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已經很努力,生活卻還是被爛情緒定格!? 破解人生陷阱,每天我告訴自己的8句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某次在咖啡廳聽見兩人吵架,以下簡稱A&B。

A:「這家的甜點真好吃!」

B:「當然呀,這些都要錢,不然你以為是免費的喔?」

A:「欸,你什麼意思?你是要說你出錢很偉大嗎?這點小錢我自己還出得起。」

B:「不必對號入座吧?你是不是心虛?我沒說什麼喔,只是提醒你要惜福,不要覺得吃這些是理所當然。」

A:「你到底什麼意思,好好一頓飯被你搞成這樣,原來你把吃飯當作是展現優越感的走秀台,太自我感覺良好吧?」


後來才知道這是A和B是對情侶,在咖啡冷掉之前,他們的情緒都炸裂了,相信兩人的出發點都沒有惡意,只是想好好享受咖啡甜點,好好約個會,簡單的事情卻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在言詞間爭個你死我活。

將生活不如意轉移到別人身上是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可是情緒卻沒在你的生活裡消失。

尋找認同感的過程當中,有時不自覺把心中的傲氣擺了出來,原本好好的對話就這麼失焦,同時生活被爛情緒給定格了。

1)不是每個人都會理解你

你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才能感受到價值,即使你的心很純潔,有些人也會誤解你。 不要迷失自己,試著向每個陌生人解釋你的靈魂。保持善良和誠實;合適的人會感受到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向一個充滿限制性想法的人解釋你的夢想— 通常他們只會懷疑更多,認為你更奇怪,我很有經驗。

因為他們的世界,從來不是你的世界,但,沒關係。

2)人會變,你也會變

有時,你愛的人會變得疏遠;有時,你會逐漸適應新的地方、習慣,甚至人際關係。 這並沒有錯;都是成長和生活的一部分。

不要執著於那些不再適合自己的人或自己,就像樹木枯葉落下會長出新葉,往前看。

懂得必須放手,才能成長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3)失敗不是終點,而是前進的一步

我們都會失敗,這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放棄的理由。

失敗教會了我們成功所不能教的東西- 它告訴你在哪裡可以成長。

如果你沒有失敗,那就表示你嘗試得還不夠。最成功的人曾經都是失敗的初學者。

一個嬰兒在走路前會摔倒數百次— 沒有人會說這位嬰兒失敗了,因為跌倒也是走路的一部分。

4)你不需要把一切都搞清楚

每個人都在盡力而為,即使是那些看起來「井然有序」的人。感到迷失是正常的,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也沒關係。

清晰來自於行動,而不是過度思考;從小事做起,生活會指引你該怎麼做。

想像站在一條霧濛濛的小徑,你看不到整條路。但當踏出一步時,接下來的霧會散去。

生活也是如此,一步一步來,勇氣帶來清楚的輪廓。


5)休息不是懶惰,而是充電

你不是一台機器,我們都不是,你是獨立的生命體。這個世界也許會讚頌充滿日本阿信精神的奮進向前,但也要懂得無罪惡感地停下腳步。

有時候休息是我們所能做最有成效的事情。

Heibon有好一段時間在疲憊的頭腦下工作,頭昏腦脹連紅綠燈都會看錯,更不用說面對繁複工作時那股沉重。好好休息,精氣神和快樂才能恢復。 休息不是浪費時間-它正在為你的靈魂充電。


6) 在人生面前,請刪除理所當然

為自己設立目標是好事,填上華而不實的期待值就像是設下咒語。

你的精打細算不見得能鋪成康莊大道,當愈來愈多期待值偏離眼前的事實,那些套在願望清單上的「一定」及「絕對」都是金箍咒。

要允許一切發生,畢竟無法左右的事情太多,掌握不住的事情和留不住的人同樣太多。

焦慮、恐懼,好多的負面情緒都出自於內心認定的理所當然。


7) 你不需要刻意證明

千萬不要有跟人比較的心,不需要跟人比,你要贏只有自己。

人生不是證明題,當企圖用證明凸顯自我價值時,代表你已經掉入競爭陷阱。

有些人很好強,認為只有不斷贏過別人才能填補缺口,沒有停步的一天,無止盡的擁有更多是個膨脹的牛皮,總會遇到吹破的時候。


8) 別成為不甘心的奴隸

有些人花了一輩子為的就是爭一口氣,看不慣別人、大多時間活在他人眼光裡。

以為抵達終點振臂高呼,卻只是掉進了迴圈,默默又有新劇場。

因為不甘心,事事都要佔上風,常常口是心非,拉不下臉說著違心之論,把生活過得狹隘,最終難免孤寂又憤世嫉俗,而真正讓人安心的,則是擁抱暖陽。

一句不甘心,為人生繫上輸不起、做不了自己的魔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追求人生自由的人生實驗室
233會員
458內容數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20%影劇分享+ 20% 自我成長+ 20%旅遊探險+ 20%閱讀學習+ 20%理財投資。"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lifexfreexlab@gmail.com
2025/05/12
股神要退休了!高齡94歲的巴菲特在上周末的股東大會上宣布退休,桌上是他最愛喝的可口可樂,數十年如一日屹立著。 聽股東會不只可以練習英文聽力,同時學習思考,在投資之外,是更多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2025/05/12
股神要退休了!高齡94歲的巴菲特在上周末的股東大會上宣布退休,桌上是他最愛喝的可口可樂,數十年如一日屹立著。 聽股東會不只可以練習英文聽力,同時學習思考,在投資之外,是更多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2025/05/08
有很多紀錄片在探討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代,人的孤獨感不減反增,好奇怪,明明貼文和照片、影片都是那樣光鮮亮麗。 你有這樣的煩惱嗎? 我們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是「充滿濾鏡的人生你喜歡嗎?」 接著問「你有羨慕別人什麼嗎?」
Thumbnail
2025/05/08
有很多紀錄片在探討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代,人的孤獨感不減反增,好奇怪,明明貼文和照片、影片都是那樣光鮮亮麗。 你有這樣的煩惱嗎? 我們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是「充滿濾鏡的人生你喜歡嗎?」 接著問「你有羨慕別人什麼嗎?」
Thumbnail
2025/05/05
精神內耗,比較簡單的白話表達就是心裡戲太多,不小心自編自導又自演、劇情線互相糾結。 內耗就像是手機充很久的電,結果機身溫度上升電量沒有明顯增加,內耗會讓你整個人呈現發燒狀態。 內耗追根究柢是缺乏自我認同,時間久了無異是處處設限的思考,宛如心靈桎梏,唯有解除擊破,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與成長。
Thumbnail
2025/05/05
精神內耗,比較簡單的白話表達就是心裡戲太多,不小心自編自導又自演、劇情線互相糾結。 內耗就像是手機充很久的電,結果機身溫度上升電量沒有明顯增加,內耗會讓你整個人呈現發燒狀態。 內耗追根究柢是缺乏自我認同,時間久了無異是處處設限的思考,宛如心靈桎梏,唯有解除擊破,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與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花費四百元訂一套還不錯的火鍋請對方吃,卻被對方嫌棄肉不夠軟嫩或是料不夠豐富等等,順便外加一句: 誰叫你買這麼貴的,我又沒有說要吃這一家!         而自己卻是吃80元的便當,這樣是不是有點心酸?那既然如此,就要先做好即使買貴一點也會被打槍的心理準備,然後下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花費四百元訂一套還不錯的火鍋請對方吃,卻被對方嫌棄肉不夠軟嫩或是料不夠豐富等等,順便外加一句: 誰叫你買這麼貴的,我又沒有說要吃這一家!         而自己卻是吃80元的便當,這樣是不是有點心酸?那既然如此,就要先做好即使買貴一點也會被打槍的心理準備,然後下次
Thumbnail
今天下午提早出門接學生~就為了買香噴噴的雞蛋糕🤤° 超悲慘的~今天竟然公休😭
Thumbnail
今天下午提早出門接學生~就為了買香噴噴的雞蛋糕🤤° 超悲慘的~今天竟然公休😭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71 很多情誼是吃飯吃出來的,找對人一起吃飯很開心,然後發現跟朋友吃飯容易吃太多,今天中午不自覺就吃很多很多,也跟朋友培卿姐聊很多很多。 新認識的朋友也許有很多聊得來的地方,就算有差異存在,也會帶來很多的驚喜。 難得的久聚,真的很開心! 寫於20240311(週一)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71 很多情誼是吃飯吃出來的,找對人一起吃飯很開心,然後發現跟朋友吃飯容易吃太多,今天中午不自覺就吃很多很多,也跟朋友培卿姐聊很多很多。 新認識的朋友也許有很多聊得來的地方,就算有差異存在,也會帶來很多的驚喜。 難得的久聚,真的很開心! 寫於20240311(週一)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