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五十五)專業的霸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公司和通路上家的不和諧生意關係,不時的磕磕碰碰,轉眼也三四年時間過去了。雙方的關係很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陣營的互動,爭拗不斷,鬥爭不停。原廠對我方暗地裡使勁掣肘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我的接手,新加坡的原廠人士,也是我的昔日同事,沒法再用過去落井下石的参奏方式,來扭曲這家紐澳經銷商的形象。也就是說,再指控這家公司不懂產品知識,不願分享市場資訊,缺少擴充市場版圖動能云云,怕總公司的受眾不會再買單了。


因為,接手後幾年下來,我除了實際強化核心生意的行銷力度以外,我也加強對上游的業務聯繫,並時常要求提出共同市場參訪的邀請,對象包含了總公司的相關幕僚。這下子,在全球銷售結構上,他們介於通路中段的位階,想要再「半途下藥」的可行性,就相對低了許多。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看來是放棄了暗地使壞的舊招式。他們不再使用「暗箭」,改用「明鎗」。他們變得更咄咄逼人,直接祭出「激怒」的政策騷擾,或者是端出了更直接的「削弱」技倆。


他們的招式花樣很多,目不暇給。首先,高舉大旗,聲稱「獨家授權」或是「單一渠道」的通路政策時代已經過去了,多元開放的通路政策會是今後的行銷網絡基調。


依據我們當時的了解和判斷,以他們的管理技能和對市場的了解程度,一旦在澳洲開放了市場,所有相關的從業機構都會是受害者。因為隨之而來的「兄弟鬩牆」,自相競爭的局面一定會發生。因此,慘烈的競爭必定造成價格崩跌,服務品質下降,競爭對手得以趁隙而入,失去市占率的情況將難以避免。其後遺症應該會是,集團的福祉有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對這樣似是而非的操作手法,除了讓我們不開心以外,也是莫大的折磨。但是,這樣的發展,情勢還不是最糟的。根據市場謠傳的,他們準備在紐西蘭南島的基督城 (Christchurch )設立大洋洲的「發貨中心」 (Distribution Centre)。如果屬實,這會是個勁爆的壞消息。


這樣的部署,完全違反大洋洲地區(Oceania )所有商業活動一般能夠理解的範圍。一來,發貨中心沒有人設立在市場的邊陲地區,一般不是在大雪梨地區,就是墨爾本,這類高度工業化,且市場規模龐大的城市。


若是真的放在南島的一個觀光名城,那真的是匪夷所思。二來,這樣的安排完全是惡意的行徑,也是衝著我們而來。因為澳洲東岸的重要性,數十年來我們已經備妥大量的庫存應付市場的需求。他們那麼處理,就是為了「平行輸入」做鋪排。只是成效如何,尚未定之天,惟這個安排是會立即激化同一品牌,不同通路的自相殘殺。


當時實在沒法理解,他們到底是愚蠢,還是不折不扣的「狼子野心」?我們除了累積更高的憤怒以外,其實是無從申訴的。稍後證明,市場的傳言不假。據說在基督城設立發貨中心最大的驅動力,就來自他們幾年前聘僱的那位大洋洲經理,而那位仁兄就是當地人士。我寧願相信,這件事,就只是競爭對手的惡意中傷。


此外,他們還有更兇狠的配套動作。他們不定期的、不規則的調高部份所謂的戰略性產品價格,其實就是我們需求最大的眾多品項。我們若想討價還價,他們的初期善意會希望我們拿更高的訂購數量來交換。若者委婉的建議我們,考慮壓縮我方利潤空間,換得事件的可行性。再怎麼說,選擇權都在我們自己手上。


這招惡意調高價格的做法是極其狠毒的,我們的整體表現要是不受其影響,仍然繼續得到市占率的擴充,且業績還不斷的增長。如此一來,他們的胡作非為就不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證明了他們運籌帷幄的正當性,還可以繼續肆意妄為。


反過來看,如果我們不認同高價,縮小購買量。那麼,業績勢必衰退,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讓數字說話,再做一些份內工作的各地區市場現況解析,我們又將直接受害。這真的是左右為難的局面。


另外,他們更進一步逼迫,祭出「削弱」我方的業績表現。聲稱總公司規定,某幾家大型客戶必須列入全球關鍵客戶的管理,力求供貨價格水準和服務品質的一致性,進而希望長期保有該集團客戶的全球生意合同。我們被要求讓出那類長期客戶的交易權限,他們會安排「地區分潤」作為補償。事實上,我們是被迫照辦了,但是所謂的承諾,事後從來就沒有兌現過。


雖說商場如戰場,但要是真的如此,也算是專業的競爭,團隊各憑本事,參與競技,輸贏自負。可是,我手上這一攤,面對如此重要的關鍵供應商,它的專業本質已經被擺在一旁,甚至棄之不顧了。


整個劇碼完全是爾虞我詐,暗黑權謀的大雜燴。充其量,只是以自己的權柄,施展自身的私人意志,完全的公器私用罷了!這完全是不顧雙方利益的專業霸凌,這樣的高層主管,真的能夠在聲譽卓著跨國企業裡為所欲為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鬼獒煉毒丹-avatar-img
2025/02/10
商場如戰場,真是一點都沒錯~就算是戰場夥伴,也會臨場倒戈,昔日戰將栽培,日後可能敵軍相見⋯⋯沒有永遠的敵人,使詐的也變化無窮~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潔希李 人性的黑暗面才是癥結。
安大哥晚安!元宵節快樂! 經銷商在供應鏈中處於弱勢,原廠可憑藉掌握的資源與決策權,主導政策方向,也可操控市場環境,讓合作夥伴在被迫接受不公平條件時,也要面對抵抗霸凌~安大哥一定能善巧幫助大家!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夏青青說文解字 很有見地。 我在原廠時,是相信「權」和「力」,可我下海經商,貼近了市場之後,才了解真正的力量來自市場,來自客戶。就像政客迷戀權力,忽視民意,終將失去信任和支持。品牌何嘗不是這道理!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10
投入商場,投入戰場,不僅要保命,還要獲勝,壓力大如山。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李英華 嗯啊,都是選擇,都須面對。
文亭硯-avatar-img
2025/02/10
職場上什麼鬼都有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文亭硯 嗯啊,有這種人不奇怪,他有權,才真傷腦筋。😊
還真是...跟鬣狗一樣霸道陰狠阿~~~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林燃(創作小說家) 😊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公司和通路上家的不和諧生意關係,不時的磕磕碰碰,轉眼也三四年時間過去了。雙方的關係很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陣營的互動,爭拗不斷,鬥爭不停。原廠對我方暗地裡使勁掣肘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我的接手,新加坡的原廠人士,也是我的昔日同事,沒法再用過去落井下石的参奏方式,來扭曲這家紐澳經銷商的形象。也
Thumbnail
公司和通路上家的不和諧生意關係,不時的磕磕碰碰,轉眼也三四年時間過去了。雙方的關係很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陣營的互動,爭拗不斷,鬥爭不停。原廠對我方暗地裡使勁掣肘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我的接手,新加坡的原廠人士,也是我的昔日同事,沒法再用過去落井下石的参奏方式,來扭曲這家紐澳經銷商的形象。也
Thumbnail
希望修好通路上下游關係 新加坡的主管其實是我昔日的同事,他比我晚進公司幾年,理論上是我的徒弟。因為,當時我倆的共同主管要他前往台灣跟我跑幾個星期,就算是入門的市場培訓。我當時擔任的是同一集團台灣地區的負責人。 之後,我倆分別升至海外(Off-Shore)不同地區中心的最高位,我負責東亞幾個國家,
Thumbnail
希望修好通路上下游關係 新加坡的主管其實是我昔日的同事,他比我晚進公司幾年,理論上是我的徒弟。因為,當時我倆的共同主管要他前往台灣跟我跑幾個星期,就算是入門的市場培訓。我當時擔任的是同一集團台灣地區的負責人。 之後,我倆分別升至海外(Off-Shore)不同地區中心的最高位,我負責東亞幾個國家,
Thumbnail
第二間公司,一間做復建鞋出口的公司,反正也不大,比第一間大一點,有一些簡單的編制,然後一直沒有生管,因為生管一直死掉。 後來產線就有一種不用生管的自主排程方式,可以讓業務交貨。 那間公司我做過採購、品保、倉庫,在一年內。搞得新來的同事以為我在公司待了十年,並沒有,那時後我才待六個月。因為公司流動
Thumbnail
第二間公司,一間做復建鞋出口的公司,反正也不大,比第一間大一點,有一些簡單的編制,然後一直沒有生管,因為生管一直死掉。 後來產線就有一種不用生管的自主排程方式,可以讓業務交貨。 那間公司我做過採購、品保、倉庫,在一年內。搞得新來的同事以為我在公司待了十年,並沒有,那時後我才待六個月。因為公司流動
Thumbnail
時間匆匆不等人 過完農曆年,算一算來澳已經五個月了,自己的生意除了寄過兩次樣品給有興趣的客戶以外,其他就付之闕如了。有沮喪嗎?當然是有,只是沒人知道。 農曆年回台北和當時還硬朗健在的父親過年,他還問起澳洲的生意還順利吧?我的答案很清楚,當然是順利,運氣不錯,開張就大生意上門了。 創業的艱辛只能
Thumbnail
時間匆匆不等人 過完農曆年,算一算來澳已經五個月了,自己的生意除了寄過兩次樣品給有興趣的客戶以外,其他就付之闕如了。有沮喪嗎?當然是有,只是沒人知道。 農曆年回台北和當時還硬朗健在的父親過年,他還問起澳洲的生意還順利吧?我的答案很清楚,當然是順利,運氣不錯,開張就大生意上門了。 創業的艱辛只能
Thumbnail
我在職場經歷中有至少三次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目前的公司遇到以前的同事,再度成為同事。而更多的經驗是以前的客戶變成我現在的廠商,或是我以前的廠商變成我現在的客戶。 2015-2018年我在金流支付產業,當時去拜訪一家電商平台希望能串接我們的金流服務。而這個平台的總經理F君就是我以前的同事,雖然有了這層緣
Thumbnail
我在職場經歷中有至少三次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目前的公司遇到以前的同事,再度成為同事。而更多的經驗是以前的客戶變成我現在的廠商,或是我以前的廠商變成我現在的客戶。 2015-2018年我在金流支付產業,當時去拜訪一家電商平台希望能串接我們的金流服務。而這個平台的總經理F君就是我以前的同事,雖然有了這層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