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戲,為什麼情緒會那麼強烈?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正是因為遊戲對你有意義——你可能在意勝負,可能渴望被認可,或是期待透過表現來獲得成就感。這些情緒,正是反映你內在需求的重要訊號。
情緒的腦科學機制
在腦科學中,當我們面對被視為"重要"或"威脅"的事件時,大腦的邊緣系統(特別是杏仁核)會快速啟動,釋放壓力荷爾蒙,引發情緒反應,讓我們做好"戰或逃"的準備。這是演化上保護我們的機制。
換句話說,當你在遊戲中突然怒火中燒,這其實是你的大腦在告訴你:「這件事對你有風險、有價值,你要重視它。」但如果我們未能停下來覺察,就會讓這些情緒牽著走。
案例分享:小傑的遊戲憤怒
小傑是一位高中生,課業壓力大,唯一的放鬆方式是玩電競遊戲。但每當輸了比賽,他就會摔滑鼠、怒罵隊友。他的父母因此與他關係緊張,甚至考慮讓他停玩遊戲。
經過心理諮詢後,小傑才發現,他真正在意的不是輸贏,而是「透過勝利證明自己不是個失敗者」。他原本壓抑的自我價值焦慮,透過遊戲這個出口釋放出來。
當我們開始學習與自己的情緒相處,理解每次情緒背後的需求,不但情緒能夠變得穩定,也更能在生活中自我接納。
我們該怎麼面對情緒?
✔ 承認情緒,而不是壓抑
告訴自己:「我現在很生氣,因為我很在意這件事。」這樣的語言幫助我們辨識需求。
✔ 情緒是內在價值的導航
情緒不是錯,而是訊號。當它出現時,請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這代表我重視什麼?」
✔ 運用正念與呼吸練習
正念冥想與深呼吸可讓大腦從情緒腦(杏仁核)切換回理性腦(前額葉),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反應。
✔ 和值得信任的人對話
情緒需要被看見與接住,不是被解釋或評斷。當你有情緒時,找一個能聆聽的人說說話。
最後,邀請你想一想:
你最近一次情緒強烈的時候,是什麼觸動了你?
那個情緒背後,隱藏了你對哪件事情的重視?
當我們願意用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情緒,我們也就更懂得善待自己。
情緒從來不是弱點,而是我們內在智慧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