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你好」?不,這可能是你留不住人才的真正原因!

「我是為你好」?不,這可能是你留不住人才的真正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 g-stockstudio via 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g-stockstudio via shutterstock


「為什麼我明明是為他們好,卻換來員工的疏遠與不滿?」


作為主管,你是否曾經遇到這樣的困境:你希望員工接受你的指導,遵循你的經驗,卻發現他們開始對你敬而遠之,甚至暗中抱怨你的管理方式?

這可能不是你的要求有問題,而是你的「權威」讓員工喘不過氣。

 

在職場上,常見的權威式管理問題


好意卻被曲解的主管

Jack 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部門主管,當員工提交方案時,他會「為了員工好」而指出修改方向,甚至直接要求員工按照他的方式來做。然而,員工開始變得消極,凡事等待指示,缺乏主動性,甚至有人選擇離職。Jack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在幫助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過度干涉的領導方式


Kevin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資深主管,他總認為,年輕員工缺乏經驗,需要嚴格指導。因此,他不僅關心員工的工作內容,甚至干涉他們的工作方式與時間安排。他覺得,這樣才能確保團隊不出錯。然而,團隊士氣低落,員工開始抱怨「做什麼都要經過主管同意,毫無發揮空間」,最終導致優秀人才流失。


這些案例反映了「權威式管理」的常見問題——主管希望員工服從,卻忽略了「服從不等於尊重」。


「真正的權威來自影響力,而非控制力。」--Peter Ducker


許多權威型主管的溝通模式,本質是原生家庭互動的職場投射影響。童年時期在「孝順即順從」的家庭中成長,習慣以服從換取安全感。成年後無意識複製父母「上對下」的權威姿態,將「被尊重」誤解為「被服從」

傳統職場文化往往強調「聽話就是好員工」,這與傳統的孝順文化影響不無關係。因此異化為「權威不可挑戰」的生存策略。將主管角色與自我價值深度綁定,任何質疑都被視為人格否定,因此會用「嚴厲要求」掩飾能力焦慮,如同童年時父母用「打罵教育」包裝教育無能。

但在現代職場,過度的權威式管理反而可能抑制員工的成長與創造力,讓團隊變得被動消極。


那麼應該如何改善?


  • 學會授權,而不是掌控:
    主管應該信任員工的能力,給予他們適當的決策權,而不是每件事都要親自干預。


  • 改變「我是為你好」的思維:
    員工需要的是指導,而不是指令。與其要求員工聽從,不如透過啟發式提問,引導他們思考最佳解決方案。


  • 建立雙向溝通機制:
    權威不應該是單向的輸出,而應該是相互理解的橋樑。主管應該學會聆聽員工的聲音,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

 

權威並非壞事,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如果你的管理方式讓員工感到壓抑,那麼他們不會因為尊重你而服從,而是因為害怕你而沉默。

所以,下一次當你準備說出「我是為你好」時,試著換個方式問問自己:「這真的符合員工的需求嗎?」還是只是為了「鞏固權威」?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感想!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64會員
272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