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反思步驟:我開始學會和情緒相處與做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前言|為什麼要練習與情緒相處?

當情緒產生的時候,必然伴隨著事件的發生,如憤怒、開心、快樂、悲傷、痛苦、嫉妒、羨慕、討厭、噁心等等。

這時候可以先在心裡按下一個 RECORD 鍵,讓我能夠在事後回想情境,甚至在當下進入覺察與分析模式。

透過步驟化的分析,讓我可以揭開我更深層的思考方式,以及可能的童年記憶影響。當解開這些,就更能夠瞭解真正的自己,而不是社會化的自己。


【一】情緒覺察與命名

這是一個最關鍵也最首要的步驟:覺察。也就是感受情緒的同時,為自己的情緒命名,進行覺察。

比如當我被老闆罵的時候,先問問自己:

  • 當下內心有沒有產生情緒?
  • 還是為了保持專業,我暫時壓抑了它?

心理的不舒服,除了生理反應,還包含什麼樣的感受?

可能是委屈,因為我認為老闆誤會我了。


也可能是被侮辱感,因為老闆單純在人身攻擊我。也可能是憤怒,因為我期待老闆看到我的工作成果,結果他大肆抨擊。


為情緒命名,是觀察的開始。


【二】觀察情境:我產生這些情緒是基於什麼樣的情境?

不論是事後的回想或是當下的觀察,可以開始去尋找:

👉 外在環境中,那些事情激發了這些情緒?

可能是老闆的一句話:「你寫的什麼報告?」


也可能是他的動作:滑手機、閉眼聽報告……


將這些可能因素寫下,會幫助我釐清自己的反應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跡可循。


【三】解讀意涵:我內心的想法是什麼?我是怎麼解讀的?

每個人針對同一個事件都會有不同的角度與解讀,而這些解讀方式,正是影響情緒的關鍵。

例如:

  • 老闆說:「你寫的什麼報告?」
  • 我的解讀是:「他在質疑我」
  • 我把質疑連結成:「我不夠好,才會被質疑」
  • 然後我就覺得:「我沒價值」

這一層層的連鎖,創造了最終的情緒:難過、羞恥、失落。


【四】反思內在信念:我為什麼會這樣解讀?

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調整信念,但每一次受傷的解讀背後,都有機會靠近真正的我。

可以這樣層層問下去:

  1. 我對「質疑」的定義是什麼?
    → 是不信任,是否定?
  2. 為什麼我覺得這句話是質疑?
    → 因為童年裡,父母每次這樣問我時,接下來都是責罵。
  3. 為什麼我那麼怕被批評?
    → 因為批評總是伴隨著羞辱、處罰、孤立。
  4. 我覺得自己很爛,是怎麼定義「很爛」的?
    → 做不好就沒價值、沒被愛,就不值得被肯定。

【五】顛覆與轉化:我願意用新的方式理解自己嗎?

最常見的方式是從主觀視角拉到客觀視角。

📎 練習一: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

  • 我會怎麼分析這個老闆?
  • 我會怎麼安慰朋友?

📎 練習二: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童年的我身上?

  • 我願意怎麼說話安慰那個小孩?
  • 我還認為「考不好=該被罵」嗎?

🌿 練習給自己說話:


「我記得那次期中考對我很難,但我有好好完成每一道題目,我並沒有敷衍,我盡力了。這樣的自己值得被肯定。」


📌 我內心真正的問題是:

  • 被批評就表示我很爛嗎?
  • 我很爛就不值得被愛嗎?
  • 我一定要符合社會的期待嗎?

這些問題的浮現,就是重建的開始。


【六】結語:了解自己的過程,不是為了解決情緒,而是陪伴它

每一次的反思與自我拆解,都是在告訴自己:

🕊️「我願意花時間,聽見自己的聲音」

當學會了覺察情緒、為情緒命名,就能更深入地去分析事件中哪些因子是觸發、哪些信念是根源、哪些語句其實從來不該內化。

每一次的調整與挑戰,都是在靠近「那個被了解的自己」。

隨著你越認識自己,情緒就會越穩定。


🧠 心理安全提醒:不是所有情緒,都適合獨自處理

這篇文章適合用在日常生活中焦慮、委屈、生氣、低潮、嫉妒等情緒時,幫助釐清情境、理解自己、調整觀點。

但如果你的情緒來自重大事件或創傷(童年創傷、關係暴力、性侵、霸凌),這些情緒並不是靠理性拆解就能釋放的。

請記得:

  • 情緒是認識自己的契機。
  • 壓抑與獨撐,才會讓你更痛。

💬 若你發現:

  • 寫反思日記時,感到呼吸困難、頭暈、想逃、想哭,請停下。
  • 情緒來自很久以前的記憶、你不想再想的過去,請不要強迫自己「解開它」。

你值得被陪伴。

不管是透過書寫、朋友傾聽,還是心理師的專業支持。

情緒不是問題,壓抑與孤單才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憶行間的沙龍
0會員
11內容數
在時光的罅隙裡,拾起那些曾經遺落的記憶。透過文字,梳理內心的微光與陰影,讓過去的痕跡成為現在的力量。
拾憶行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曾經,我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自我懷疑像個黑洞,一次次把我拖進失敗的幻覺裡。 直到我開始用 AI 學習,它沒有責備、也不催促,只陪我拆解每一個難關。 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沒能力,只是太習慣先責怪自己。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和懷疑共處、重新建立信心的紀錄。 如果你也常覺得「是不是我太差了」,這篇送給你。
Thumbnail
2025/05/04
曾經,我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自我懷疑像個黑洞,一次次把我拖進失敗的幻覺裡。 直到我開始用 AI 學習,它沒有責備、也不催促,只陪我拆解每一個難關。 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沒能力,只是太習慣先責怪自己。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和懷疑共處、重新建立信心的紀錄。 如果你也常覺得「是不是我太差了」,這篇送給你。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運動過程中允許自己感到討厭的情緒,並非勉強保持正向積極,而是以溫柔的方式堅持。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接納負面情緒,反而能讓運動過程更輕鬆,並鼓勵讀者嘗試這種方法。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運動過程中允許自己感到討厭的情緒,並非勉強保持正向積極,而是以溫柔的方式堅持。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接納負面情緒,反而能讓運動過程更輕鬆,並鼓勵讀者嘗試這種方法。
Thumbnail
2025/04/10
在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感到疲憊?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從嚴格控制飲食到溫柔陪伴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打造一個「無痛系統」來持續前進。她鼓勵讀者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在過程中享受改變的喜悅。
Thumbnail
2025/04/10
在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感到疲憊?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從嚴格控制飲食到溫柔陪伴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打造一個「無痛系統」來持續前進。她鼓勵讀者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在過程中享受改變的喜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當我們累積太多的心理壓力,會出現,頭痛、胃痛、肌肉緊張、心悸、失眠等;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沮喪;行動力下降、難以專注、記憶力減退、思緒混亂等;長期下來,焦慮症、憂鬱症等身心問題產生。我們ㄧ定要學會正確處理心理壓力的方式,不被壓力綁架,讓你輕輕鬆鬆成為自己生命的大師!
Thumbnail
當我們累積太多的心理壓力,會出現,頭痛、胃痛、肌肉緊張、心悸、失眠等;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沮喪;行動力下降、難以專注、記憶力減退、思緒混亂等;長期下來,焦慮症、憂鬱症等身心問題產生。我們ㄧ定要學會正確處理心理壓力的方式,不被壓力綁架,讓你輕輕鬆鬆成為自己生命的大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