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輔導 對話錄】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涯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場景】 

一間位於信義區的安靜咖啡廳,窗外午後的陽光溫柔地灑進來,輕音樂在空氣中飄蕩。坐在靠窗位置的,是一位27歲的年輕女性——小琳。她是一名在人資領域工作的職員,進入職場五年。雖然工作上看似風平浪靜,但內心充滿了困惑,特別是對於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活的平衡感到迷茫。今天,她來求助一位之前認識的資深職涯顧問,希望能從中找到些指引,經過短暫寒暄後,就進入主題……….

 

對刻板工作的迷惑


小琳(皺著眉頭): 

「顧問,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繼續做人資了。我感覺每天的工作都在耗盡我的精力,我好像一直在幫別人解決問題,但反過來,我自己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時候我想,或許這份工作並不適合我。」

 

顧問(輕輕點頭,專注地看著小琳): 

「嗯,這樣的困惑其實很多人都有過。你剛才提到你感覺自己被消耗了,那你覺得是工作內容讓你感到累,還是人際關係的處理壓力大?」

 

小琳(思考片刻,無奈地嘆了口氣): 

「應該都有吧。每天都在處理各種瑣碎的問題,協調員工的衝突、處理招聘的流程,還有各種例行性的行政工作。這些事情本來不難,可是重複做,久了就覺得很枯燥。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這些有什麼意義,感覺完全沒有成就感。」

 

顧問(微微一笑): 

「你提到的這些情況很普遍,尤其是像你這樣在職場五年左右的人,通常會遇到這種職業倦怠的時期。但我很好奇,你曾經在這份工作中感到過快樂或充實嗎?還是說從一開始你就覺得這是種消耗?」

 

小琳(露出一絲遲疑,隨即輕輕點頭): 

「其實也有快樂的時候,比如說幫助新人適應公司,看到他們慢慢融入團隊時,我會感覺自己做的事是有價值的。可這樣的時候不多,大部分時間我都是處理那些重複的事務。」

 

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解析


顧問(坐直了些,語氣更加溫和): 

「聽起來,你並不完全討厭這份工作,但某些部分讓你感到消耗。這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問題不在於工作本身,而是你如何看待和定義自己的工作角色?」

 

小琳(困惑地皺起眉): 

「定義自己的工作角色?這是什麼意思?」

 

顧問(微微一笑): 

「我來解釋一下。你知道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嗎?它不僅僅適用於產品開發,也可以用來重新設計我們的人生和職業。設計思維的核心是解決問題,不是一次找到『正確』的答案,而是通過不斷迭代,慢慢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或許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看你現在的狀況,如何?」

 

小琳(興趣稍微提起,但仍顯疑惑): 

「設計人生…我還是有點不太理解,怎麼運用這個方法在我目前的情況上?」

 

顧問(耐心地笑著): 

「設計思維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是重新定義問題。你覺得你現在的問題是『我不適合這份工作』,但這或許並不是唯一的問題。我們可以先拆解一下。讓我問你,這份工作帶給你的負擔,具體來自哪些方面?是所有的事情都讓你感到倦怠,還是某些特定的任務特別讓你疲憊?」

 

小琳(思索了一會兒): 

「我覺得…主要是那些不斷重複的流程工作。每天多數時間都在處理行政程序,這些工作讓我覺得自己像機器一樣在運轉,沒有創造性。」

 

顧問(點頭): 

「這就有意思了。如果我們把這些重複的事務性工作拿掉,剩下的部分,像是與人交流、解決員工問題,這些你會覺得有意思嗎?」

 

小琳(眼神稍微亮了一下): 

「其實是的,這些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我享受那種能幫助他人、看到他們成長的感覺。」

 

顧問(微笑): 

「很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這表示工作本身並不是完全不適合你,而是其中某些部分讓你感到枯燥和疲憊。這時候,我們可以採用設計思維的另一個工具,叫做『美好時光日誌』,記錄下你每天在工作中哪些時刻感覺精力充沛,哪些時刻感覺被耗盡。這樣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哪些工作內容是你真正喜歡的,哪些是讓你消耗的。」

 

小琳(露出一絲猶豫): 

「記錄下來…這樣真的能幫助我了解問題嗎?」

 

顧問(語氣輕柔,但堅定): 

「相信我,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步驟。當你能夠具體地看到自己每天的能量變化時,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業喜好,這樣才能為下一步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我們需要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僅憑感覺去決定是否適合某個工作。」

 

小琳(慢慢點頭): 

「好吧,我會試試看。但就算我知道自己喜歡哪些工作內容,這還能解決我對這份工作的迷茫嗎?我還是覺得…我好像不適合做人資這個角色。」

 

顧問(沉思片刻,然後微笑): 

「別急,我再提供另一個重要的步驟,叫做『原型設計』。意思是,我們可以不必急於決定下一步,而是先去嘗試不同的可能性,看看哪一條路真正適合你。舉個例子,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做人資,還有什麼其他的職業選擇?」

 

小琳(稍顯驚訝): 

「如果不做人資…我其實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也許,我可能會喜歡旅遊業?我喜歡旅行,也喜歡計劃行程,但這和人資完全沒關係吧?」

 

顧問(笑了笑): 

「這就是設計思維的有趣美妙之處。我們不需要一次就找到答案,而是可以設計出多個職涯版本。你可以設計出三個不同的版本,然後逐步去嘗試,看看哪一條路真正讓你感到滿足。第一個版本,就是你現在的人資工作,看看是否有什麼調整能讓你更喜歡它;第二個版本,是你去嘗試旅遊業,或者其他你有興趣的領域;第三個版本,是如果不受限於現實條件,比如時間、金錢,你會想要做什麼?」

 

小琳(困惑): 

「三個版本?可是,我的人生只有一個啊,怎麼可能同時嘗試三條路?」

 

顧問(語氣柔和,但充滿智慧): 

「我明白你的擔憂,這也是許多人對設計思維的一個誤解。我們並不是要同時過三種生活,而是通過設計不同的可能性來找到最合適的一條路。你可以進行『原型體驗』,比如利用假期去旅遊業實習,或者與在該行業工作的人聊聊,看看實際情況是否符合你的預期。這樣,你就不需要冒著重大風險辭掉現在的工作,而是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小規模的嘗試,逐步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小琳(若有所思): 

「原來可以這樣做…我之前一直以為,要麼就全心投入,要麼就放棄,沒有考慮過可以慢慢嘗試不同的選項。但顧問,我還是有些疑惑。假設我試了旅遊業,結果發現不適合,那我不就浪費了時間嗎?」

 

顧問(微微一笑,語氣平靜): 

「這是很多人常有的擔憂,但你得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所謂的『浪費時間』其實是對試錯過程的一種誤解。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和經驗,無論結果如何,都在不斷幫助我們縮小範圍,最終找到自己真正適合的路徑。你在旅遊業的嘗試,不會是白費的,它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了解行業,這反而會加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就是設計思維中的『快速試錯』概念。」

 

小琳(略顯驚訝): 

「快速試錯?我一直覺得錯誤是應該避免的,沒想到你反而建議我主動去試錯…」

 

顧問(微笑著點頭): 

「沒錯,錯誤本身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學習。當你敢於嘗試不同的選擇,並從中學到教訓,你就會更快接近你的目標。實際上,越早進行小規模的試錯,對你未來的決策越有幫助。與其陷在某個不確定的選擇中浪費幾年,不如早點進行嘗試,從每個失敗中汲取經驗,然後繼續前進。」

 

小琳(露出微笑): 

「這樣想的話,好像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了。試錯反而是更快找到答案的方法。」

 

顧問(點頭): 

「正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設計出多個版本的職涯路徑,這樣你可以在不同的選擇中進行探索,而不會被困在單一的選項裡。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對自己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怕犯錯。」

 

小琳(深吸一口氣): 

「我明白了,我應該更勇敢一點去嘗試,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顧問(露出鼓勵的微笑): 

「很好,小琳。這就是設計思維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我們的職業和人生路徑是可以設計的,不需要一次就做出完美的選擇。每一個錯誤都是一塊拼圖,幫助你組成一幅更完整的畫面。而且記住,沒有什麼選擇是永遠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隨時調整和迭代。」

 

何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思考


小琳(神情放鬆了些,但仍然有點迷惑): 

「顧問,這樣聽起來,職涯設計確實可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但我還是有一個大問題沒解決…關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現在覺得自己每天被工作佔據了全部的時間,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這真的有辦法解決嗎?」

 

顧問(輕輕點頭,語氣變得更加柔和):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許多人都面臨這個挑戰。我們常常會聽到所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實際上,這個平衡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可以輕易達成的。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工作和生活應該是彼此對立的兩個部分,還是它們本來就應該融合在一起?」

 

小琳(皺著眉,陷入思考): 

「我一直以為它們應該是分開的,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工作佔據太多,那就沒有時間過生活了。」

 

顧問(笑了笑,語氣中帶著些啟發): 

「這確實是許多人的看法,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工作本身能夠滿足你的一些生活需求,甚至是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麼所謂的平衡其實就不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擇。關鍵在於,你的工作是否與你的價值觀和生活需求契合。」

 

小琳(困惑地抬起頭): 

「什麼意思?你是說工作可以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顧問(點頭): 

「是的,當你找到一份你真正熱愛並且能夠體現你價值觀的工作時,工作和生活就不再是對立的兩個部分,而是相互支持的。比如說,當你工作中有一些部分是你非常享受的,這些部分本身就可以滿足你的某些生活需求,這樣工作就變得不那麼累了。」

 

小琳(若有所悟): 

「你是說,如果我找到那些讓我感到有價值和快樂的工作內容,那工作就不再像是一種負擔,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顧問(微笑): 

「沒錯,這也是一種平衡的方式。『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不一定是時間上的一半一半,而是要看工作本身能否帶來生活中的滿足感。你剛才提到你喜歡幫助新人融入團隊,這部分讓你感到有成就感。如果你能多做這些讓你有意義的工作,同時減少那些讓你疲憊的事務性工作,你可能會發現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變得不那麼分明,反而能在工作中找到滿足。」

 

小琳(微笑著點頭): 

「這樣說來,我之前一直在試圖強行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結果反而更累了。如果能找到一份工作,讓它與我的生活需求結合在一起,那這也算是一種平衡。」

 

顧問(語氣中帶著鼓勵): 

「正是如此。這並不意味著你要放棄生活的其他部分,而是要找到一種方式,讓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與生活對抗。這也是設計思維的另一層啟示——你可以設計出屬於你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模式,而不必遵循傳統的平衡理念。」

 

小琳(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我明白了,工作不必是一種負擔,反而可以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我能找到那些讓我有意義的內容。我應該開始重新設計我的工作和生活,讓它們能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顧問(露出欣慰的微笑): 

「這就是設計思維的力量,它告訴我們,人生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可以不斷調整和優化的過程。只要你敢於探索和嘗試,你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最佳版本。記住,生活是可以被設計的,而你就是這個設計師。」

 

小琳(深深吸了一口氣,露出輕鬆的笑容): 

「謝謝你,顧問。今天的對話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和生活有了全新的看法。我會好好記錄我的『美好時光日誌』,設計出三個不同的人生版本,然後勇敢去嘗試。」

 

顧問(微笑點頭): 

「非常好,小琳。這是你設計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記住,不要害怕犯錯,這都是過程的一部分。持續探索、嘗試和調整,你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路。」

 

重新定義何謂成功


小琳(眼中閃著決心,但仍然帶著些疑慮): 

「顧問,我很感激今天你帶給我的這些啟示,但我還有一個問題。雖然我理解了設計思維,並且願意嘗試不同的人生版本和職業選擇,但有一個聲音始終在我心裡回響,那就是社會對我們這一代人的期望。大家總說要快速成功,特別是我身邊的朋友,有的已經升職,有的自己創業,而我卻還在嘗試、試錯…我怕自己落後了,浪費時間。」

 

顧問(聽著她的疑慮,輕輕點頭,深思熟慮地回答): 

「我能理解這種焦慮感,尤其是當你看著身邊的人似乎都在迅速前進的時候。但我想告訴你一個很關鍵的觀念——『成功』這個詞,實際上是非常主觀的。快速升職或創業的成功,確實是一種成功模式,但這並不代表唯一的路徑。設計思維給我們的啟示是,每個人都可以設計屬於自己的成功路徑,而這個路徑的步伐和方向,應該由你自己決定,而不是由社會的期待來主導。」

 

小琳(眉頭緊鎖,語氣中透露出焦慮): 

「可是,如果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在試錯,然後才找到真正適合的路,我會不會因此錯過了什麼機會?畢竟,年齡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等到我發現正確的路,那時候是否已經晚了?」

 

顧問(深吸一口氣,語氣中帶著啟發的力量): 

「這正是大多數人最容易陷入的迷思——認為職業發展有一個『黃金時間』,錯過了就無法補救。但我想讓你看看另一個角度。你知道有多少人是在30歲以後甚至更晚才找到他們的職業方向嗎?舉例來說,名著《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是在30歲之後才開始寫書;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被蘋果公司開除後,創辦了NeXT電腦公司,結果多年後這家公司又被蘋果收購,並幫助他重返公司並重振事業。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人生和職業的發展從來沒有固定的時間表。」

 

小琳(略顯驚訝,眼中閃爍著好奇): 

「所以,你的意思是…不管年齡多大,我都可以隨時開始,甚至可以在後來取得比現在更大的成就?」

 

顧問(點頭,語氣變得更加堅定): 

「正是如此。我們往往被社會的刻板印象束縛,認為一定要在某個年齡之前達到某個目標,否則就會被認為失敗。但這只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一種想法,而不是你自己設計的人生模式。成功的定義和步伐應該是你自己來定義的,而不是讓別人的成功節奏影響你的判斷。」

 

小琳(陷入深思,語氣逐漸放鬆下來): 

「這樣說來,我不需要那麼著急,反而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試錯和探索,因為這能幫助我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路。而不是匆匆做出決定,結果走上一條不適合的路。」

 

顧問(微笑著點頭,眼神中透著鼓勵): 

「對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們每個人的步伐和節奏都是不一樣的。設計思維的核心,就是讓你學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嘗試、反思和調整,而不是急著找出一條完美無誤的路徑。當你願意給自己時間和空間去試錯、去探索,那麼你最終會找到一條真正讓你感到滿足和幸福的路徑。」

 

小琳(深吸一口氣,臉上的神情變得更為堅定): 

「我想我真的明白了。我不再需要被他人的節奏影響,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來走,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去設計屬於自己的人生。謝謝你,顧問,今天的對話讓我感覺輕鬆了很多。」

 

顧問(微笑著看著她): 

「這正是我希望你能明白的。人生不需要被既定的框架和時間表束縛。設計思維給了我們一種自由去探索和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無論你選擇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夠享受這個探索和成長的過程。」

 

小琳(輕輕笑了笑): 

「嗯,我會記住這一點。我會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嘗試,去發現,而不是急著走上一條不適合的路。我會開始記錄我的『美好時光日誌』,然後設計出三個不同的人生版本,看看哪一條路真正讓我感到滿足。」

 

顧問(點頭): 

「這是你設計人生的第一步,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記住,不要怕犯錯,也不要被時間的壓力綁住。只要你保持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最終你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那條路。」

 

小琳(露出輕鬆的笑容): 

「謝謝你,顧問。今天的對話讓我重新看待了很多事情,感覺自己不再那麼迷茫了。」

 

顧問(微笑): 

「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你理清這些思緒。記住,人生是你可以設計的過程,所有的困惑和迷茫,其實都是成長的機會。持續探索,不斷調整,你會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潛力遠比你想像中來得強大。」

 

【結語】

個案在這次對話中理解了如何運用設計思維來重新定義自己的職涯和生活。她不再焦慮於外界的成功標準和時間壓力,而是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透過不斷的嘗試和調整,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徑。這次對話讓她明白,無論年齡或職業階段,人生的設計都可以隨時開始,而成功的定義應該是由自己來書寫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要急著找到所謂的『正確答案』。最重要的是,享受這個設計和探索的過程。」

#為你職引_賦能系列

#世安顧問輔導預約連結 https://hrfriday.kaik.to/r8qvl

內容總結
職涯諮詢
0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開心有機會參加這堂由蔡逸軒老師主講的「人資數據庫建構」,在上過課程後,我對於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數據化運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當初對於「數據庫」這個名詞的印象,僅限於資訊技術中的一部分,但這次課程讓我了解到,數據庫並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操作,更是人資專業的一項核心資源。
本文透過一位人資前輩與後進的對話,深入探討稻盛和夫的《干法》理念在選、育、用、留四個人資管理環節的應用。稻盛認為,工作的核心在於心志的修煉,選人時重視內在驅動力,培養員工的價值觀,善用人才的興趣,以至於維持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對於幫助員工找到工作意義、提升道德及心志的討論,激發出對人資工作的更深層理解
人資專員(坐在會議桌前,表情有些焦急): 「主管,您知道我們最近在進行營運部小主管的招募徵選,可是我是越談越覺得難以分辨誰才真的適合這個職位。因為許多候選人說得都很漂亮,但我總覺得,單從表面的話術很難看出他們的真正實力與潛力,特別是您上次特別提醒人資部的,要挖掘出候選人如何看事情的‘格局’。
本文以兩位HR人士的對話為主線,深度探討在感情追求中的心態調整和策略。透過資深人資A的指導,年輕人資B學會如何在追求中掌握節奏、創造情感波動,並摒棄自卑情緒,以自信的姿態進行互動。文章強調了選擇正確的心態、逐步培養情感、以及如何有效管理互動,最終為成功的感情基礎打下穩固的基礎。
很開心有機會參加這堂由蔡逸軒老師主講的「人資數據庫建構」,在上過課程後,我對於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數據化運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當初對於「數據庫」這個名詞的印象,僅限於資訊技術中的一部分,但這次課程讓我了解到,數據庫並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操作,更是人資專業的一項核心資源。
本文透過一位人資前輩與後進的對話,深入探討稻盛和夫的《干法》理念在選、育、用、留四個人資管理環節的應用。稻盛認為,工作的核心在於心志的修煉,選人時重視內在驅動力,培養員工的價值觀,善用人才的興趣,以至於維持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對於幫助員工找到工作意義、提升道德及心志的討論,激發出對人資工作的更深層理解
人資專員(坐在會議桌前,表情有些焦急): 「主管,您知道我們最近在進行營運部小主管的招募徵選,可是我是越談越覺得難以分辨誰才真的適合這個職位。因為許多候選人說得都很漂亮,但我總覺得,單從表面的話術很難看出他們的真正實力與潛力,特別是您上次特別提醒人資部的,要挖掘出候選人如何看事情的‘格局’。
本文以兩位HR人士的對話為主線,深度探討在感情追求中的心態調整和策略。透過資深人資A的指導,年輕人資B學會如何在追求中掌握節奏、創造情感波動,並摒棄自卑情緒,以自信的姿態進行互動。文章強調了選擇正確的心態、逐步培養情感、以及如何有效管理互動,最終為成功的感情基礎打下穩固的基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有一天,我坐在一間咖啡館裡,外頭風和日麗,一位年輕朋友走進來,眼中透著一絲茫然。他告訴我,找實習就像在大霧中找路,不知該往哪走,特別是在台灣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他的話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我自己也是這樣彷徨。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幫助你在這片迷霧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職涯旅途上往往伴隨著挫折與成長。作者透過分享自身在職涯中的三大職涯挫折,然後透過『跨出舒適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為熱愛的領域堅持』,找到目前自在的工作狀態,並走上職涯諮詢助人事業的道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如何成為一名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作者希望透過作者的專業,幫助那些正在職涯低潮,想要尋找工作熱情或對未來職涯感到迷茫的年輕人,陪伴年輕人走一段路。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從平面設計轉職為行銷人的職涯分享!如何從剛畢業非常迷惘的狀態,慢慢找到自己的出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有一天,我坐在一間咖啡館裡,外頭風和日麗,一位年輕朋友走進來,眼中透著一絲茫然。他告訴我,找實習就像在大霧中找路,不知該往哪走,特別是在台灣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他的話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我自己也是這樣彷徨。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幫助你在這片迷霧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職涯旅途上往往伴隨著挫折與成長。作者透過分享自身在職涯中的三大職涯挫折,然後透過『跨出舒適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為熱愛的領域堅持』,找到目前自在的工作狀態,並走上職涯諮詢助人事業的道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如何成為一名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作者希望透過作者的專業,幫助那些正在職涯低潮,想要尋找工作熱情或對未來職涯感到迷茫的年輕人,陪伴年輕人走一段路。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從平面設計轉職為行銷人的職涯分享!如何從剛畢業非常迷惘的狀態,慢慢找到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