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逐漸懂得原來自己的世界是自己創造的
那小心謹慎的思考,語言,行動就會慢慢被建立。這當然有許多好處。所謂的交朋友,不只是交朋友,
它還包含了,自己在社會中定位,明瞭自己的價值,
知道每個人其實不一樣,同理心會跑出來;
知道每個人有些東西其實都一樣,所以該做到的也是必然的努力。
不努力、不謹慎,社會慢慢也會教會你;
太努力、太過於小心,自己的感受也會大聲吶喊,
因此拿捏出一個準則、一個原則一種界線、
以及去認知這個世界縱使有難受、與不符期待,但仍有愛在身邊圍繞。
孩子在這種課程裡的每一個表現,喜好,配合與回饋都是老師始料未及。
這是一堂很新的課,在設計好之後,老師當然很興奮的去觀想課程畫像,
但要實際進入之後,我才會讓畫像慢慢確定,那邊要修,哪個程序要調換,
有許多細節都是邊調整、邊感受、慢慢長成這個樣子。
目前來講最大回饋是,孩子很喜歡這堂課,
常常會問我可以一直上嗎?可以上久一點嗎?
未來還會開嗎?我說這只是工作坊,工作坊就不會是固定課,但我會觀察表現,
如果只是來上上課,回到家、回到學校、走出外面你們仍有著難以改變的慣性,
那麼這堂課叫做紙上談兵,繼續下去的意義就不大。
雖然我知道,縱然沒有改變,或改變緩慢,
這過程都很能改變孩子們的思考與認知結構,
但我必須讓孩子知道,我們能創造的就是共同的價值,
一旦有價值,那麼老師體力夠,時間有,那這堂課就會繼續,
最後我問他們,這麼聽下來,會不會覺得這堂課好珍貴?
他們說「好珍貴啊」~
穩定的課程心緒,不躁動,遵守規則,以及有愛的展現,
是我目前看到的。看看孩子,想想自己,突然覺得這是個至善的作為,
這堂課的我們對世界是有貢獻的,也瞬間覺得偉大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