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生存模式裡嗎?──識別自己最常用的防衛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看了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書讀書筆記#2:找回健康的自我表達─《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自我療癒聖經》,裡面提到有四種基本的求生策略和防衛技能,簡稱4F,分別是戰鬥 (Fight)、逃跑 (Flight)、僵住 (Freeze)、討好 (Fawn)

那些在童年經歷了夠好養育的人,可以在必要時,妥善的運用四種策略來保護自己。



4F的正向特色

戰鬥:勇氣、領導力、敢言、立界線

逃跑:健康的撤退、勤奮、堅忍不拔

僵住:警覺、安靜並觀察、偽裝以爭取時間

討好:傾聽、調停、適時的妥協、愛與公平


這四個防衛策略都有好的一面,只要妥善運用,便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克服不同的困難。只是,童年受創的孩子,會過度使用其中一種或兩種求生策略,固著地使用特定策略的結果,會損害我們在不需要防衛的狀態下放鬆的能力。

受創的孩子們,感知危險的接收器被過度放大,警報器容易被觸發而開始大響,隨即進入已經被設定好的防衛策略裡,整個過程完全是反射,無法掌控,並且會消耗當事人極大的精力。

警報器容易被觸發的這個環節,便是指誘發「情緒重現」 (一種覺得自己回到童年時代,陷入一種永恆的無助、無望、無價值的感受裡)

情緒重現接著會引發當事人進入防衛反應。「戰鬥」類型的人,會透過憤怒來疏遠他人,以及透過控制來要求別人,以免別人遺棄他們。「逃跑」類型的人,會永無止境的忙碌,以逃避會引發情緒重現的深度關係。



4F的負向表現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比較常用特定求生策略─

戰鬥:控制狂、要求完美、理所當然的心態、霸凌、暴怒

逃跑:強迫性重複、恐慌、要求自己達到完美、不停忙碌、時常匆忙、過動

僵住:解離、隔離、害怕成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注意力缺失

討好:關係依賴、奴性、失去自我、小大人、討好他人、社交完美主義


如果不容易分辨自己比較常使用哪兩種策略,也可以換個角度想,自己最少使用哪一種策略。

我自己比較缺乏的是戰鬥反應,因此敢言、勇於面對挑戰的能力是我可以加強的,覺察以後,可以有意識的在生活中練習,具體做法是:先在前面4F的正向表現中,選擇難度沒那麼高的來嘗試。

比方說,戰鬥反應當中,對我來說比較容易達成的是立界線,我就先從簡單的拒絕小事情來練習,慢慢的,在拒絕他人時,變的越來越有底氣,之後即使碰到意見相左的情況,也能自然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習得了「敢言」的能力。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不同面向的能力就會被建構起來。



那麼,要如何評估自己復原得差不多了呢?

有一個幫助我們分辨的方式:當我們能夠輕易且適當的使用4F策略,代表我們已經自我療癒非常多了。


還有另一個可以觀察的角度,可以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當兩個人能夠輕鬆且互惠地,在敢言與接受之間移動,在聽與說之間、在幫助與被幫助之間、在領導和跟隨之間往返,代表我們與他人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


我想,療癒的跡象,或許就是彈性、平衡。

有時忙碌、有時放空,有時堅持自己的立場,有時也願意傾聽他人,願我們都能夠自在地在不同狀態中流動。



延伸閱讀

讀書筆記#2:找回健康的自我表達─《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自我療癒聖經》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中重養自己,無論是從身體、心理還是社會經歷的層面。我們都擁有內心的孩子,值得我們去呵護。文章提供了重養自己的方法,包括外在的身體健康與內在的情緒管理,同時強調在面對人生低潮時,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實踐,我們能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生活。
本文記錄了一週內每天嘗試一件新事的經驗,分享七種不同的活動,包括飲用無咖啡因的黑豆茶、慢跑運動、散步於河堤、探索臺中Lalaport的購物經驗、閱讀新書、造訪早午餐店,以及聆聽家中長輩的故事。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生活的色彩,也幫助提升心靈的滿足感與對生活的感恩。每一個小嘗試,都為生活增添了豐富的層次。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可以每天嘗試的新挑戰,從生活技能、創意表現、自我提升到健康運動等各個方面,讓每一天都變得不一樣。這些小挑戰不僅能提升個人技能,還能為生活注入新鮮感,輕鬆易行,也能幫助讀者發現更有趣的自己。
一年半前裸辭工作以後,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接著便過起打零工的生活。 許多同行的朋友會問:「你怎麼不去找個正職」「這樣不是很虧嗎?」 真的,我也常常問自己,我在做什麼?是傻子嗎?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中重養自己,無論是從身體、心理還是社會經歷的層面。我們都擁有內心的孩子,值得我們去呵護。文章提供了重養自己的方法,包括外在的身體健康與內在的情緒管理,同時強調在面對人生低潮時,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實踐,我們能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生活。
本文記錄了一週內每天嘗試一件新事的經驗,分享七種不同的活動,包括飲用無咖啡因的黑豆茶、慢跑運動、散步於河堤、探索臺中Lalaport的購物經驗、閱讀新書、造訪早午餐店,以及聆聽家中長輩的故事。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生活的色彩,也幫助提升心靈的滿足感與對生活的感恩。每一個小嘗試,都為生活增添了豐富的層次。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可以每天嘗試的新挑戰,從生活技能、創意表現、自我提升到健康運動等各個方面,讓每一天都變得不一樣。這些小挑戰不僅能提升個人技能,還能為生活注入新鮮感,輕鬆易行,也能幫助讀者發現更有趣的自己。
一年半前裸辭工作以後,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接著便過起打零工的生活。 許多同行的朋友會問:「你怎麼不去找個正職」「這樣不是很虧嗎?」 真的,我也常常問自己,我在做什麼?是傻子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自救低谷期的心路歷程,吸取了這段時期帶給自己的教訓以及正向的影響,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有了全新的體會和認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談談意識攻擊對潛意識的影響,並提出自我保護的對策。透過具體的個案故事,分享如何清理能量、移除咒語,以及淨化能量。同時著重強調自我修養的重要性,避免投射意識對他人造成傷害,並討論靈性能量對自我成長的影響。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自救低谷期的心路歷程,吸取了這段時期帶給自己的教訓以及正向的影響,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有了全新的體會和認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談談意識攻擊對潛意識的影響,並提出自我保護的對策。透過具體的個案故事,分享如何清理能量、移除咒語,以及淨化能量。同時著重強調自我修養的重要性,避免投射意識對他人造成傷害,並討論靈性能量對自我成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