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是請到人就好,人才怎麼用才是關鍵——談談人力資源策略這回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新創公司請了一個資深主管進來,本來想說可以一飛衝天,結果半年不到人就走了,還帶走了一半的團隊;或是老闆常抱怨「現在年輕人都不想做事」,但其實根本沒人好好安排這些人要做什麼、怎麼成長。

你是不是也曾經聽過這樣的對話?

「我們找人好難,履歷好多,看起來都差不多…」

「唉,這人不錯,但怎麼才做三個月就走了?」

「現在年輕人都不肯吃苦,企業怎麼活下去啊?」

這些聲音,幾乎天天在老闆們之間上演。但我們想問的是:真的只是員工不穩定的問題,還是我們沒想清楚公司要的人才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在花果山成長基地陪伴企業與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找到人之後,不知道怎麼讓他發揮」。

這時候,關鍵就在:你有沒有「人力資源策略」?

raw-image

策略不是口號,而是讓「人」和「方向」對得起來

很多人聽到「人力資源策略」,第一個反應是:「這是大公司才需要的吧?」

錯!越是資源有限、變化快速的中小企業,越要有策略

你想想看,如果公司是一台車,策略就是導航,那人力資源就是引擎。你設定了北上的方向,卻裝了一顆跑山路的引擎,會順嗎?

沒想清楚人力策略的公司,常見以下狀況:

  • 請來的人才跟文化格格不入,待不久
  • 員工不知道自己的成長方向,越做越迷惘
  • 公司要轉型時,人卻跟不上腳步

所以我們說:策略不是文件,是你每天做決策時的依據。

「策略」到底是什麼?別再把它當高大上的專業名詞啦!

我們先把話講白一點,什麼是「策略」?

簡單來說,策略就是——你要去哪裡?怎麼走過去?要準備什麼?跟誰一起去?

公司也一樣,要賺錢、要成長,那你就要想清楚路線,而這條路上最關鍵的「裝備」,其實就是——

很多企業在做經營規劃的時候,常常忘了問:「我們未來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現有的人能走多遠?還需要培養什麼?」

這就是「人力資源策略」的第一步:讓人跟著策略走,而不是策略跟著人亂跑

raw-image

走哪條路,找什麼人就不一樣

講得更實際一點,你的公司到底要怎麼打這場仗?

你是拼價格的量販王?

那你需要的是效率高、穩定性強、願意接受制度化流程的團隊。這類企業要強化的是制度設計、訓練SOP與績效獎勵機制。

你是創意型、靠服務體驗打天下?

那你得找的是有熱情、有想法又懂得溝通的人才,人資策略就要偏重文化塑造、創意發展與內部溝通機制。

你專注某個利基市場?例如只做環保材料、銀髮照護等?

那你就得找熟悉這些領域、有現場經驗或高度專業的人,而且要幫他們打造歸屬感,讓他們能夠長久投入。

所以,人資不能只是填表招人,而是要「看得懂公司想幹嘛」,然後幫忙「找對人、放對位、給對舞台」。


不是誰都能變王牌:什麼樣的人才,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有句話說得好:「錢可以複製,設備可以買,但真正的人才很難抄。」

學者Jay Barney提出一個「資源基礎觀點」,他說:「一家公司能否長期勝出,關鍵就在你擁有什麼獨特資源。」而這裡面,最難被模仿的,就是人。

真正能帶來競爭力的人才,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質:

有價值:這個人能幫助公司創造顧客價值,幫忙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是來打卡上下班的。

夠稀有:他有的不只是通才技能,而是一些需要時間經驗累積的「企業專屬技術」或「關鍵能力」。

難模仿:像團隊默契、文化氛圍、領導風格,這些不是用錢就可以快速買到的。

有制度支持:光靠人是不夠的,還需要系統與制度讓這些人能長久發揮,否則再優秀的人也會燃燒殆盡。

raw-image

人資部門不是行政,是公司命脈

有些企業把HR當「辦活動的、辦報表的」,但我們總是說:真正有策略的企業,HR 是 CEO 最重要的夥伴。

人資要能預測公司未來會需要什麼人才、哪裡有風險、誰要接班。

這不只是「人力補充」,而是「組織的進化工程」。

從招募、訓練、發展到留才,每一步都要跟策略方向對上,才能讓公司走得更穩、更遠。

如果你問我:一個企業要成功,人資部門該扮演什麼角色?

我會說:從今天開始,別再把HR當作行政單位,而要當成公司策略的推手

一個好的HR,應該能幫公司看懂市場、分析趨勢、預測人力缺口,進而找到對的人才,搭配好的制度,讓這些人發光發熱。

當人力資源策略跟公司的經營策略合而為一時,人才就不只是“員工”,而是企業最強的戰力。

結語:人力資源,是企業競爭力的起點

很多企業會說:「我們最大資產是人才。」但有多少公司,真的這麼對待人才呢?

如果你願意從經營策略開始,就讓HR一起進來開會、一起參與規劃,那麼你的人資部門就不只是花錢的單位,而是帶你賺錢的核心。

花果山成長基地陪伴許多企業從混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也看見很多HR從「行政人員」進化成「策略夥伴」,如果你也想走在這條路上,歡迎留言交流,或來參加我們的課程、活動,一起讓人才發光🌟!

raw-image

🌱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負責任的企業環境,並以創新管理策略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留言聊聊吧!我們想聽聽你的想法 👇

  1. 你認為現在公司最缺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2. 你曾經在哪家公司感受到「人力資源管理做得很有策略」?他們做了哪些事讓你印象深刻?
  3. 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設計自己的人力資源策略?


👉 想更深入了解人力資源策略怎麼制定?

👉 想知道如何幫企業打造一個既具績效又有人味的團隊?

👉 想從「找人」進階到「用對人」的策略思維?

💬 歡迎加入我們的官方 LINE,獲得一對一諮詢與更多學習資源:

🔗 https://lin.ee/isv4RJ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果山成長基地
10會員
138內容數
花果山成長基地致力於提供專業的職場知識與成長策略。我們專注於以下三大領域: ✅ 職業經驗分享|深入探討勞動法諮詢、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等實務經驗。 ✅ 實用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盤點、建立公司內部制度。 ✅ 個人成長|我們提供職涯規劃、職場軟實力提升的實戰技巧,助你打造更亮眼的未來!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許多企業在聘僱外籍人力時,通常將重心放在「申請流程」與「引進條件」,但其實真正的風險與責任往往發生在聘僱之後。 《就業服務法》第52條至第62條明確規範了雇主在聘僱外國人後的管理責任,包括許可期間的限制、轉換雇主的程序、健康檢查的安排、聘僱中止後的遞補規範、重大違法行為的限制條件。
Thumbnail
2025/05/07
許多企業在聘僱外籍人力時,通常將重心放在「申請流程」與「引進條件」,但其實真正的風險與責任往往發生在聘僱之後。 《就業服務法》第52條至第62條明確規範了雇主在聘僱外國人後的管理責任,包括許可期間的限制、轉換雇主的程序、健康檢查的安排、聘僱中止後的遞補規範、重大違法行為的限制條件。
Thumbnail
2025/05/06
在企業管理的世界中,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更是策略性工具。設計良好的薪酬與激勵制度,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穩定員工留任,更能激發潛力、提升生產力。 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得不算少了,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薪酬不等於激勵,發薪只是基本,激勵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5/06
在企業管理的世界中,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更是策略性工具。設計良好的薪酬與激勵制度,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穩定員工留任,更能激發潛力、提升生產力。 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得不算少了,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薪酬不等於激勵,發薪只是基本,激勵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5/05
本篇聚焦《就業服務法》第42~51條,完整梳理聘僱外國人前的法律義務、可聘資格、許可流程與用工限制,更涵蓋非法容留、非法仲介的重罰規定,以及外勞失聯、轉換雇主、遣送補償等實務細節。幫助雇主和人資一眼掌握「合法聘僱」與「外勞管理」的紅線與底線,避免觸法風險! 第42條|外國人工作不應損及本國就業
Thumbnail
2025/05/05
本篇聚焦《就業服務法》第42~51條,完整梳理聘僱外國人前的法律義務、可聘資格、許可流程與用工限制,更涵蓋非法容留、非法仲介的重罰規定,以及外勞失聯、轉換雇主、遣送補償等實務細節。幫助雇主和人資一眼掌握「合法聘僱」與「外勞管理」的紅線與底線,避免觸法風險! 第42條|外國人工作不應損及本國就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人才的獲取和培育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之一。然而,隨著應徵人數的增加和職位要求的複雜化,傳統的人力資源流程越來越難以應對這些挑戰。本文列舉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AI 工具
Thumbnail
人才的獲取和培育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之一。然而,隨著應徵人數的增加和職位要求的複雜化,傳統的人力資源流程越來越難以應對這些挑戰。本文列舉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AI 工具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多顧問都面臨著招聘人才的困難。這篇文章討論了招聘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提出了一些應對之道,包括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文化、建立良好的職業發展途徑、利用網絡和社交媒體等。這些策略可以幫助顧問們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員工。
Thumbnail
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多顧問都面臨著招聘人才的困難。這篇文章討論了招聘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提出了一些應對之道,包括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文化、建立良好的職業發展途徑、利用網絡和社交媒體等。這些策略可以幫助顧問們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員工。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個比較大的題目,這題可以算是人才招募的前哨站。 #組織現況分析 你知道目前單位內的人力相關組成狀況嗎?從基本的年資,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到進階的目前人生階段,對於短期的職涯規劃發展,這樣大概可以拼湊出一個單位的結構。身為人事的我們,也許有系統可以分析,如果沒有系統也可以自己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個比較大的題目,這題可以算是人才招募的前哨站。 #組織現況分析 你知道目前單位內的人力相關組成狀況嗎?從基本的年資,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到進階的目前人生階段,對於短期的職涯規劃發展,這樣大概可以拼湊出一個單位的結構。身為人事的我們,也許有系統可以分析,如果沒有系統也可以自己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許多企業面臨著找到適合人才的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吸引高階人才、辨識創新人才的技巧、人力派遣優缺點、獵人頭公司,以及如何留住關鍵人才,幫助企業在找人才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千金難買好人才!收編人才秘訣大公開! 文章連結 高階人才挑選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價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許多企業面臨著找到適合人才的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吸引高階人才、辨識創新人才的技巧、人力派遣優缺點、獵人頭公司,以及如何留住關鍵人才,幫助企業在找人才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千金難買好人才!收編人才秘訣大公開! 文章連結 高階人才挑選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價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尋找合適人才需要時間與佈局。以下是可幫助你和團隊,網羅到頂尖人才的幾項最佳做法: 技巧 1:預先做好人力規劃 先確定公司哪些職位最難招聘到合適人才,並且排列出需求的優先級。一些特殊技能、高難度的特定專門經驗、技術或工程工作,與高級領導幹部,都可能需要 3-6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合適人選補位。
Thumbnail
尋找合適人才需要時間與佈局。以下是可幫助你和團隊,網羅到頂尖人才的幾項最佳做法: 技巧 1:預先做好人力規劃 先確定公司哪些職位最難招聘到合適人才,並且排列出需求的優先級。一些特殊技能、高難度的特定專門經驗、技術或工程工作,與高級領導幹部,都可能需要 3-6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合適人選補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