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工作進度落後,主管該怎麼辦?CALMS 個體化,讓你不焦慮、不內耗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引言:進度落後,是誰的問題?


專案截止日期將至,進度卻比計劃落後了一大截。你看著下屬交出的半成品,內心開始翻湧:「怎麼會拖到這種程度?」

你可能開始責怪自己:「是不是我沒有帶好團隊?」
或者開始憤怒:「這麼簡單的事,他怎麼做不好?」

當進度落後時,最容易出現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情緒。


但情緒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可能讓問題變得更糟。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指責或焦慮,而是「個體化(Individuation)」,讓自己冷靜下來,清楚劃分「這是我的責任,這是對方的責任」,並用更理性的方式處理問題。


那麼,當下屬進度落後時,主管非「無個體化」的反應是什麼?該如何運用 CALMS 原則來穩定自己,並幫助下屬找回進度?

raw-image

❌ 無個體化的兩種常見反應

❌ 反應 1:全盤接手,過度負責,讓自己焦慮爆表


「算了,我自己來,這樣才不會耽誤進度!」

🔹 情境: 你發現下屬的工作嚴重落後,為了避免影響專案,你選擇親自補上缺口,甚至開始重新做一遍。

🔹 問題:

  • 你一肩扛起所有問題,短期內看似有效率,但下屬沒有真正學習到如何解決問題,長期來看,你只是在為未來更多的「救火」買單。
  • 你開始對團隊失望,覺得:「怎麼什麼事都要我來救?」但事實上,這個困境是自己選擇的。

🔹 結果: 你累、你怨,團隊依賴你,無法真正成長。


❌ 反應 2:情緒失控,責備對方,讓關係惡化


「你到底怎麼回事?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能搞砸?」

🔹 情境: 你發現下屬進度嚴重落後,氣急敗壞地質問:「你到底在幹嘛?」甚至丟下一句:「這樣的工作態度,以後怎麼能信任你?」

🔹 問題:

  • 你的憤怒可能來自於對績效的壓力,但當你把這份壓力變成對人的指責,對方可能會防衛、退縮,甚至開始對你產生不滿。
  • 責備無法讓進度回來,只會讓人心更冷,氣氛更僵。

🔹 結果: 你的不滿讓對方感到挫敗或抗拒,短期內可能會讓他更加努力,但長期來看,他可能會變得消極被動,不敢再主動承擔責任


✅ CALMS 個體化處理方式:讓問題回歸解決,而不是情緒發洩

當進度落後時,主管的目標不是「證明誰的錯」,而是「如何讓進度回到軌道上」。CALMS 方法能幫助你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區分責任,理性溝通,避免讓自己內耗。


1️⃣ Clear Boundaries(清晰界線):分清自己的責任,避免情緒化反應


「進度落後是事實,但這是他的責任,我的角色是幫助他,而不是取代他。」

🔹 你可以這樣做:

  • 問自己:「這是我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
  • 進度落後並不代表你是失職的主管,先讓自己穩定,避免過度自責或過度焦慮。
  • 你不是來「收爛攤子」,而是幫助對方找到問題點,並提供資源與引導。

2️⃣ Accept Differences(接納不同):理解下屬的困難點,而不是馬上否定


「進度落後不一定是態度問題,可能是方法問題、資源問題,甚至是他不知道該如何求助。」

🔹 你可以這樣做:

  • 先詢問:「你覺得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有些人遇到瓶頸不會主動求助,並不是因為偷懶,而是因為不敢說或不知怎麼開口。
  • 讓對方有機會表達,而不是先入為主地假設他就是「能力不足」或「不夠努力」。

3️⃣ Let Go(放下控制):允許對方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替他收拾


「我可以幫助他找到方法,但最後執行的還是他。」

🔹 你可以這樣做:

  • 問對方:「你認為接下來該怎麼調整?」
  • 讓對方自己提出改進計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
  • 如果對方缺乏解決方案,再引導他思考,而不是直接下指令。

4️⃣ Mindful Awareness(內在覺察):控制自己的焦慮,不讓壓力影響決策


「進度落後會帶來壓力,但壓力不應該主導我的反應。」

🔹 你可以這樣做:

  • 當你發現自己開始焦躁時,先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從情緒回到理性。
  • 告訴自己:「這是個問題,但它可以被解決,不需要放大焦慮。」
  • 不讓個人情緒影響專業判斷,理性應對,而不是衝動反應。

5️⃣ Self Expression(自我表達):清楚傳達期待與支持,而不是責備或逃避


「我希望我們能一起找到方法,讓進度回到軌道上。」

🔹 你可以這樣做:

  • 使用「事實+感受+期待」的溝通方式,例如:
    「這份報告比預計進度慢了兩天,我有點擔心影響下週的提案。我們來討論一下,看看怎麼調整?」
  • 讓下屬感受到你的支持,而不是單方面的壓力。
  • 讓問題回歸到「如何解決」,而不是「這是誰的錯」。

📌 結語:用 CALMS 讓管理更穩定,關係更輕盈


當你能夠界線清晰、接納差異、放下控制、專注當下、勇敢表達,你就能在人際關係中自在做自己,不再內耗。

清晰界線(Clear Boundaries):不把對方的問題變成自己的負擔。
接納不同(Accept Differences):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方式與挑戰。
放下控制(Let Go):讓下屬自己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強行介入。
內在覺察(Mindful Awareness):冷靜處理問題,不讓情緒影響決策。
自我表達(Self Expression):清楚傳達期待,提供支持而非責備。


當主管能穩定自己的情緒,團隊才會變得更穩定;
當主管能讓下屬承擔應有的責任,團隊才會真正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6會員
41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上次的課程中,我們第一次探討了「人」這個要素,特別是關於任務指派時,遇到配合度問題的應對方式。當你指派任務時,即使員工具備完成任務的能力,但如果他們故意不願意配合,這會對工作進度造成影響。   當我們遇到人員在任務指派過程中出現不配合的情況時,除了要了解事情的表面原因外,還應該
Thumbnail
在上次的課程中,我們第一次探討了「人」這個要素,特別是關於任務指派時,遇到配合度問題的應對方式。當你指派任務時,即使員工具備完成任務的能力,但如果他們故意不願意配合,這會對工作進度造成影響。   當我們遇到人員在任務指派過程中出現不配合的情況時,除了要了解事情的表面原因外,還應該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Thumbnail
當這些情緒發揮作用時,拖累的是你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傷害的是能讓你升遷加薪的績效考績,或者是讓你公司賺錢的銷售成績。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分享工作中的瑣事如何影響團隊工作與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上層主管介入後的困難,並提供忠告:面對瑣事時,不如拿來做更多事情,當事情逐一完整時,心情自然就會好上一分。
Thumbnail
分享工作中的瑣事如何影響團隊工作與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上層主管介入後的困難,並提供忠告:面對瑣事時,不如拿來做更多事情,當事情逐一完整時,心情自然就會好上一分。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