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音樂治療與語言發展的聯繫
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嬰幼兒語言發展與即興音樂治療之間,是有許多共通的核心原則,例如以個案為中心、強調互動的品質,以及適應與調整的重要性。這些原則為治療和發展過程提供了深刻的啟發,並展現人類互動中動態調整的必要性。
嬰幼兒語言發展與適量刺激的重要性
在語言發展導論的相關文獻中,針對三個月大的嬰幼兒提出一個關鍵觀點:「照顧者必須根據嬰幼兒注意力的能力,提供適當強度的刺激。」如果忽略嬰幼兒的需求而強制其配合成人的行為,可能會降低其與外界互動的興趣。例如,嬰幼兒可能希望以自身的方式引發互動,但當照顧者過於主導,強行提供過多或過少的刺激時,就可能使嬰幼兒分心或失去參與的意願。這種調整與同步的原則與即興音樂治療中治療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密切相關。音樂治療師在即興音樂治療互動過程中,同樣需要持續觀察個案的反應,適時調整音樂的強度與節奏,以確保音樂互動內容是符合個案的需求。
即興音樂治療的原則與應用
即興音樂治療是一種以個案為中心的非語言互動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的元素—如節奏、旋律、聲音的強弱等—與個案建立同步關係。例如,當個案以固定的速度或時快時慢的速度在空間行走時,音樂治療師可以使用相同的節奏與速度跟隨,甚至加入休止符以創造更多的互動可能。
同步性的建立不僅是行為上的模仿,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流動。在此基礎上,音樂治療師可以透過即興創作與兒童共同建立音樂情境,這些情境可能由治療師或個案發起,並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自然發展。在即興音樂治療的過程中,自閉症光譜的兒童(以下簡稱為兒童)與音樂治療師之間可以共同創作出節奏、旋律或音樂情境。這些互動可以由音樂治療師主動發起,也可以由兒童主動開始。當由兒童主動發起時,音樂治療師會跟隨兒童的音樂表現,進行相應的配合與引導,進一步促進彼此間的溝通與合作,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自閉症光譜兒童的感官處理與音樂調整
兒童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常存在差異,尤其在聲音刺激的適應上,他們可能因過度敏感而出現強烈反應。即興音樂治療可以透過調整音樂元素來幫助提升兒童感官處理能力,逐步適應外界環境聲響,降低兒童對外界刺激的過度反應。例如:
關係品質與共同創作的重要性
共同創作的過程尤為重要。在即興音樂治療中,互動的關係品質建立是介入過程中的重要元素。音樂治療師透過音樂逐步創造一個安全、相互信任的環境,讓兒童感受到自己的行為被尊重與理解。這種良好的互信關係能夠促進兒童在音樂互動中的主動性與表達能力,進而改善其社交溝通能力。兒童可以主導音樂的節奏或旋律,而治療師則跟隨並適應,這種一來一往的互動能有效增強兒童的自信心與情感表達。同時,即興音樂治療還能促進神經連結的增強與大腦功能的活化,例如調節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從而改善自閉症兒童的感官處理與社交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兒童與陌生人建立關係是需要時間的,且每個人的環境適應時間長短不同。即使與其他人的良好關係與互動良好,都不代表兒童可以有同樣表現,畢竟是陌生人。此時,父母的陪伴參與和支持是重要,讓兒童逐漸融入。最重要的是父母願意給予兒童足夠的時間建構能力。
即興音樂治療的研究方法
Jaschke等人(2024)在其即興音樂療法對自閉症兒童有效性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方案指出,可把研究目標放在驗證即興音樂治療對提升自閉症兒童社交溝通能力、幸福感以及減少焦慮的有效性。研究設計方式則可以隨機分配200名7至11歲的自閉症兒童進行12週、共24次的音樂治療。進而該方案所進行的介入過程是利用即興技巧、樂器演奏和唱歌與兒童互動,同時觀察並記錄其行為與表達。該研究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社交溝通變化簡要觀察表(BOSCC)、自閉症兒童焦慮量表(PRAS-ASD)、幼兒健康結果評估量表(YCORS)等。,可把研究目標放在驗證即興音樂治療對提升自閉症兒童社交溝通能力、幸福感以及減少焦慮的有效性。研究設計方式則可以隨機分配200名7至11歲的自閉症兒童進行12週、共24次的音樂治療。進而該方案所進行的介入過程是利用即興技巧、樂器演奏和唱歌與兒童互動,同時觀察並記錄其行為與表達。該研究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社交溝通變化簡要觀察表(BOSCC)、自閉症兒童焦慮量表(PRAS-ASD)、幼兒健康結果評估量表(YCORS)等。
結論
即興音樂治療是一種以個案為中心的非語言互動方法,它透過音樂治療師與兒童共同的音樂創作過程,達到扶兒童的治療目標。音樂治療師與兒童共同的音樂創作過程中,幫助兒童建立信任與安全的關係,提升其感官調節能力、社交溝通能力、增強適應能力、以及情緒表達能力,也能促進大腦功能的活化與神經網絡的平衡。對於低口語與尚在發展的語言無口語兒童利用非口語的音樂互動方式,建立社會行為與建立互動關係,是一種可運用的方式。
參考文獻
Owens, R. E., Jr. (2020). 語言發展導論 (林玉霞, 楊熾康, 童寶娟, 曾怡惇, 王淑娟, 吳咸蘭, 鍾莉娟, 葉麗莉, & 郭令育, 譯; 2nd ed.). 台北市: 華騰文化. (原著出版年: 2019).
Carpente, J., Van den Eynde, S., Van Hove, G., & Verheyden, G. (2022).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techniques on joint engagement of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micro-analytic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78, 101882.
Dvir, I., Mössler, K. A., Gev, T., & Elefant, C. (2020). Synchrony in improvised music therapy with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micro-analysis of movement. Music and Medicine, 12(4), 225–236.
Jaschke, A. C., Howlin, C., Pool, J., Greenberg, Y. D., Atkinson, R., Kovalova, A., Merriam, E., Pallás-Ferrer, I., Williams, S., Moore, C., Hayden, K., Allison, C., Odell-Miller, H., & Baron-Cohen, S. (2024).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for autistic children. BMC psychiatry, 24(1), 637. 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4-06086-3
Mössler, K. A., Dvir, I., Gev, T., & Elefant, C. (2020). Therapist attunement in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social-communicative behavio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567151.
Nielsen, B. L., & Holck, U. (2020). Moments of synchronization in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with a chil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micro-analysis. Nordic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9(4), 343-362.
Salomon-Gimmon, M., & Elefant, C. (2019). Development of vocal communica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uring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Nordic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8(3), 17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