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的三種做法:炸、炒、涼拌

羽衣甘藍的三種做法:炸、炒、涼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舊文備份︱不然快被痞客邦刪了…這是是2014年8月發的,所以照片畫質不太好。那時我正在澳洲的柏斯打工渡假,也是從那時開始做菜的經驗變得愈來愈多。

很久沒有分享澳洲常見,台灣少見的食材(但2024年也算是常見了),原因是我在超市能找到的幾乎都試過了,所以就把目標放在台灣不便宜澳洲很便宜的牛、羊肉上XD

羽衣甘藍,英文是kale,又叫無頭甘藍、牧丹菜,名字很美,長相也很妙,葉片彎彎曲曲地,一片一片感覺就很細緻,又感覺很難洗。可它據說是澳洲人的抗癌聖品,最佳解法就是直接丟到果汁機裡榨汁來喝,但我不太喜歡喝純的蔬菜汁,還是弄點熱食來試試。

raw-image

(羽衣甘藍長這樣,現在大家應該都對他比較熟了)

羽衣甘藍一買就是一大把,葉子可炒可烤可煮湯,等等,可以烤?對,這次要分享的三個作法其中有個就是烤的。先來說說我怎麼處理它,我單純覺得它的梗頗硬,所以原本的想法是主要吃葉子,梗拿來煮湯(不過後來放太久梗爛掉了…)一片片取下葉子很麻煩,但有個好方法,找一支鋒利的小刀,順著梗跟葉片的交接點像削皮一樣把葉子「削」下來就行了!

raw-image

(除了用刀子削,另外也有個做法是用手逆著粗梗把葉片撕下來,但比較容易撕得大小不一)

這次的三個作法是烤、沙拉、炒,其中烤的方式很妙,它有個專名叫「KALE CHIPS」我還曾在某間超市看過包裝得跟洋芋片一樣來賣的。

【KALE CHIPS】
材料
羽衣甘藍、鹽、糖、油

做法(很簡單)
1、羽衣甘藍取下葉片,撕成像洋芋片般大小,放到一大盆裡,加入少許鹽、油

2、用手伸進去抓抓,讓所有葉片均勻沾覆到鹽及油份

3、舖開一張烘培紙,或錫鉑紙,排上羽衣甘藍,儘量不要讓葉片交疊

4、稍稍灑上糖(可以引出葉片的甘甜),烤箱預熱200度,烤約15到20分鐘,變脆即可出爐,烤太久變黑會很苦哦!

這道菜的油不用太多,不然放涼很會很油,因為葉片大小不一,不小心烤太黑的會超苦,根本入不了口,但烤到脆脆的口感時,甘甜味由葉子的微苦引出來,還會一直掉屑屑,根本就是綠葉版的薯片。耶…好像沒有烤好的照片,都直接吃掉了XD

【羽衣甘藍沙拉】
材料
羽衣甘藍葉片、檸檬汁、糖、鹽、油、果乾

做法
超easy,全部混合拌勻就好!

我覺得做沙拉主要就是看你的主食材是什麼,你想要什麼味道及口感下去調整就行了,所以份量及比例都看個人,想只加點油也行,想拌點優格也ok。因為之前的kale chips,我覺得葉片帶點苦,所以用糖及果乾去中和苦味;檸檬汁(果醋也行)則是平衡油份,讓風味清爽一些;加一點鹽,不但不會鹹,反而可以讓甜味被突顯出來。另外因為我沒有果乾,所以用烤過的葡萄吐司來代替,但這樣汁液類就要少一點,不然吐司會吸水,很噁心。

raw-image

(涼拌羽衣甘藍)

【炒羽衣甘藍】
材料
羽衣甘藍葉、港式腊腸、蒜頭、鹽

做法
1、蒜頭入油鍋爆香,加入腊腸炒到香氣出來
2、下葉片,翻炒到葉片明顯軟化後,加鹽調味即可

超級中式的一道菜,簡單卻很好吃,加熱炒過的羽衣甘藍一點也不苦,肉的味道讓菜不會「澀澀」,本來只是把它消耗掉而已,沒想到卻是三種做法裡我最喜歡的!

raw-image

(炒腊腸的羽衣甘藍)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30會員
148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台灣就買得到的日清炸雞粉炸唐揚雞,做法很簡單喲。這次用的是蒜泥美乃滋來搭配。
十年前(2014年)乾式熟成牛排在台灣好像還比較少見,所以我在澳洲柏斯的超市看見有熟成室的牛排時就買了一塊來試試,為了感受差異,也同時買了普通的牛排,以及用普通牛排做成仿乾式牛排的方式,三塊吃起來的差異真的非常大呢!
2014年澳洲打工時的舊文備份,這次做了大黃奶酥派,看起來像芹菜,吃起來卻超酸的大黃,在煮過後變成有莓果的香氣,配上派皮及奶酥,溫熱好吃。
︱舊文備份︱不然快被痞客邦刪了…這是是2014年8月發的,所以照片畫質不太好。那時我正在澳洲的柏斯打工渡假,也是從那時開始做菜的經驗變得愈來愈多。 在牛肉比豬肉便宜,紅酒比水便宜的澳洲,正是做這道菜的好機會。我第一次照著食譜做了紅酒燉牛肉,過程中食材的爆發力跟香氣,完全不是隨手亂放可以比擬的。
2014年澳洲打工時的舊文備份,終於花了一個在當時都覺得貴的價格買了真的魚子醬跟完整一顆松露來試試。
朝鮮薊,英文是artichoke,又稱菜薊、洋薊,獨特的外型讓它辨視度很高,算是西方滿常見的食材。我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食材了,印象中是在像「主廚奧利佛」之類的節目中看到的,據說是高貴纖細的食材。之前曾經買過醃製的朝鮮薊心,味道像酸筍般,所以我拿來炒雞肉,還滿好吃的,只是不太懂為何它會是纖細的食材。
用台灣就買得到的日清炸雞粉炸唐揚雞,做法很簡單喲。這次用的是蒜泥美乃滋來搭配。
十年前(2014年)乾式熟成牛排在台灣好像還比較少見,所以我在澳洲柏斯的超市看見有熟成室的牛排時就買了一塊來試試,為了感受差異,也同時買了普通的牛排,以及用普通牛排做成仿乾式牛排的方式,三塊吃起來的差異真的非常大呢!
2014年澳洲打工時的舊文備份,這次做了大黃奶酥派,看起來像芹菜,吃起來卻超酸的大黃,在煮過後變成有莓果的香氣,配上派皮及奶酥,溫熱好吃。
︱舊文備份︱不然快被痞客邦刪了…這是是2014年8月發的,所以照片畫質不太好。那時我正在澳洲的柏斯打工渡假,也是從那時開始做菜的經驗變得愈來愈多。 在牛肉比豬肉便宜,紅酒比水便宜的澳洲,正是做這道菜的好機會。我第一次照著食譜做了紅酒燉牛肉,過程中食材的爆發力跟香氣,完全不是隨手亂放可以比擬的。
2014年澳洲打工時的舊文備份,終於花了一個在當時都覺得貴的價格買了真的魚子醬跟完整一顆松露來試試。
朝鮮薊,英文是artichoke,又稱菜薊、洋薊,獨特的外型讓它辨視度很高,算是西方滿常見的食材。我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食材了,印象中是在像「主廚奧利佛」之類的節目中看到的,據說是高貴纖細的食材。之前曾經買過醃製的朝鮮薊心,味道像酸筍般,所以我拿來炒雞肉,還滿好吃的,只是不太懂為何它會是纖細的食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