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上傳第八章之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勞謙,君子有終,吉。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无咎。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子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不慎密而不出也。

 

本章表達出一個人做人做事要勤勞謙遜,厚德有道最終吉人天相。孔子說君子勤勞不誇,有功不拘,是厚德載道的表現。一個身分高貴,厚德之人沒有一個適當的權位,位階崇高的人沒有人民愛戴他,賢德的人居於下位得不到良駒輔助,做起事來就開始悔恨了。於是有賢德的人只要不出門就不會有過失,因為這些過失都是自己造成的,賢能的人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助,說太多的話也會變成他人口中的惡言,這樣對有賢德的人不是很好的事,於是避免引來非議,也才德的人通常是話很少的,主要是避免製造更多災禍啊,因此,慎重再慎重自己的言行啊!

 

在這一段最有爭議的大概就是:「亢龍,有悔。」這一卦辭是分開的。目前所有的解釋都顯示著九五之尊是連在一起的「亢龍有悔」,皇帝相的現象,所以這個社會稍微懂得一點易經的人面對有人求卦卜出這段卦辭都是不太好的,然後接著說,九五之尊皇帝之位後悔拱讓了。這個在我們政治圈非常的盛行,因為大家都在搶總統爭大位,或者院長之位等等位置。因為大家都有這個錯誤的見解,所以3000年前的孔子點出來了,孔子留下這一段話:「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大家都說孔子是聖人,以孔子的聖人邏輯來說,不會這麼「膚淺到要大家去搶皇帝或者總統這個位置」啊!所以「易經卦辭,卦象」真的很難懂,讀懂的人已經成仙成佛了。

 

「近日有一個科技公司技術長被老闆殺死的新聞,轟動整個社會和公司及業界的人,根據報導技術長因為和老闆理念不合想要求去離開,因為他想了一封辭職公開信給員工,導致老闆不滿要求他刪除,收回這封離職信,引來殺生之禍。老闆本來也想自殘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果被救回。」以上這件事引來很多上班族說,何必呢?辭職就辭職,好聚好散,離開不需要講太多。以上這段新聞表現出「不出戶庭,无咎」的卦象,不寫辭職信就不會有殺生之禍。就如同網友說的,理念不合就走不需要大張旗鼓的說,假如自己沒有錯,上天會賞賜自己另一個發揮的地方,錯的一方一定會得到應有的結果。一念之差呀!

 

所謂:言語不出門,出門在自己。當自己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惹來的,因此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孔子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今日社會之所以這麼亂,都是大家無的放矢的說話,以為那是自由,那是民主,其實都是在造成今日台灣百業蕭條,讓人民經濟生活水準無法立足於國際社會的亂源之一。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易經同人卦的職場與人生哲理,並以現代社會案例闡述其核心思想:同心協力、誠心為本、眾生平等。文章並以祭祀神明與名人從事基層工作的例子,說明心態正確比外在條件更重要。
這一卦象是說白鶴鳴叫,牠的孩子也會應聲相和,我有美好食物給你們吃。孔子說一個人口出善言大家都會來找他,何況鄰近的人;一個人口出惡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遠離他,更何況鄰近的人。這是說我們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就像一個機關發動那樣,說出來的話和行為可以影響很多人的觀點。所以這個要慎重啊?
本文探討易經中「經」與「傳」的區分,並解讀「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這段經文。文章以臺灣立法院的議事亂象與麻疹疫情為例,闡述聖人處理天下大事的態度,強調「謀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的重要性,呼籲應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處理複雜的公共議題。
易經的至高境界與聖人修養:本文闡述易經的核心思想,探討聖人如何效法天地,崇德廣業。並批判現今社會的道德偏差,以及如何透過遵循天地規律,回歸正道。
本文探討易經的哲學思想,並以日常生活案例闡述其「動」與「靜」的變通之道,以及如何透過選擇影響結果,最終達到至德的境界。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
本文探討易經同人卦的職場與人生哲理,並以現代社會案例闡述其核心思想:同心協力、誠心為本、眾生平等。文章並以祭祀神明與名人從事基層工作的例子,說明心態正確比外在條件更重要。
這一卦象是說白鶴鳴叫,牠的孩子也會應聲相和,我有美好食物給你們吃。孔子說一個人口出善言大家都會來找他,何況鄰近的人;一個人口出惡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遠離他,更何況鄰近的人。這是說我們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就像一個機關發動那樣,說出來的話和行為可以影響很多人的觀點。所以這個要慎重啊?
本文探討易經中「經」與「傳」的區分,並解讀「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這段經文。文章以臺灣立法院的議事亂象與麻疹疫情為例,闡述聖人處理天下大事的態度,強調「謀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的重要性,呼籲應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處理複雜的公共議題。
易經的至高境界與聖人修養:本文闡述易經的核心思想,探討聖人如何效法天地,崇德廣業。並批判現今社會的道德偏差,以及如何透過遵循天地規律,回歸正道。
本文探討易經的哲學思想,並以日常生活案例闡述其「動」與「靜」的變通之道,以及如何透過選擇影響結果,最終達到至德的境界。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