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樣的問話方式,會激起對方反駁回應的防衛機制?

更新於 2024/10/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from istock

photo from istock

時常父母都會說,孩子都用反駁的方式回應,覺得孩子反駁就是不孝的行為。當問題帶有指責、挑釁,這樣的問話容易讓對方使用反駁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成功時人們的正常心理反應是感到自己有能力,失敗時則都力圖把責任推諉給外界和他人。」這是已證實的心理學研究,所以當我們被他人提出質疑或挑戰時,大腦首先不是想這是否為事實,而是先為這事情找藉口反駁對方。這是出於人的本性,是為了保護自己,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行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以下是幾種類型的問話方式,可能會導致對方產生防衛心態:

  1. 帶有指責性的問話
    這類問題把錯誤歸咎於對方,讓他們感到被攻擊,因而激起防衛反應。
    • 你就是一個很爛的人?
    • 你難道不覺得這樣做很愚蠢嗎?
  2. 觀點式問話
    這種問話通常會讓對方感覺到被誤解或被曲解,從而引發辯解或防衛。
    • 是不是你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 這個顏色不好看,你怎麼會這樣選?
  3. 絕對問句
    使用「總是」「每次」等用詞,會讓人覺得被不公平地定型或評判,進而激發反應。
    • 你為什麼總是遲到?
    • 你每次都不收東西?
  4. 嘲諷或挖苦性的問話
    這些帶有諷刺意味的問句讓人覺得被貶低或不尊重,導致防衛機制的出現。
    • 你以為你比其他人更聰明嗎?
    • 我就不相信你有更好的方法?


要怎麼正確問話?

正確的問話方式應該能促進對話、減少對抗情緒,並讓對方感到被尊重和理解。這種問話方式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1. 開放式問題
    鼓勵對方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而非提供簡單的「是/否」答案。
    • 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 能不能告訴我你的想法呢?
  2. 不帶假設的問題
    避免強加觀點,讓對方有表達不同意見的空間。
    • 你覺得這個決定有什麼好處或挑戰嗎?
    • 你對這個情況的感覺是什麼?
  3. 具體的問題
    聚焦於具體事件或行為,而不是使用絕對的詞彙,這樣避免讓對方感到被攻擊。
    • 最近幾次的會議中,我注意到你看起來有些不太專心,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 這次你遲到了,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幫助嗎?
  4. 同理心問話
    展現出對對方感受的關注與理解,這樣可以減少對抗情緒。
    • 我知道你這段時間壓力很大,這次的決定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 這件事可能讓你感到有點挫折,你怎麼想的?
  5. 非評判性語氣
    問話時應避免用詞或語氣讓對方感到被批評或評判,保持平和的語調。
    • 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你認為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 你覺得這個計畫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6. 表達理解與支持
    問話時表現出願意理解和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態度。
    •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複雜,我們可以一起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進。
    • 你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讓事情進展得更順利?


這些問話方式能夠促進開放對話,減少衝突,並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支持,進而更樂於表達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尤其在親密關係中,當我們嘗試更多的同理心問話或開放式問題,也能讓對方感受關心與愛,對方會更願意打開心扉,進行真誠的對話。這樣的改變不僅能減少對抗情緒,還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

當孩子表現出反抗情緒時,與其說「你怎麼總是頂嘴?」不如問「你現在是不是感到很挫折?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這樣覺得?」這樣的問話方式能打破對方的防衛心理,讓對話聚焦於問題本身,而非情緒反應。


孟子說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當你愛護和尊重他人時,對方也會回以愛與敬。想要對方改變反駁式的回應,先從自己改變開始。


哈囉,我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愛上了閱讀,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看看別人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股市中有一個有趣的名言「人性讓股市歷史不斷重演」。科技不斷的進步,人性總是如此。經濟學會有那麼多學派,是因為都是以人的行為都是出於理性的前提來提出。但其實人產生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各種複雜的原因而產生,這時經濟學就跟心理學結合,變成行為經濟學。
「人生六個僕人」來自於英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作品《Just So Stories》和《The Elephant's Child》中的概念。
人類的閱讀瓶頸 由於人體的構造,讓閱讀產生生理上的限制。 人腦接收訊息的頻寬 根據腦科學和認知的研究,人一秒鐘接收的訊息只有12-15個字,等於一分鐘可以閱讀700-1500個字,但一般人基本上是達不到這樣的速度。 眼睛看到的是圖像識別,再到大腦理解 大腦在讀懂內容之前,先從眼睛看見圖像,再傳
在社會中,動機是驅動個人行為和決策的重要因素。然而,當一個問題並不直接影響個人時,人們是否仍然有動機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動機的來源 動機通常來源於個人的需求、利益和情感聯繫。當一個問題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健康或幸福時,個人更有可能主動尋求解決。但當問題與個人無關或影響很小時,動機就可能會減弱
紀伯倫《先知》散文詩 : 孩子 On Children 一個懷裡抱著嬰兒的婦人說,跟我們說說「孩子」吧。 於是他說: 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在股市中有一個有趣的名言「人性讓股市歷史不斷重演」。科技不斷的進步,人性總是如此。經濟學會有那麼多學派,是因為都是以人的行為都是出於理性的前提來提出。但其實人產生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各種複雜的原因而產生,這時經濟學就跟心理學結合,變成行為經濟學。
「人生六個僕人」來自於英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作品《Just So Stories》和《The Elephant's Child》中的概念。
人類的閱讀瓶頸 由於人體的構造,讓閱讀產生生理上的限制。 人腦接收訊息的頻寬 根據腦科學和認知的研究,人一秒鐘接收的訊息只有12-15個字,等於一分鐘可以閱讀700-1500個字,但一般人基本上是達不到這樣的速度。 眼睛看到的是圖像識別,再到大腦理解 大腦在讀懂內容之前,先從眼睛看見圖像,再傳
在社會中,動機是驅動個人行為和決策的重要因素。然而,當一個問題並不直接影響個人時,人們是否仍然有動機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動機的來源 動機通常來源於個人的需求、利益和情感聯繫。當一個問題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健康或幸福時,個人更有可能主動尋求解決。但當問題與個人無關或影響很小時,動機就可能會減弱
紀伯倫《先知》散文詩 : 孩子 On Children 一個懷裡抱著嬰兒的婦人說,跟我們說說「孩子」吧。 於是他說: 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