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在咖啡廳聽見兩人吵架,以下簡稱A&B。
A:「這家的甜點真好吃!」
B:「當然呀,這些都要錢,不然你以為是免費的喔?」A:「欸,你什麼意思?你是要說你出錢很偉大嗎?這點小錢我自己還出得起。」
B:「不必對號入座吧?你是不是心虛?我沒說什麼喔,只是提醒你要惜福,不要覺得吃這些是理所當然。」
A:「你到底什麼意思,好好一頓飯被你搞成這樣,原來你把吃飯當作是展現優越感的走秀台,太自我感覺良好吧?」
後來才知道這是A和B是對情侶,在咖啡冷掉之前,他們的情緒都炸裂了,相信兩人的出發點都沒有惡意,只是想好好享受咖啡甜點,好好約個會,簡單的事情卻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在言詞間爭個你死我活。
將生活不如意轉移到別人身上是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可是情緒卻沒在你的生活裡消失。
尋找認同感的過程當中,有時不自覺把心中的傲氣擺了出來,原本好好的對話就這麼失焦,同時生活被爛情緒給定格了。
1)不是每個人都會理解你
你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才能感受到價值,即使你的心很純潔,有些人也會誤解你。 不要迷失自己,試著向每個陌生人解釋你的靈魂。保持善良和誠實;合適的人會感受到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向一個充滿限制性想法的人解釋你的夢想— 通常他們只會懷疑更多,認為你更奇怪,我很有經驗。
因為他們的世界,從來不是你的世界,但,沒關係。
2)人會變,你也會變
有時,你愛的人會變得疏遠;有時,你會逐漸適應新的地方、習慣,甚至人際關係。 這並沒有錯;都是成長和生活的一部分。
不要執著於那些不再適合自己的人或自己,就像樹木枯葉落下會長出新葉,往前看。
懂得必須放手,才能成長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3)失敗不是終點,而是前進的一步
我們都會失敗,這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放棄的理由。
失敗教會了我們成功所不能教的東西- 它告訴你在哪裡可以成長。
如果你沒有失敗,那就表示你嘗試得還不夠。最成功的人曾經都是失敗的初學者。
一個嬰兒在走路前會摔倒數百次— 沒有人會說這位嬰兒失敗了,因為跌倒也是走路的一部分。
4)你不需要把一切都搞清楚
每個人都在盡力而為,即使是那些看起來「井然有序」的人。感到迷失是正常的,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也沒關係。
清晰來自於行動,而不是過度思考;從小事做起,生活會指引你該怎麼做。
想像站在一條霧濛濛的小徑,你看不到整條路。但當踏出一步時,接下來的霧會散去。
生活也是如此,一步一步來,勇氣帶來清楚的輪廓。
5)休息不是懶惰,而是充電
你不是一台機器,我們都不是,你是獨立的生命體。這個世界也許會讚頌充滿日本阿信精神的奮進向前,但也要懂得無罪惡感地停下腳步。
有時候休息是我們所能做最有成效的事情。
Heibon有好一段時間在疲憊的頭腦下工作,頭昏腦脹連紅綠燈都會看錯,更不用說面對繁複工作時那股沉重。好好休息,精氣神和快樂才能恢復。 休息不是浪費時間-它正在為你的靈魂充電。
6) 在人生面前,請刪除理所當然
為自己設立目標是好事,填上華而不實的期待值就像是設下咒語。
你的精打細算不見得能鋪成康莊大道,當愈來愈多期待值偏離眼前的事實,那些套在願望清單上的「一定」及「絕對」都是金箍咒。
要允許一切發生,畢竟無法左右的事情太多,掌握不住的事情和留不住的人同樣太多。
焦慮、恐懼,好多的負面情緒都出自於內心認定的理所當然。
7) 你不需要刻意證明
千萬不要有跟人比較的心,不需要跟人比,你要贏只有自己。
人生不是證明題,當企圖用證明凸顯自我價值時,代表你已經掉入競爭陷阱。
有些人很好強,認為只有不斷贏過別人才能填補缺口,沒有停步的一天,無止盡的擁有更多是個膨脹的牛皮,總會遇到吹破的時候。
8) 別成為不甘心的奴隸
有些人花了一輩子為的就是爭一口氣,看不慣別人、大多時間活在他人眼光裡。
以為抵達終點振臂高呼,卻只是掉進了迴圈,默默又有新劇場。
因為不甘心,事事都要佔上風,常常口是心非,拉不下臉說著違心之論,把生活過得狹隘,最終難免孤寂又憤世嫉俗,而真正讓人安心的,則是擁抱暖陽。
一句不甘心,為人生繫上輸不起、做不了自己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