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人際斷捨離:學會設立邊界感,找回舒服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什麼是邊界感?


涵蓋生理、心理、情緒、物理層面的界線,清楚知道自己和他人「可以接受與不能接受的範圍」。

📌 菁要摘要:邊界感是一種關於自我與他人界線的覺察與尊重,是健康關係的核心。


🔵三種常見的邊界困擾

  1. 踩了別人的線卻不自知
    → 出於關心,反而越界干涉。
  2. 別人踩線了,我沒發現或沒反應
    → 初期忍讓,反而成為日後問題的根源。
  3. 退讓卻沒解決問題
    → 因為害怕衝突或關係變質,不敢設立底線,導致壓力累積、關係失衡。

📌 菁要摘要:三種邊界模糊的情境是:不自知踩線、被踩線沒反應、過度退讓。



🔴 為何無法設立邊界?


常見六大原因:

  1. 害怕關係變化
  2. 害怕失去關係
  3. 害怕衝突
  4. 錯誤的責任感
  5. 想讓他人開心勝過自己
  6. 被貼上「不好相處」的標籤恐懼

📌 菁要摘要:無法設立邊界的核心,多源於恐懼與責任混淆。


🟢錯誤責任感:過度承擔非自己責任

→ 在職場上幫別人完成工作,卻忽略自己主線任務的例子,導致責任錯置與工作不公平。

📌 菁要摘要:錯誤的責任感會讓人優先滿足他人,犧牲自己,導致失衡與壓力。



🟣邊界的五大維度

  1. 生理:距離、肢體碰觸
  2. 心理:個人信念與想法
  3. 情緒:不為他人情緒負責
  4. 物理:物品、空間所有權
  5. 能量:精力與時間安排的界線

📌 菁要摘要:邊界不只情緒或心理,涵蓋五大面向,需整體理解與守護。


⚫改變的可能與困難


→ 責任感可以透過判斷、修正的,恐懼則是需要時間與勇氣去面對與突破。

📌 菁要摘要:改變錯誤責任感比較簡單,但要克服害怕衝突與被拒絕的恐懼,需要更多內在力量。


🌸記憶小幫手🌸

  • 不說明底線,就是默許對方越線。
  • 健康的關係,從雙方都舒服的邊界開始。


🍀本文內圖片皆由 Bing AI 生成🍀


🔍資料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7會員
179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9
佛菩薩有佛菩薩的願,我們也該發自己的願。願力來自自心,不必仰望他人,從自己的因緣中出發,為自他點燃心光。
Thumbnail
2025/04/29
佛菩薩有佛菩薩的願,我們也該發自己的願。願力來自自心,不必仰望他人,從自己的因緣中出發,為自他點燃心光。
Thumbnail
2025/04/27
「無法成為光時,沉默也是一種選擇。」這篇文章透過一個獵人跌入深坑的故事,探討在困境中,旁觀者該如何以尊重和同理心對待他人。文章強調陪伴比評論更重要,即使無法幫助,沉默的祝福也勝過冷漠的評斷。
Thumbnail
2025/04/27
「無法成為光時,沉默也是一種選擇。」這篇文章透過一個獵人跌入深坑的故事,探討在困境中,旁觀者該如何以尊重和同理心對待他人。文章強調陪伴比評論更重要,即使無法幫助,沉默的祝福也勝過冷漠的評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人生苦痛的90%來自於人際的說法。文章主要討論了素養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齡層的觀點,並強調了自律、誠信的重要性。同時,文章也指出了在市場競爭中價值觀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於個人態度與行為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人生苦痛的90%來自於人際的說法。文章主要討論了素養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齡層的觀點,並強調了自律、誠信的重要性。同時,文章也指出了在市場競爭中價值觀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於個人態度與行為的反思。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