好」是「覺得快樂」,有人追求的好是「刺激或興奮」,在追求「好」的過程中,不同人會用不同方式或手段達到自己「好」的目標,只要使用的方式跟手段或最後達到的「好」的結果沒有傷害到自己或別人,我認為,這樣就好。
所以,統合性地來說,我不認為所有不安全依附的人,都需要透過心理諮商走到趨近安全依附的狀態,才叫做「好」。我也不認為所有被診斷憂鬱症的人,都要透過心理諮商或治療,走到不符合憂鬱症診斷標準的狀態,這樣才叫做「好」。如果我們為了達到符合心理學理論定義的「安全依附」或者「沒有憂鬱症」,而耗費了大量的心力、時間與財力,這樣到底是否划得來?我想,每個人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總而言之,我在提供心理諮商的專業服務時,我秉持的精神跟態度是:只要來諮商的個案,可以成為他自己、接受他自己的樣子,並且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也沒有造成社會上其他人的困擾,那麼,只要他覺得「好」的諮商目標,我都很樂意陪伴他一起想方設法達成目標。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心理諮商充其量不過也就是一種幫助我們生活過得更好的「工具」,切莫本末倒置,把以上這些「工具」主張的理念當成我們「應該」服膺的方向或「應該」活出的樣子。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套理論或任何一位專家、「老師」,會比你自己還更清楚知道你需要什麼,比你更清楚你要怎樣做才可以過得更好。所以,相信你自己,成為你自己,接納你自己原本的樣子,現在的你,覺得你自己過得好,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l 備註一:筆者這邊以「專業個案」泛指「不論是否曾接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有涉獵心理學相關知識,能理解或應用心理學知識於生活中,也願意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等專業服務的一群人」。
l 備註二:從依附理論來說,不安全依附包含了「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矛盾依附」這三種類型,通常有心理創傷的個案多數會有「矛盾依附」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