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五十二)無形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應方面,很少提出創見。相關的回應和互動,大都來自當時的總經理和管理團隊。


依照我個人判斷,他們一路走來,最缺的元素就是公司的未來性,以及生意的可持續性,始終沒能有所作為。假如第二代的企業主在這兩個領域有所建樹,相信這個企業不會走到脫手的境地。


此外,我個人的背景和我的前任是完全不同的。接手這盤生意之前,我已經入行十七年,我除了沒有一位企業創辦人父親以外,其他這行業該有的經驗和知識都已經具備了。若我尚缺什麼必須的特殊背景,那就是我還不能確定我是否有足夠的冒險進取精神?我能否駕馭不確定的因素,處理未知的未來?


對我而言,獨自一人承接這盤在白人世界的一家老牌公司,在沒有背後法人資源或是團隊的奧援的情況下,本身的風險就是巨大的。


此外,來自我個人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同事間一開始流傳著兩個“猜測”。


其一,公司同仁相信我出身歐洲原廠,而且任職高層十幾年,又有總公司管理層的收購認可,原廠的人脈資源應該是豐沛的。這樣背景的人士前來收購,理當會帶進來更好的供需雙邊關係。可是,事實證明,雙邊關係不但沒有更好,反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走勢甚至不斷的朝負面發展。


其二,他們認為我來自台灣,可能會和大多數華人一樣做法,帶進來家庭成員,逐步接管重要人事。但是,事實也證明,我沒有那麼做,反而從專業角度切入,進行組織結構的重整。公司管治條例的訂定,比起前朝更加明朗、嚴謹。


雖然以前公司的經營權責和所有權是分開的,但由於當時的總經理必須在每週結束前,去老闆家匯報整個星期的經營狀況。其中,老闆會對比較突出,或異常的交易個案質疑,並要求澄清或糾正。這樣的‘’精準‘’控管,就會逐一的由總經理傳達,並化為指揮的重大元素。其中,難免夾雜著一些官僚氣息,製造出至高無上的權威。因而整體的公司文化內涵,還是偏向家族型的企業。但是,那也是事實。


我接手後,延續和改革兼而有之。但是,我和前業主最大的不同點,我雖然不直接領導團隊,但我的身影是隨處出現的。


譬如,我經常到了公司,並沒有直接前往行政樓找主管聊天,而是走進工廠到處晃,隨便在哪個工作點駐足。技術員想停下來打招呼,我會示意別理我,繼續他們的事。但我沒有離開,我刻意仔細看所有程序,努力找出任何不妥之處,或是安全疑慮。我也極少當場干預,我是在適當時機換成一些想法,拿出來和總經理討論。


我記住幾十個員工的名字,還強記了他們家庭的成員,尤其學齡小孩的大略狀況,以及他們休假的紀錄。偶然的走道或是茶水間相遇,我會停下腳步和他們閒話家常,並冷不防的問一下哪家小孩最近如何云云。


和同事的聊天,我很少談到工作方面的話題,就算有人提出,我會要求直接找誰去說。之後,他們知道,我只是純聊天的,沒有要知道民間疾苦。


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了我的作風。我就是他們會經常不經意遇到的那個老闆,也知道很多大夥兒的事,可是,他們對我的了解卻所知甚少。不過,這倒沒有形成絲毫的疏離感,至少,我是這麼感覺的。


這種近距離的生活互動,讓我對公司員工的狀態有了最真實的觀察。我想探索的是,他們在我公司任職是否處於安定的狀態?它會讓我對公司的了解更貼近真實,這和我生意方向的推動,其重要性是等量齊觀的。


和業務發展有關的活動,我的態度就比較積極和進取。舉個例,定期的各州業務會議,我都會特別飛過去參與,即便是得飛行五個小時的西部城市「伯斯」,我都會自己過去。


開會時,我不主持會議。我習慣隨意坐在各州業務人員或主管身邊,方便議程進行時,或咖啡時間隨意聊各式各樣的議題。主要議案的宣達是總經理和各州主管的事,我是直接,且被動的參與了過程的研討。


因為我就同坐在會議室裡,他們本能的會轉頭來諮詢我的看法。而我的回應,一般都不會顧及主管的立場,都直接針對問題回答。這樣的處理方式,很自然地會把潛在的官僚作風,或是灰色地帶因素有效排除。


這麼一來,政策執行可能存在的不必要階層,無形中給壓扁了。這是個無形的影響,也促使主管必須有所作為,勇於任事。而前線從業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可以避免無謂的折扣,或是曲解。


我和前任業主還有一個不同點,我和與會同事,議程外的相處時間特別長。前業主若參加例行外州的會議,會後的Happy Hour都是陪同事喝一杯啤酒,之後離席,晚宴也從未出現過。


我就不一樣,由於大家平時相距都是幾千公里之遙,難得面對面談事情,我特別珍惜每一次一天一夜大夥兒的相聚。一般午後議程結束的啤酒時間,都在開會地點的酒吧喝啤酒。談天說地以外,無形中,業務話題被帶入了酒吧間,熱絡的程度,是我的亞洲經歷前所未見的。


有點好笑的,我也從未和他們在議程之後,共進正式的晚餐。因為,活絡的酒吧間‘’加班‘’討論,還有大量酒精消費之後,覺得該吃點主食時,我們幾乎每次訂位,都‘’No Show ‘’(訂位而未出現)。想到該晚餐時,所有餐廳都已經打烊了。


時間已近午夜,唯一能充飢的,就是酒吧提供的炸薯條和薯片。很有意思的,包含我在內,大家都不以為意,因為都還意猶未盡。對於再來最後一杯的好藉口,都覺得,何樂而不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僅隱形 還很神秘~~~安大新春愉快阿~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31
林燃(創作小說家) 😊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2/02
經營是要心法的,我覺得這種作法滿好的,不像台灣的家族性,又沒有中國的狼性,也不是歐美的功利性質,算是獨樹一格,可能需要的時間是比較長的。新春快樂。。。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2
普普文創 感謝,新春愉快😊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2/01
謝謝安大分享!平凡又偉大的經營心法,已收藏~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1
❦ 莊小昕 謝謝哦!只是用心經營,再說,事業或志業,不只是工作而已。
小愛-avatar-img
2025/01/31
身段柔軟又親切的管理者很難得👍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31
小愛 謝謝唷!😊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1/31
其實「裙帶關係」也不只限於華人圈子,其他族裔也有,但可能沒有那麼明顯吧?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31
蘿娜自語 是這樣沒錯,但我還是覺得做事業,最好把人情和親情分開,免得失去了私交的珍貴。再說,管理上面,也會比較簡單。對吧?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Thumbnail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Thumbnail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Thumbnail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Thumbnail
從畢業到現在,包含自己家的工廠和目前在職的公司,總共7間。現在算是一邊從事自己和先生的創業,一邊在公司上班。 之前因為疫情,自己的事業完全停擺,沒有收入,於是我們開始出去工作,即便現在自己的事業有點恢復,但不知後續世界的發展,儘管很累,還是不敢貿然的離職,還是努力進行兩邊的工作,希望能更快還完因疫情
Thumbnail
從畢業到現在,包含自己家的工廠和目前在職的公司,總共7間。現在算是一邊從事自己和先生的創業,一邊在公司上班。 之前因為疫情,自己的事業完全停擺,沒有收入,於是我們開始出去工作,即便現在自己的事業有點恢復,但不知後續世界的發展,儘管很累,還是不敢貿然的離職,還是努力進行兩邊的工作,希望能更快還完因疫情
Thumbnail
求職時,能進規模龐大、制度完整的大企業當然最好,但有時,難免要屈就;尤其國內很多大型或中型企業,不少也是「家族接班」。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很難擺脫家族勢力、完全專業。 「家族人說了算」的企業文化,為了五斗米,也只能折腰,學習前輩的「謙卑」與「奴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家族企業中生存下來。
Thumbnail
求職時,能進規模龐大、制度完整的大企業當然最好,但有時,難免要屈就;尤其國內很多大型或中型企業,不少也是「家族接班」。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很難擺脫家族勢力、完全專業。 「家族人說了算」的企業文化,為了五斗米,也只能折腰,學習前輩的「謙卑」與「奴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家族企業中生存下來。
Thumbnail
太子級大主管沒吃過苦、眼高手低,深受皇后級大主管保護,擁有最豐富的資源,卻傲慢、不尊重人。
Thumbnail
太子級大主管沒吃過苦、眼高手低,深受皇后級大主管保護,擁有最豐富的資源,卻傲慢、不尊重人。
Thumbnail
今天不曉得怎麼搞得,臨時起意地聯絡了許久未聯絡的前公司高層。 七年了,離開公司也七年了,公司的狀況似乎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自己也跟彬太太說:「當初離開真的是對的!」
Thumbnail
今天不曉得怎麼搞得,臨時起意地聯絡了許久未聯絡的前公司高層。 七年了,離開公司也七年了,公司的狀況似乎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自己也跟彬太太說:「當初離開真的是對的!」
Thumbnail
在職場已經是老老老等級的屁股了, 也看過許多位老闆, 每一位的個性都不相同, 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好像不是很快樂, 有的故意在車上睡覺, 拖延著發年終獎金的時間、有的小三常常打電話來公司找人或是小三已經是公司的財務主管、有的完全不接受員工的意見, 並且重男輕女、有的是時時警告著員工不可以說公司的壞話但
Thumbnail
在職場已經是老老老等級的屁股了, 也看過許多位老闆, 每一位的個性都不相同, 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好像不是很快樂, 有的故意在車上睡覺, 拖延著發年終獎金的時間、有的小三常常打電話來公司找人或是小三已經是公司的財務主管、有的完全不接受員工的意見, 並且重男輕女、有的是時時警告著員工不可以說公司的壞話但
Thumbnail
離職後的第一天,我想要趁感情還很濃烈的時候寫篇關於這段時間我在家族企業工作的的心情故事。 關於我當時應徵的職務: 我的工作內容描述 我之前待過三間集團化的公司,公司皆約有百餘人,這間家族企業也是差不多規模。進公司之前,我只印象這是營收不錯、規模大的傳產,應該可以好好發揮所長,累積經驗;進公司之後,同
Thumbnail
離職後的第一天,我想要趁感情還很濃烈的時候寫篇關於這段時間我在家族企業工作的的心情故事。 關於我當時應徵的職務: 我的工作內容描述 我之前待過三間集團化的公司,公司皆約有百餘人,這間家族企業也是差不多規模。進公司之前,我只印象這是營收不錯、規模大的傳產,應該可以好好發揮所長,累積經驗;進公司之後,同
Thumbnail
老闆在員工接受頒獎的時候,嘲笑員工肚子都是油,同仁覺得很不尊重員工。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碰到這種老闆? 上面是我學生最近問我的問題,我回答是:
Thumbnail
老闆在員工接受頒獎的時候,嘲笑員工肚子都是油,同仁覺得很不尊重員工。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碰到這種老闆? 上面是我學生最近問我的問題,我回答是:
Thumbnail
存續年度很長的公司也未必有健全的制度,富有人情味的家族企業是一把雙面刃,但這或許就是工作最原始的型態,也是最符合我在學時的認知「付出會有收穫」,而這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能力的曝光
Thumbnail
存續年度很長的公司也未必有健全的制度,富有人情味的家族企業是一把雙面刃,但這或許就是工作最原始的型態,也是最符合我在學時的認知「付出會有收穫」,而這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能力的曝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