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料理之路:燒菜筆記的回顧與新年願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是小年夜,先祝大家蛇年快樂。

之前因為想把痞客邦的部落格「野和尚的燒菜筆記」移到方格子,想說把重心轉在方格子跟臉書粉專上,所以花了一點時間把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文章轉移過來。本來想說三四百篇食譜跟文字可能要個半年一年,沒想到經過挑選之後,大概二三個月左右就完成了。而且還剛好在農曆年前完成,有種新局面要開始的感覺。所以還有些沒有轉過來的文章,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原本的痞客邦瞧瞧。

接下來應該算是從頭開始了,想試著儘可能維持文字的產出,也希望無論是方格子還粉專,如果有覺得不錯的做法、有趣的食譜,可以一起來聊聊,也把文章傳給你覺得需要的人,謝謝大家。



十年的過程
回頭看過程還是滿有趣的,2014年那時還在澳洲東岸打工,想著記錄自己在國外比較少見食材,然後就經過了十年,中間因為工作其實有斷了很多次,也很明顯在2021年幾乎停下更新後,再到2024年回頭更新,瀏覽率掉得很嚴重。

有些是很多人看過的文章,這裡讓我老王賣瓜一下:
四種做法的漢堡肉排比較 12萬點閱
自製麻辣鍋底 11萬6點閱
自製拉麵湯頭-豚雞鹽味叉燒拉麵 9萬2點閱
自製咖哩叻沙醬,新加坡咖哩叻沙麵 7萬3點閱
自製沙茶醬,一點都不難 7萬2點閱
鹹檸檬與糖漬檸檬(歷時一年半的食譜) 5萬6點閱
自製雲南豌豆粉 5萬5點閱
簡單做–美味漢堡排 5萬4點閱
雖然這樣的點閱數沒什麼了不起,但卻是讓我持續寫的動力,希望有幫助到看過文章的人。其實也想過要拍影片,但之前一直覺得很難,希望接下來可以開始嚐試。

這應該是搬新家後,用新買的鐵板煎四種不同做法的漢堡排時拍的照片

這應該是搬新家後,用新買的鐵板煎四種不同做法的漢堡排時拍的照片


這十年從最開始的只是記錄,分享澳洲少見的食材給需要的人,以及分享台灣小吃的做法給同樣在外地的台灣人;回到台灣之後在做菜這件事情上,接過私廚辦餐會、為了找食材跑了很多地方還生吃過螞蟻、在從小看的雜誌上寫專欄、去日本辦台灣料理餐會、參加料理節目等,真的是很有趣。

2018年在朋友舞台劇後台出外燴

2018年在朋友舞台劇後台出外燴


2019年受朋友邀請去日本石川縣加賀市辦台灣料理餐會,這是當時出餐用的廢棄小學食堂廚房。當天下午備料跟前處理幾乎是一個人完成,最後出餐階段朋友有找了幾個人幫忙,但那時光是手切二十人份滷肉飯用的豬五花手就快累死了。

2019年受朋友邀請去日本石川縣加賀市辦台灣料理餐會,這是當時出餐用的廢棄小學食堂廚房。當天下午備料跟前處理幾乎是一個人完成,最後出餐階段朋友有找了幾個人幫忙,但那時光是手切二十人份滷肉飯用的豬五花手就快累死了。


2019年石川縣加賀市台灣料理餐會最後的菜色:蕃茄炒蛋、沙茶炒牛肉、樹子蒸魚、醉雞、涼拌花椰菜、滷肉飯、乾麵、竹筍雞湯。現在看…在場吃完的日本人應該都會覺得太飽吧!

2019年石川縣加賀市台灣料理餐會最後的菜色:蕃茄炒蛋、沙茶炒牛肉、樹子蒸魚、醉雞、涼拌花椰菜、滷肉飯、乾麵、竹筍雞湯。現在看…在場吃完的日本人應該都會覺得太飽吧!


透過重新備份文章,看這十年來自己做的菜,也真的看出自己在刀工跟料理邏輯上差別很大,從一開始的復刻出曾經吃過的味道,到試著做看過圖片跟敘述但卻沒吃過的菜(例如糖餅,後來真的吃到發現跟我想像中的差不多);也從簡單試用沒用過的食材,到重現小說漫畫裡出現過的料理(例如金庸食譜那幾道);而在我本職工作(表演藝術)上的訓練,也有過依主題找到各種結構來創造一道菜或…惡搞一道菜(像是仰望星空塔、四張機等)。

把豆腐乳當成起司來用所做的台味PIZZA

把豆腐乳當成起司來用所做的台味PIZZA


但也有過無論是找不到想做的東西了、工作太忙了、有想買的食材卻沒錢等原因,在做菜上覺得沒有有意思的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真的是滿可惜的。不過料理的世界無窮無盡啦,應該還是能儘力找到東西來分享的。

我想留下這些記錄,我自己是那個得到最多幫助的人,好幾次想做點什麼菜,都會回頭看自己寫過的食譜。也在這些練習裡,默默養成一個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吃飯,也沒打算公開照片,還是會好好擺盤的儀式感,但擺盤的美感還是不怎麼好看就是了。

就算只是自己炒一盤飯自己吃,也想弄得好看一點

就算只是自己炒一盤飯自己吃,也想弄得好看一點


來許個新年願望好了

一年52週,希望可以至少分享52次,無論是復刻、食材、異國美食都好,可以持續記錄自己做菜的軌跡。其實我很常有做菜給自己吃的機會,也會拍照,但都覺得太普通沒什麼可以說的地方,也就不會特別寫。之後這樣的內容可能不定時放在粉專上。

而完整的一道菜、料理、食譜、找食材、吃餐廳、逛市場等等的文字,會同步在粉專跟方格子上架,粉專因為IG照片限制的關係,會在十張以內,雖然以現在拍照的感覺來看應該不會滿,但如果超過,方格子應該會有最完整的過程照片。

然後希望能拍影片,這點應該是最難的…本業開始忙起來的時候,應該就辦不到了,但有機會的話希望能靠排程維持。也想有機會拍外景的東西,因為小時候就是看外景美食節目長大,所以我才會對煮菜有興趣的啊!


總之,希望在方格子的重開機會順利,也祝大家新的一年一切順利,國泰民安。

你們今年的年夜飯吃什麼呢?

今年我會做一個巨大的清燉獅子頭

今年我會做一個巨大的清燉獅子頭


還有其實做起來很快的酸菜魚

還有其實做起來很快的酸菜魚


自製的滷味拼盤也是年夜飯

自製的滷味拼盤也是年夜飯

跟滷牛肉

跟滷牛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715會員
204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4/29
簡單做日本的「小缽」料理,小松菜是日本很常見的青菜,拿來拌芝麻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Thumbnail
2025/04/29
簡單做日本的「小缽」料理,小松菜是日本很常見的青菜,拿來拌芝麻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Thumbnail
2025/04/22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4/22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4/16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Thumbnail
2025/04/16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回顧十年寫作歷程,從澳洲打工記錄異國食材到臺灣分享食譜,經歷私廚、雜誌專欄等,分享高人氣文章如漢堡肉排、麻辣鍋底等,並許下新年願望:持續每週分享食譜,嘗試拍攝影片,期待在方格子及臉書粉專上與讀者交流。
Thumbnail
回顧十年寫作歷程,從澳洲打工記錄異國食材到臺灣分享食譜,經歷私廚、雜誌專欄等,分享高人氣文章如漢堡肉排、麻辣鍋底等,並許下新年願望:持續每週分享食譜,嘗試拍攝影片,期待在方格子及臉書粉專上與讀者交流。
Thumbnail
繼幾天前的「即時精選」,還有一篇文章悄悄上了方格精選\(^▽^*) 這篇便是美食即王道的〈食記│我的秋季美食:火鍋控的中餐放風〉。 當初真沒想到以「貼文」方式簡單紀錄的中餐放風竟能有「方格精選」的榮譽,真是既驚喜又不敢置信。
Thumbnail
繼幾天前的「即時精選」,還有一篇文章悄悄上了方格精選\(^▽^*) 這篇便是美食即王道的〈食記│我的秋季美食:火鍋控的中餐放風〉。 當初真沒想到以「貼文」方式簡單紀錄的中餐放風竟能有「方格精選」的榮譽,真是既驚喜又不敢置信。
Thumbnail
在澳洲伯斯要找到雞肉飯不容易,想吃滷肉飯還可以去city找到好吃的店家,雞肉飯我就完全沒有看過。算一算,我已經接近一整年沒有吃過雞肉飯了,超懷念的! 於是我決定上網找些食譜來做雞肉飯,第一次就成功!能吃到跟在台灣的小吃店差不多的雞肉飯真的超開心的!
Thumbnail
在澳洲伯斯要找到雞肉飯不容易,想吃滷肉飯還可以去city找到好吃的店家,雞肉飯我就完全沒有看過。算一算,我已經接近一整年沒有吃過雞肉飯了,超懷念的! 於是我決定上網找些食譜來做雞肉飯,第一次就成功!能吃到跟在台灣的小吃店差不多的雞肉飯真的超開心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澳洲柏斯打工渡假期間的自製港式叉燒肉食譜,包含詳細的材料和步驟,讓喜愛燒臘的人能輕鬆在家嘗試。雖然過程需要花點時間,但簡單的做法和調味料的選擇,讓這道美味叉燒肉變得更加可行。作者也提及了在臺灣嘗試不同味道叉燒肉的經驗,是烹飪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澳洲柏斯打工渡假期間的自製港式叉燒肉食譜,包含詳細的材料和步驟,讓喜愛燒臘的人能輕鬆在家嘗試。雖然過程需要花點時間,但簡單的做法和調味料的選擇,讓這道美味叉燒肉變得更加可行。作者也提及了在臺灣嘗試不同味道叉燒肉的經驗,是烹飪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自從發現了x 上面有許多有趣的料理之後,我的料理人生又多了許多樂趣。 除了之前提到的tasty Japan之外,我還另外follow了一位擁有15年主廚經驗的『森シェフ』,其中有一道是有點類似中式的糖醋排骨的日料版,看得讓我很心動,剛好碰上朋友來家裡吃飯,因此就把這個食譜給拿出來做做看,除了意外的簡
Thumbnail
自從發現了x 上面有許多有趣的料理之後,我的料理人生又多了許多樂趣。 除了之前提到的tasty Japan之外,我還另外follow了一位擁有15年主廚經驗的『森シェフ』,其中有一道是有點類似中式的糖醋排骨的日料版,看得讓我很心動,剛好碰上朋友來家裡吃飯,因此就把這個食譜給拿出來做做看,除了意外的簡
Thumbnail
台灣的外食選擇超多,火鍋、牛排、自助餐、滷味、鹽酥雞、臭豆腐、鐵板燒、韓式、泰式、Buffet、日式、各種路邊攤...選擇多而且可以依照個人的預算做不同搭配,忙碌的上班族或是懶得自己煮的人,“全外食”是很多人的選擇,只是容易熱量超標,鈉含量也容易超標。゚(゚´ω`゚)゚。
Thumbnail
台灣的外食選擇超多,火鍋、牛排、自助餐、滷味、鹽酥雞、臭豆腐、鐵板燒、韓式、泰式、Buffet、日式、各種路邊攤...選擇多而且可以依照個人的預算做不同搭配,忙碌的上班族或是懶得自己煮的人,“全外食”是很多人的選擇,只是容易熱量超標,鈉含量也容易超標。゚(゚´ω`゚)゚。
Thumbnail
你知道嗎?關於飲食經驗的討論,其實是有層次的。 第一層是感官直覺的感受,吃下一樣食物,我們本能覺得意猶未盡,覺得胃口盡失..... 接著,我們不妨將飲食多加上一層滋味:異國飲食。如果在大啖異國美食之餘,我們能多吃進一些對於這個國家文化的認識,也就不枉這些食物飄洋過海,落地台灣,落地在眼前的這個餐盤。
Thumbnail
你知道嗎?關於飲食經驗的討論,其實是有層次的。 第一層是感官直覺的感受,吃下一樣食物,我們本能覺得意猶未盡,覺得胃口盡失..... 接著,我們不妨將飲食多加上一層滋味:異國飲食。如果在大啖異國美食之餘,我們能多吃進一些對於這個國家文化的認識,也就不枉這些食物飄洋過海,落地台灣,落地在眼前的這個餐盤。
Thumbnail
牛大骨浸潤於大鍋中佐以洋蔥、蘿蔔增加甜味,熬煮出鮮甜的牛骨高湯,接著以薑、八角、魚露、辣椒、九成塔及檸檬點綴提味,最後則是牛肉片及牛肉丸上場的時刻,我一人在家,打算就免去了花拳繡腿的表演時刻,省去了取來湯勺給這一碗牛肉河粉醍醐灌頂的賞心悅目,簡簡單單地僅是將高湯吸油過濾並澆淋於河粉及肉片之上。
Thumbnail
牛大骨浸潤於大鍋中佐以洋蔥、蘿蔔增加甜味,熬煮出鮮甜的牛骨高湯,接著以薑、八角、魚露、辣椒、九成塔及檸檬點綴提味,最後則是牛肉片及牛肉丸上場的時刻,我一人在家,打算就免去了花拳繡腿的表演時刻,省去了取來湯勺給這一碗牛肉河粉醍醐灌頂的賞心悅目,簡簡單單地僅是將高湯吸油過濾並澆淋於河粉及肉片之上。
Thumbnail
感謝兩位小學同學專程邀約我晚上去吃火鍋慶生,補祝我生日快樂!
Thumbnail
感謝兩位小學同學專程邀約我晚上去吃火鍋慶生,補祝我生日快樂!
Thumbnail
7月15日第一堂台語美食寫作課:滷肉飯,最後有個小作業「一句入魂」,請學員寫一段華語文章,然後當場集體討論,修改成台語文。過程真是絞盡腦汁,遇到許多難以對譯的句子,同時也發現許多新的切入角度,還有極為細膩的味覺感受。
Thumbnail
7月15日第一堂台語美食寫作課:滷肉飯,最後有個小作業「一句入魂」,請學員寫一段華語文章,然後當場集體討論,修改成台語文。過程真是絞盡腦汁,遇到許多難以對譯的句子,同時也發現許多新的切入角度,還有極為細膩的味覺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