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各個重要階段中,你也曾感到焦慮嗎?不論是轉職、創業、結婚、生子,伴隨這些重要里程碑而來的,除了快樂幸福成就感,還有更多無處安放的焦慮,而當我們想盡辦法想要解決時,又軟綿綿的無從施力,這樣只能等待的無力感更加難熬。
正在轉職過程中的我,最近開始品嘗到這種焦慮,今天來跟大家討論我自己自我覺察的結果,以及一些想法~
這些焦慮來自未來的不確定性,無法掌握、無法控制,只能等待的感覺正是讓我們焦慮的元兇,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關注可以掌握的部分,並將最終目標拆解成無數個小目標,以定期確認自己真的有在前進。
前陣子我心血來潮,上104翻翻那些我的夢想職缺,並確認有沒有我沒留意到的好機會。再次翻開那些職缺,許多都寫著「需要2年相關資歷」,這樣的字眼令我非常沮喪,也開始懷疑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會不會最後也輸在沒有相關工作經驗?
就在這樣的思考中,焦慮瞬間被放大,而為了弭平這樣的焦慮,我傾向找更多的事情來做,來說服自己有在朝對的方向前進,但到頭來,我只是變得越來越忙,而焦慮還是一直都在…
終於在前幾天,我逼迫自己坐下來好好面對這些焦慮,開始抽絲剝繭他們來源頭,以及他們的來意。
我發現在焦慮來自,我雖然為轉職做了很多準備、很多累積,但最終能不能轉職成功,很大一部分掌握在公司、競爭者手上,這種無法確認結果、沒辦法掌握的未來發展的感覺,這是焦慮的源頭!
我們都想要控制所有事情,想讓事情符合自己的期望發展,但在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只是其中一個變因,環境、他人、意外,事情的成敗往往還得依靠其他因素,而正因我們在意結果,但又沒辦法掌控所有變因,所以我們焦慮,所以我們擔心。
就像是我已經每天寫文章、每週錄Podcast和短影音,在朋友的眼中已經是很積極、很努力了,但因為那沒辦法掌握的未來,我仍然焦慮。
藝術家Laurie Anderson:「我們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那麼就不用花時間煩惱了,盡自己所能做出最美麗的東西就行了。試著每天這麼做。就這樣。」
很多書籍、老師都提倡,專注在我們可以掌握的事就好,那些無法掌握的,就算花再多時間去煩惱,最終仍是徒勞。
還記得我剛開始寫作時,我的導師告訴我,每天就寫對了!不需要管到底有沒有人看、幾個按讚幾個留言分享,關注寫作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不得不說,這個方法在初期非常有效的降低了我焦慮的狀況,畢竟大部分時間都在絞盡腦汁思考該怎麼寫、寫什麼,根本無暇思考轉職成不成功、也沒有時間焦慮!
不過在漸漸習慣輸出的現在,焦慮又默默地跑出來了,這次我開始嘗試短影音,再次把生活佔滿,期待我能夠再次擺脫焦慮,但這次大概只維持了3週,焦慮就再次出現了!
我認為,關注那些我們能做的事、著重在努力的過程確實能夠很大程度地擺脫焦慮,我們能從行動中確實發現自己的進步,也許還能更靠近目標,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避開焦慮,但未來的不確定性仍在、焦慮仍在,我們只是選擇看向其他地方。
當我們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就一定會有焦慮存在,因為其中一定有些我們無法掌控的部分,我們也不可能在生活中塞滿行動、無限上綱來忽視焦慮,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擺脫,或許應該嘗試躺平?
我做不到,躺平的念頭一出現就被立刻否決!
既然無法擺脫,那就來嘗試共存吧!
「因為我們在意,所以我們會焦慮。」既然我們沒辦法不在意,代表我們沒辦法擺脫焦慮,那麼除了關注我們可以掌握的事外,我們可以嘗試將目標拆解成年度、季度、每月目標,透過固定復盤、檢視自己付出的努力,確認自己是不是還在正確的道路上走著,稍稍安撫內心的焦慮,讓他們不至於影響我們應該採取的行動。
對抗焦慮、面對焦慮的方法相信坊間有很多,但我認為只要我們有目標、有期待,就一定無法擺脫焦慮,如果你也正因無法掌握的未來而焦慮著,那就試著跟焦慮共處吧!
嘗試將目標化作年度、季度、每月、每週的維度,定期復盤確認自己的進步,並專注在我們能夠掌握的事情上,你一定也能夠與焦慮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