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孩子,也留給那個還在長大的我們
「我可不可以不要長大?」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一個作業做不完的晚上。鉛筆丟到地上,頭埋進手臂裡,像是要逃離什麼似的。
我一時沒接話,只是愣在原地。
因為這句話,不只是孩子在問我,彷彿也是我心裡某個被藏很久的聲音,終於被說了出來。
我們總以為「長大」是一條筆直的路——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工作、成家,然後就「變成熟」、「變獨立」、「變厲害」。
但現實不是這樣的。
長大,有時候不是抵達某個目標,而是開始承擔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東西。 情緒要自己消化、問題要自己處理、夢想要自己調整…… 然後漸漸地,我們不再期待長大,而是學會扛住它。
孩子說「我不要長大」,也許不是因為抗拒未來,而是他正在體驗到:原來成長,是會累的。
有些是壓力:「為什麼每天都有功課寫不完?」
有些是比較:「為什麼我總是沒做好?」
有些是孤單:「為什麼大家都好像懂,我卻不太懂?」
「我不要長大」,其實是在說:「我好像撐不住了。」
不是不願意變好,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撐下去。 這時候,大人最需要做的,不是告訴孩子「長大很好」或「你遲早要面對」,而是先坐下來,陪他一起喘口氣。
因為當孩子覺得有人懂他在怕什麼,他才可能再次願意往前。
我曾以為「成為大人」就是不再抱怨、不再迷惘、不再害怕。
但現在的我常常在夜裡醒來,想著一堆還沒解決的事;常常在責任與情緒之間拉扯,明明想好好陪伴孩子,卻一不小心又用壓力語氣傷了人。
原來,我們從來不是「已經長大的人」,我們只是「還在學著怎麼長大」。
所以當孩子說出那句:「我可不可以不要長大?」
我沒有再說教,也不再催促。 我只是摸了摸他的頭,輕聲說:
「可以啊,今天先不用長大也沒關係。我陪你,一起慢慢來。」
我們都會累,都會怕,都會想退縮。
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變好,而是因為成長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路。
真正的長大,不是變得強硬,而是願意承認自己脆弱,
也願意慢慢學會,怎麼在這世界裡,好好站穩。
所以孩子啊,
你現在可以先不長大,我們一起慢慢練習; 而我這個大人,也還在練習怎麼陪你長大, 怎麼在自己也害怕的時候,還能拉住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