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公司製作了一份組織圖,對整個組織結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尤其是不同職位的職能和協作方式,讓我更加理解新創公司的運作方式和挑戰。這份組織圖不僅有助於理清公司內部架構,還啟發了我如何在個人創業項目中應用這些經驗。
▋ 新創公司的多團隊協作架構
我所在的新創公司目前有六個主要團隊,分別負責不同的核心功能:
- 生成式 AI 與機器學習團隊
- 數據科學團隊
- 使用者界面(UI)團隊
- 前端團隊
- 後端團隊
- 機密計算(Confidential Computing)團隊
這六個團隊各有明確的分工和報告對象。生成式 AI 和數據科學團隊向 首席科學家(Chief Scientist) 報告;使用者界面和前端團隊則向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報告;後端和機密計算團隊則是向 首席技術官(CTO) 報告。最終,首席科學家、產品經理和 CTO 再向 CEO 彙報。
這樣的架構下,我們大約有 24-25 人共同協作。隨著新創公司的成長,不同團隊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資源有限、需要快速迭代的環境下,如何確保各團隊的高效合作,對新創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 將組織經驗應用到個人創業項目
我對組織架構和業務運作的興趣,不僅來自於新創公司的工作經驗,也因為我自己正在進行一個個人創業項目。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幫助碩博士生在日常研究中建立高效的筆記習慣,尤其是利用 Obsidian 這款數位筆記軟體,將筆記過程系統化。
作為一名有十多年研究經驗的學者,我深知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遇到的挑戰。無論是閱讀文獻、撰寫論文,還是日常的筆記整理,這些過程中充滿了盲點和陷阱。我的創業目標,是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實務經驗分享給他們,幫助他們避開常見的錯誤,提升學術工作的效率。
▋ 透過 Obsidian 打造高效筆記系統
我的創業項目核心是利用 Obsidian 幫助研究生們更好地組織和整理筆記。Obsidian 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數位筆記工具,適合用來建立知識網絡。透過這款工具,我能夠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高效筆記方法轉化為具體的操作步驟,並分享給碩博士生們使用。
在我的研究過程中,我摸索出許多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快速理解文獻、如何在筆記中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以及如何將筆記有效轉化為學術寫作素材。我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研究生們在學術道路上少走彎路,專注於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 行動與實踐:知識的真正價值
現代社會中,知識與資訊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獲得資料、知識已經不再是難題。相比之下,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具體行動,並通過不斷的實踐,累積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我的產品正是在這一點上提供支持。我希望通過 Obsidian 這樣的工具,幫助研究者們聚焦於行動,從實際操作中探索與積累經驗,而不是僅停留在被動的知識接收階段。這樣的成長過程能讓他們在學術研究中更有目標和效率,最終內化為自己的專業素養。
▋ 組織圖的啟示:協作與效率的平衡
製作組織圖的過程讓我深刻意識到組織內部的協作與溝通對效率的影響。每個角色、每個團隊的設置,都是為了促進組織的高效運作。在新創公司中,協作效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迭代速度和市場反應。而在個人創業項目中,如何組織資源、提升效率,同樣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這段組織管理的經驗讓我在創業過程中更具系統性。無論是對新創公司的理解,還是對個人項目的推動,都幫助我在商業模式中更加聚焦於價值的傳遞。期待未來能將這些經驗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幫助碩博士生們提升研究技巧,實現學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