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難題#19|《隱形創傷》:讓你創傷變得更嚴重的三大原因與自救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每個人面對創傷的反應各有不同,這與我們的童年經驗與思維模式息息相關。當我們意識到「個人化」、「普遍化」和「永久化」這三大心理陷阱時,我們可以更好地調整思維方式,避免讓困境無限擴大。只要我們能認清這些陷阱,並採取適當的策略,就能減少創傷的影響,讓自己更快地從逆境中走出,迎接更多的成長機會。

在你的生活中,你常因為他人不符合你的期待,而感到的無力嗎?

在你的關係中,你常常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受傷嗎?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遭遇挫折與挑戰。在關係中,我們難免與對方的立場不同,而產生摩擦。你不明白對方為何要這麼做,對方也不明白你究竟想要做什麼。你可能擁有著「一萬個為什麼」,你不斷反思與追問,想要找到那個「最正確的答案」,但無論如何,你始終都想不透……。

面對這個問題,我相信《隱形創傷》書中所說: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我們需要的不是確定的答案,而是自愛和自省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總是找到「絕對正確」的答案,或者能夠完全掌握一切,因為這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與變化,與其執著於尋找唯一正確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培養「自愛」與「自省」的能力。

  • 「自愛」指的是在困境或挫折當中,接納與善待自己,不要過度苛責與否定自己,這能讓我們更有力量在變動中保持穩定。這就是在心理諮商中會去強調的「接納」,允許自己會犯錯、允許自己做得不好。
  • 「自省」指的去理解「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有這樣的感受、做這樣的選擇」。這就是心理諮商中經常談到的「覺察」,透過自我覺察來幫助自己,發展出更適應性的選擇與改變,才能自己更加靈活與積極地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容易讓創傷變得更嚴重的三大心理陷阱

在《隱形創傷》一書中提到,當人們面臨痛苦和逆境時,容易陷入三種「心理陷阱」,讓創傷變得更加嚴重。

這是來自於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發現,容易負向思考的人,在面對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情時,往往會傾向以「3個P」來進行歸因,如: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普遍化(Pervasiveness)和永久化(Permanence)。

1.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當一個人面臨困難或逆境時,總是過度將責任歸於自己,認為所有問題都是自己的錯誤。例如,我們在工作上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由於「個人化」陷阱的影響,我們很容易只會責怪自己的能力不足,而非爭取公平的對待。

如果,我們在每一個困境當中,都選擇責怪自己,那就會讓自己陷入更加無力、無助的窘境,更難擺脫創傷的影響。

2.普遍化(Pervasiveness)

當原本的問題只會影響生活中的一個層面時,有些人會讓問題擴展到其他方面,並且削弱自己在其他領域的信心與自尊,就癌細胞擴散一樣,傷害了原本健康的身體部位。舉例來說,當我們發現某位朋友不再與自己密切往來時,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或做錯了什麼事情,甚至推測自己在所有的朋友間都不受歡迎。

如果,我們在每一次的困境中,讓挫折的病毒不斷擴散,使挫折的威力變得越來越強大,相對來說,我們就越來越難對抗挫折了。

3.永久化(Permanence):

當我們陷入「永久化」的心理陷阱時,會認為某個困難或負面的情況永遠不會改變,導致自己失去改善現狀的動力。就像是在經歷一段痛苦的失戀後,我們會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愛上其他人或不值得被愛,甚至認定自己會孤獨一生。

如果,我們落入「永久化」的陷阱,降低了行動的動力,容易讓問題變得更加難以克服。

raw-image

如何擺脫這些心理陷阱呢?

面對困境時,若我們不經意落入上述的心理陷阱,可能會使情況雪上加霜,創傷的影響變得更加深遠。然而,若能認清這些心理陷阱,並主動避免,我們就有更多的力量重建自我,重新出發!

1.擺脫「個人化」的心理陷阱

若你經常陷入「個人化」的思維,總是責怪自己,那麼你需要練習從不同的視角來分析問題,例如嘗試客觀觀察「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因素,而不是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自己。

記住,問題的發生往往是多重原因交織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你的過錯。

2. 擺脫「普遍化」的心理陷阱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把一個問題擴散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建議你設立一個「心理隔離區」,學習精準的分析問題的影響範圍,別縱容自己的負面思考蔓延到其他無關的領域。

記住,問題總會有不存在的時刻,只是需要你留心發現。

3. 擺脫「永久化」的心理陷阱

避免陷入「永久化」的思維的核心關鍵,就是培養「成長心態」。通常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相信困境只是暫時而非永久的,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與改變,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們願意嘗試擁抱不適感、主動挑戰困難和允許自己失敗,因為這些經驗能夠幫助自己獲得成長,迎接更多可能性。

記住,問題只是暫時的,只要你改變,問題就會改變。


每個人面對創傷的反應各有不同,這與我們的童年經驗與思維模式息息相關。當我們意識到「個人化」、「普遍化」和「永久化」這三大心理陷阱時,我們可以更好地調整思維方式,避免讓困境無限擴大。

只要我們能認清這些陷阱,並採取適當的策略,就能減少創傷的影響,讓自己更快地從逆境中走出,迎接更多的成長機會。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在文章【10種語言,10種生活,10種自己】裡面提到,發現世界的多樣,擴展自我格局,是找到自己幸福生活態度的關鍵。 成長的過程中,你被你所來往的人所定義,也被你所來往的人所影響。 年輕時,你或許會以為你能拯救一個破碎的靈魂,以為自己有愛能修復它。 但這其實都是浪費時間。
Thumbnail
我在文章【10種語言,10種生活,10種自己】裡面提到,發現世界的多樣,擴展自我格局,是找到自己幸福生活態度的關鍵。 成長的過程中,你被你所來往的人所定義,也被你所來往的人所影響。 年輕時,你或許會以為你能拯救一個破碎的靈魂,以為自己有愛能修復它。 但這其實都是浪費時間。
Thumbnail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每本書在每個年齡層看的感想都不同,但這本書依照當下的心情狀態不同,得到的感想和見解也大不相同,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特色之一。
Thumbnail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每本書在每個年齡層看的感想都不同,但這本書依照當下的心情狀態不同,得到的感想和見解也大不相同,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特色之一。
Thumbnail
人的內心常存在矛盾衝突,像橡皮筋過度扭曲就會斷裂。要化解這些衝突,必須正視自己的問題,接納缺陷,簡化生活角色,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生活會不斷給我們新的挑戰和機會,讓我們在實踐中成長。重要的是要認識並接納自己,與自己和他人和諧相處。
Thumbnail
人的內心常存在矛盾衝突,像橡皮筋過度扭曲就會斷裂。要化解這些衝突,必須正視自己的問題,接納缺陷,簡化生活角色,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生活會不斷給我們新的挑戰和機會,讓我們在實踐中成長。重要的是要認識並接納自己,與自己和他人和諧相處。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很矛盾嗎?這一刻這樣想,下一刻又那樣做。 你的內心有各式各樣的聲音,就連對同一件事,也可能產生好幾種想法,那些想法就像各種不同部分的你,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呈現。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很矛盾嗎?這一刻這樣想,下一刻又那樣做。 你的內心有各式各樣的聲音,就連對同一件事,也可能產生好幾種想法,那些想法就像各種不同部分的你,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呈現。
Thumbnail
檢視你自認為熱愛、有興趣的工作,是否與你的天賦、核心本質有所偏離。探討因被你忽視的微小創傷如何形成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檢視你自認為熱愛、有興趣的工作,是否與你的天賦、核心本質有所偏離。探討因被你忽視的微小創傷如何形成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當你在生命中時常陷入同一個相似的問題中時,其實,宇宙是用這個事件來提醒你,你是否該療癒一些傷痕,該轉換些觀念,該做出新的選擇了? 你越深信自己是匱乏的,你就在創造匱乏;你相信這世界的人都是自私的,你就會不斷遇見這些人,或者是說『你的眼中已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當你在生命中時常陷入同一個相似的問題中時,其實,宇宙是用這個事件來提醒你,你是否該療癒一些傷痕,該轉換些觀念,該做出新的選擇了? 你越深信自己是匱乏的,你就在創造匱乏;你相信這世界的人都是自私的,你就會不斷遇見這些人,或者是說『你的眼中已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Thumbnail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