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療癒的旅程#2|推薦五本靈性療癒書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覺得自己在靈性療癒的旅程中,第一步是覺察自己的感受,並且承認自己受傷了,這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然後,第二步是找信任的人訴說所有發生過的事情、或是自己寫下來慢慢梳理,正視自己失去了什麼 (或許是信任感、過去積累的關係等等),當我們越是說出來,我們的傷就顯示的越清楚,這樣越有機會被醫治,然後慢慢痊癒。

  • 自我療癒的步驟

一、覺察自己的感受

二、承認受傷並且哀悼:向信任的人訴說,或寫下來

三、重新建構自己的靈性和價值觀: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看各類型的影片,了解不同人的觀點,然後從中篩選合乎自己內心的價值觀,建立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每一個步驟都非常需要時間,尤其是第二步驟,我個人是卡在第二步有一陣子,曾經我也感到非常挫折,覺得自己一直在書寫差不多的事件與感受,很希望自己從這樣的泥淖中脫離出來,可是後來我發現,一切的醫治都需要時間,至少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我離開了讓我受傷的地方,確保比較不會再添上新的傷痕。

所以,真的不要勉強自己要多快走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慢慢來


下面推薦五本靈性療癒時,可以參考的書

  1. 屬靈誤用:中文,翻譯自the subtle power of spiritual abuse (作者:大衛強森牧師),校園出版社的網站可以訂購到此書。是最經典的一本靈性傷害的書籍,類似此類書的開山鼻祖,裡面將靈性傷害描述的非常細緻,看了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因為此類傷害非常隱形,有時候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有人幫助我們指出,原來我們在哪些地方受了傷。這本書後面有傅立德牧師的簽名,蠻促咪的XD
  2. 信任崩塌:有網路翻譯版本、英文版 (Amazon有),網路版在google上打「信任崩塌 跨文翻譯」就可以查到,翻譯自英文版Broken Trust。
  3. 講台霸凌:英文版 (Amazon有),原文名稱bully pulpit,在YT上搜尋講台霸凌可以查到一些中文資料。
  4. 小心教牧陷阱:中文,聖經資源中心出版,王春安牧師所寫。在校園出版社的網站上也可以訂購。雖然比較像寫給牧者看,用來提醒他們的,不過個人看了也是很有收穫。
  5. 改變帶來醫治:學園出版,作者是個人非常喜歡的亨利克勞德博士,他與湯森德博士合著多本關於界線的書,我都非常推薦唷!亨利克勞德是一位心理諮商師,輔導過許多基督徒,這本書開篇重述恩典與真理,非常細膩又容易理解,讓人能對基督信仰重拾信心。
前四本比較像是幫助我們釐清自己受到那些傷害,最後一本,則是讓我們可以重新擁抱基督信仰。


也歡迎大家推薦其他好書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1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20會員
75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體是否有過受傷或生病的經驗,例如流血、瘀青、生病,那你花了多久時間才痊癒?由於身體的修復機制,只要不是太過嚴重的傷病,都能夠自己痊癒。但是心裡受的傷能夠痊癒嗎?你是否曾經發生過甚麼事,讓你這輩子一直耿耿於懷嗎?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體是否有過受傷或生病的經驗,例如流血、瘀青、生病,那你花了多久時間才痊癒?由於身體的修復機制,只要不是太過嚴重的傷病,都能夠自己痊癒。但是心裡受的傷能夠痊癒嗎?你是否曾經發生過甚麼事,讓你這輩子一直耿耿於懷嗎?
Thumbnail
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情緒療癒,是因為他們覺得說出自己的傷痛很丟臉,彷彿承認脆弱是一種失敗,然而,真實的情況正好相反 心中有傷痛,並不是一種懦弱或愚蠢的象徵,反而代表著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會有感受、會受傷,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經歷挫折、失落和傷痛,這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傷痛,能將
Thumbnail
許多人不願意接受情緒療癒,是因為他們覺得說出自己的傷痛很丟臉,彷彿承認脆弱是一種失敗,然而,真實的情況正好相反 心中有傷痛,並不是一種懦弱或愚蠢的象徵,反而代表著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會有感受、會受傷,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經歷挫折、失落和傷痛,這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傷痛,能將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面對內心的創傷與過去的痛苦回憶,強調自我探索和療癒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創傷,本文提供了一些指導,如何在情緒觸發時,深入瞭解自己的感受及其根源。透過自我覺察和心靈的療癒,我們能夠與過去和解,學會愛自己,並且在情感中找到一個安全的慰藉。這是每個人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課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面對內心的創傷與過去的痛苦回憶,強調自我探索和療癒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創傷,本文提供了一些指導,如何在情緒觸發時,深入瞭解自己的感受及其根源。透過自我覺察和心靈的療癒,我們能夠與過去和解,學會愛自己,並且在情感中找到一個安全的慰藉。這是每個人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課題。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當我們看看見內心的傷痕並開始進行療癒時,就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邁向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成長之旅,那些傷痕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造成,是我們過去所經歷的痛苦、失望和困難的痕跡,它們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自信、自尊和身心靈健康 要能看見並面對內心的傷痕,需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感和內在的痛苦,
Thumbnail
當我們看看見內心的傷痕並開始進行療癒時,就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邁向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成長之旅,那些傷痕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造成,是我們過去所經歷的痛苦、失望和困難的痕跡,它們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自信、自尊和身心靈健康 要能看見並面對內心的傷痕,需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感和內在的痛苦,
Thumbnail
很多人在情緒療癒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遭遇到一些因人而異的挑戰 情緒的複雜性:情緒療癒涉及探索和處理多層次的、交錯的或是矛盾的情感體驗和困惱,使得療癒的過程變得複雜及具有挑戰性 舊有模式的改變:通常需要走出舒適圈,改變不健康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可能會因為需要克服舊有模式的抵抗和熟悉感而引發不適和挫
Thumbnail
很多人在情緒療癒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遭遇到一些因人而異的挑戰 情緒的複雜性:情緒療癒涉及探索和處理多層次的、交錯的或是矛盾的情感體驗和困惱,使得療癒的過程變得複雜及具有挑戰性 舊有模式的改變:通常需要走出舒適圈,改變不健康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可能會因為需要克服舊有模式的抵抗和熟悉感而引發不適和挫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這是療育過程的一部份。那些失落的感受與遺忘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這是療育過程的一部份。那些失落的感受與遺忘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