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罵人是為了讓人進步,還是只是為了懲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部門會議上,一位員工報告數據出現錯誤,主管語帶不屑:「你搞清楚再來開會好嗎?這麼簡單的數字都看錯?」

當下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錯的人低著頭,不敢辯解;其他人心照不宣地裝作冷靜。

表面上,這只是一次「糾正錯誤」。但實際上,這是一次典型的「羞辱式管理」。

你說是管理,其實是報復

在我的諮詢經驗中,Lily是很經典的案例。她帶領一個 12 人的行銷團隊。她能力強、標準高,但團隊流動率極高,績效卻無法突破。

深入訪談後才發現,她慣用「高壓指責」方式管理。她認為這樣才能讓大家「不再犯錯」,例如:

「上次那個簡報做得那麼爛,你還有臉問我為什麼沒升你?」

這些語言背後,隱含的是「羞辱創傷的延續」——她自己曾在職涯初期遭遇過無數羞辱式教訓,也在無意識中複製給了他人。

她告訴我:「我被這樣對待長大,我以為這才是讓人進步的方式。」

心理剖析

羞辱不僅是一種言語暴力,更是一種「文化性的懲罰模式」。在許多亞洲職場中,我們被灌輸「錯就該被懲罰,錯了就不配被尊重」的潛規則。

「羞辱是一種傷害人格自尊、自我價值與影響對他人及世界信任感的方式。」

當一個組織充滿羞辱式語言,就像是在每個員工心中植入一顆「恐懼試錯」的種子。久而久之,創造力消失了,主動性瓦解了,留下的只是「盡量不出錯」的機械操作員。

三步驟打造「無羞辱」的團隊文化

🔹步驟一:錯誤對話,聚焦解決

別問:「你怎麼又搞錯了?」

改說:「這部分哪裡卡住了?我們一起找出解法。」

🔍 重點: 用「一起解決問題」的語氣,降低防衛感,打開溝通大門。


🔹步驟二:錯誤公開,建立安全感

每月舉辦一次「錯誤經驗分享會」,主管帶頭示範,讓團隊知道:

錯誤 ≠ 無能,錯誤 = 學習機會

🔍 重點: 創造「可以說錯」的氛圍,提升心理安全感與團隊信任。


🔹步驟三:反思自己,停止複製羞辱

主管自問三件事:

1. 我是否在用羞辱掩蓋對自己的失望?

2. 我是否曾被這樣對待?

3. 我可以選擇尊重,而不是控制嗎?

🔍 重點: 真正改變文化,從主管願意「中止舊傷的複製」開始。

實用話術小抄

✅「這裡的困難點是什麼?我們一起想辦法。」

✅「這次的經驗帶來什麼學習?下次我們可以怎麼做?」

❌「你到底懂不懂?」

❌「這麼簡單都做不好?」

人性的反轉與轉化

真正的權威,不靠羞辱別人來維持;而是能在錯誤發生時,依然守住尊重與支持的立場。因為你永遠無法想像,一句輕蔑的話,會在別人心裡留下多深的裂痕。

反過來說,你也永遠不知道,一句溫柔的引導,能為一個人重建多少勇氣與信心。

💬 你是那種在錯誤發生時,讓人越來越怕你,

還是那種讓人越來越相信你的人?

組織文化的轉變,從主管一次有意識的選擇開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3K會員
486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9
在職場中,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可能是壓垮同仁的最後一根稻草。羞辱創傷是一種常被忽視的心理創傷,源自權力不對等的互動,讓人質疑自我價值。主管若無意識地以羞辱管理,只會強化創傷循環。唯有以同理取代羞辱,才能建立真正有安全感與信任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09
在職場中,一句輕描淡寫的批評,可能是壓垮同仁的最後一根稻草。羞辱創傷是一種常被忽視的心理創傷,源自權力不對等的互動,讓人質疑自我價值。主管若無意識地以羞辱管理,只會強化創傷循環。唯有以同理取代羞辱,才能建立真正有安全感與信任的團隊文化。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職場主管習慣壓抑情緒、過度照顧他人,其實源自童年未被好好對待的創傷經驗。這篇文章揭示「討好型領導」背後的心理根源,並提供三階段修復策略:從覺察壓抑、練習表達需求,到重建自我價值,幫助你從創傷中走出,成為能真實連結、自我照顧的成熟領導者。
Thumbnail
2025/05/07
你不是因為不夠好才拼命努力,而是因為太害怕「不夠好」。這篇文章寫給那些在職場上總是撐起一切、卻撐不住自己的你。透過心理、自我對話、職場界線與生活儀式感的建立,幫助你從過度努力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重新找回內在平靜與真正的價值感。
Thumbnail
2025/05/07
你不是因為不夠好才拼命努力,而是因為太害怕「不夠好」。這篇文章寫給那些在職場上總是撐起一切、卻撐不住自己的你。透過心理、自我對話、職場界線與生活儀式感的建立,幫助你從過度努力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重新找回內在平靜與真正的價值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