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五十二)無形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應方面,很少提出創見。相關的回應和互動,大都來自當時的總經理和管理團隊。


依照我個人判斷,他們一路走來,最缺的元素就是公司的未來性,以及生意的可持續性,始終沒能有所作為。假如第二代的企業主在這兩個領域有所建樹,相信這個企業不會走到脫手的境地。


此外,我個人的背景和我的前任是完全不同的。接手這盤生意之前,我已經入行十七年,我除了沒有一位企業創辦人父親以外,其他這行業該有的經驗和知識都已經具備了。若我尚缺什麼必須的特殊背景,那就是我還不能確定我是否有足夠的冒險進取精神?我能否駕馭不確定的因素,處理未知的未來?


對我而言,獨自一人承接這盤在白人世界的一家老牌公司,在沒有背後法人資源或是團隊的奧援的情況下,本身的風險就是巨大的。


此外,來自我個人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同事間一開始流傳著兩個“猜測”。


其一,公司同仁相信我出身歐洲原廠,而且任職高層十幾年,又有總公司管理層的收購認可,原廠的人脈資源應該是豐沛的。這樣背景的人士前來收購,理當會帶進來更好的供需雙邊關係。可是,事實證明,雙邊關係不但沒有更好,反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走勢甚至不斷的朝負面發展。


其二,他們認為我來自台灣,可能會和大多數華人一樣做法,帶進來家庭成員,逐步接管重要人事。但是,事實也證明,我沒有那麼做,反而從專業角度切入,進行組織結構的重整。公司管治條例的訂定,比起前朝更加明朗、嚴謹。


雖然以前公司的經營權責和所有權是分開的,但由於當時的總經理必須在每週結束前,去老闆家匯報整個星期的經營狀況。其中,老闆會對比較突出,或異常的交易個案質疑,並要求澄清或糾正。這樣的‘’精準‘’控管,就會逐一的由總經理傳達,並化為指揮的重大元素。其中,難免夾雜著一些官僚氣息,製造出至高無上的權威。因而整體的公司文化內涵,還是偏向家族型的企業。但是,那也是事實。


我接手後,延續和改革兼而有之。但是,我和前業主最大的不同點,我雖然不直接領導團隊,但我的身影是隨處出現的。


譬如,我經常到了公司,並沒有直接前往行政樓找主管聊天,而是走進工廠到處晃,隨便在哪個工作點駐足。技術員想停下來打招呼,我會示意別理我,繼續他們的事。但我沒有離開,我刻意仔細看所有程序,努力找出任何不妥之處,或是安全疑慮。我也極少當場干預,我是在適當時機換成一些想法,拿出來和總經理討論。


我記住幾十個員工的名字,還強記了他們家庭的成員,尤其學齡小孩的大略狀況,以及他們休假的紀錄。偶然的走道或是茶水間相遇,我會停下腳步和他們閒話家常,並冷不防的問一下哪家小孩最近如何云云。


和同事的聊天,我很少談到工作方面的話題,就算有人提出,我會要求直接找誰去說。之後,他們知道,我只是純聊天的,沒有要知道民間疾苦。


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了我的作風。我就是他們會經常不經意遇到的那個老闆,也知道很多大夥兒的事,可是,他們對我的了解卻所知甚少。不過,這倒沒有形成絲毫的疏離感,至少,我是這麼感覺的。


這種近距離的生活互動,讓我對公司員工的狀態有了最真實的觀察。我想探索的是,他們在我公司任職是否處於安定的狀態?它會讓我對公司的了解更貼近真實,這和我生意方向的推動,其重要性是等量齊觀的。


和業務發展有關的活動,我的態度就比較積極和進取。舉個例,定期的各州業務會議,我都會特別飛過去參與,即便是得飛行五個小時的西部城市「伯斯」,我都會自己過去。


開會時,我不主持會議。我習慣隨意坐在各州業務人員或主管身邊,方便議程進行時,或咖啡時間隨意聊各式各樣的議題。主要議案的宣達是總經理和各州主管的事,我是直接,且被動的參與了過程的研討。


因為我就同坐在會議室裡,他們本能的會轉頭來諮詢我的看法。而我的回應,一般都不會顧及主管的立場,都直接針對問題回答。這樣的處理方式,很自然地會把潛在的官僚作風,或是灰色地帶因素有效排除。


這麼一來,政策執行可能存在的不必要階層,無形中給壓扁了。這是個無形的影響,也促使主管必須有所作為,勇於任事。而前線從業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可以避免無謂的折扣,或是曲解。


我和前任業主還有一個不同點,我和與會同事,議程外的相處時間特別長。前業主若參加例行外州的會議,會後的Happy Hour都是陪同事喝一杯啤酒,之後離席,晚宴也從未出現過。


我就不一樣,由於大家平時相距都是幾千公里之遙,難得面對面談事情,我特別珍惜每一次一天一夜大夥兒的相聚。一般午後議程結束的啤酒時間,都在開會地點的酒吧喝啤酒。談天說地以外,無形中,業務話題被帶入了酒吧間,熱絡的程度,是我的亞洲經歷前所未見的。


有點好笑的,我也從未和他們在議程之後,共進正式的晚餐。因為,活絡的酒吧間‘’加班‘’討論,還有大量酒精消費之後,覺得該吃點主食時,我們幾乎每次訂位,都‘’No Show ‘’(訂位而未出現)。想到該晚餐時,所有餐廳都已經打烊了。


時間已近午夜,唯一能充飢的,就是酒吧提供的炸薯條和薯片。很有意思的,包含我在內,大家都不以為意,因為都還意猶未盡。對於再來最後一杯的好藉口,都覺得,何樂而不為!


avatar-img
193會員
28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我選擇創業的澳洲市場,其實本身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尤其天然礦藏的先進開採規模,以及其周邊的產業,多數屬於大型投資,而且重工業規模龐大。但多年下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幾度社會主義色彩政黨的執政,上游製造業慢慢的式微。政府收入,靠珍稀礦石的出口,就賺得盆滿砵滿了。因此,對於傳統產業有關的資源分配,
有一經典名句:「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很能說明當年的處境。也就是說,公司和原廠的苦澀關係何以至此,再究其原委,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接手,或可延緩雙方關係進一步劣質化的進程。但是,我必須要有一定的急迫感,我要確定下一波風浪到達前,萬一是極端的發展,我公司的營運狀況要能頂得住衝擊。 為
我買來的這盤生意,其實是一家有光榮歷史的公司,它的成員也都為公司的傳統感到自豪。可想而知,這樣的光榮感已經內化成了這公司的文化,這樣的特質,本來是可以寫進公司的歷史沿革,並予永久傳承。無奈這些原本應該讓大家感到驕傲的,卻成了這個公司最大的問題。 首先,由於情勢變化了,原來的團隊完全沒法適應新的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我選擇創業的澳洲市場,其實本身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尤其天然礦藏的先進開採規模,以及其周邊的產業,多數屬於大型投資,而且重工業規模龐大。但多年下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幾度社會主義色彩政黨的執政,上游製造業慢慢的式微。政府收入,靠珍稀礦石的出口,就賺得盆滿砵滿了。因此,對於傳統產業有關的資源分配,
有一經典名句:「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很能說明當年的處境。也就是說,公司和原廠的苦澀關係何以至此,再究其原委,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接手,或可延緩雙方關係進一步劣質化的進程。但是,我必須要有一定的急迫感,我要確定下一波風浪到達前,萬一是極端的發展,我公司的營運狀況要能頂得住衝擊。 為
我買來的這盤生意,其實是一家有光榮歷史的公司,它的成員也都為公司的傳統感到自豪。可想而知,這樣的光榮感已經內化成了這公司的文化,這樣的特質,本來是可以寫進公司的歷史沿革,並予永久傳承。無奈這些原本應該讓大家感到驕傲的,卻成了這個公司最大的問題。 首先,由於情勢變化了,原來的團隊完全沒法適應新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Thumbnail
我曾經在一個家族企業工作,直接主管就是老闆娘。老闆娘家世背景好、工作能力強,公司事業和家庭都一把罩,經營人脈手腕也很精彩,而且總是願意把光環給那個脾氣大修養差、一天到晚在辦公室對著員工破口大罵的老闆,我不知道老闆到底有什麼天大的能耐可以讓老闆娘願意這樣做,畢竟我也見識過他脾氣上來的時候,會在辦公室對
最近韓金亮為了名正言順的當接班人 不只是掌握好實質的經營權力話語權 更是積極佈陣,準備好好培養自己的團隊體系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是可也不可 誠如常見的,掛名的老大不等於實權的老大 說白話點,公司負責人是誰?跟公司掌權者是誰?是兩回事 有時候,子承父業,都是得先卑躬屈膝 等到有朝一日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為了東亞市場的須要,邀我進去董事局做報告,以當時相對較小的生意規模,它的必要性;我並不太理解。至於,用意又是何在?我更沒想過要去追問。唯一確定的,會有這一幕戲,絕對是執行長個人的主觀意願。 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必然和“私誼”有關係。任何公司團體都一樣,只要十人以上,人際關係必然有親疏遠近之別。差別只
Thumbnail
原來~ 忠厚老實的外表只是父母給予他社會求生的美麗偽善糖依,私下卻早已做著行業大忌的調貨行為。也為了洗白、也想守著即得利益,暗地裏打壓後輩的手段也不曾間斷。 慢慢地取得權力後,小車己經不能滿足味口,毫不避嫌的越玩越大,車也越換越大。然而這一切都包裝在虛偽的面俱之下。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Thumbnail
我曾經在一個家族企業工作,直接主管就是老闆娘。老闆娘家世背景好、工作能力強,公司事業和家庭都一把罩,經營人脈手腕也很精彩,而且總是願意把光環給那個脾氣大修養差、一天到晚在辦公室對著員工破口大罵的老闆,我不知道老闆到底有什麼天大的能耐可以讓老闆娘願意這樣做,畢竟我也見識過他脾氣上來的時候,會在辦公室對
最近韓金亮為了名正言順的當接班人 不只是掌握好實質的經營權力話語權 更是積極佈陣,準備好好培養自己的團隊體系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是可也不可 誠如常見的,掛名的老大不等於實權的老大 說白話點,公司負責人是誰?跟公司掌權者是誰?是兩回事 有時候,子承父業,都是得先卑躬屈膝 等到有朝一日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為了東亞市場的須要,邀我進去董事局做報告,以當時相對較小的生意規模,它的必要性;我並不太理解。至於,用意又是何在?我更沒想過要去追問。唯一確定的,會有這一幕戲,絕對是執行長個人的主觀意願。 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必然和“私誼”有關係。任何公司團體都一樣,只要十人以上,人際關係必然有親疏遠近之別。差別只
Thumbnail
原來~ 忠厚老實的外表只是父母給予他社會求生的美麗偽善糖依,私下卻早已做著行業大忌的調貨行為。也為了洗白、也想守著即得利益,暗地裏打壓後輩的手段也不曾間斷。 慢慢地取得權力後,小車己經不能滿足味口,毫不避嫌的越玩越大,車也越換越大。然而這一切都包裝在虛偽的面俱之下。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