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症:荷爾蒙風暴與大腦的改變,以及預防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上篇提到懷孕會讓女性的荷爾蒙劇烈變化,進而改變大腦構造讓媽媽增加育兒能力。所以大部分的媽媽在產後一個月內,會感受到產後情緒低落(baby blues),若能順利地度過這場荷爾蒙風暴,約產後6-8周,媽媽的情緒感知和調節能力,能回到孕前狀態。但根據研究,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媽媽,產後荷爾蒙改變導致的大腦結構變化,和沒有PPD的媽媽比較起來,有著不一樣的改變。周產期的激素變化(如雌二醇、黃體激素、泌乳激素、皮質醇等)通過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如:MAO-A、GABA)以及神經可塑性和功能連接,來影響母親大腦的多個結構。

在沒有產後憂鬱症的母親大腦變化是:激素變化增強杏仁核、紋狀體和中腦的功能,促進情緒敏感性和獎賞感,支持母職適應

但在產後憂鬱症的母親大腦變化會是:雌二醇和孕激素下降導致杏仁核和紋狀體反應減弱,前額葉調節功能受損,反映情緒和動機障礙。

產後情緒低落vs產後憂鬱症

產後情緒低落vs產後憂鬱症


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有以下這些

  • 過去曾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病史
  • 孕期曾有焦慮或憂鬱
  • 缺乏伴侶或家人支持
  • 不知怎麼安撫哭鬧嬰兒,育兒壓力大
  • 產後身體恢復不佳(如剖腹產傷口痛、乳腺炎)
  • 經濟壓力或婚姻問題
  • 寶寶有特殊疾病或早產
  • 荷爾蒙變化過快,生理適應困難

產後憂鬱症其實是非常需要關注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避免產後憂鬱的幾個小訣竅:

我最大的建議就是懷孕生子絕對是人生大事,在產後一年內,請媽媽們盡量維持和產前一樣的生活,不要再去創業考試搬家寫論文等等,不要再去挑戰人生和自己正處於荷爾蒙風暴的大腦,這些挑戰請盡量延後到產後第二年以後。因為在產後第一年裡,媽媽經歷了:

在經歷這些變化的同時,還需要面對搬家、換工作、或家庭的重大變動,會讓媽媽處於更高壓的適應狀態,容易引發產後焦慮、憂鬱,甚至影響哺乳與親子關係建立。這跟妳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無關,這個是刻在基因裡的天生註定,請趨吉避凶,當個有智慧的產後媽媽,產後一年就讓自己安穩地度過這個人生大關卡,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另外在產前就可以練習養成一些小習慣,也可以降低產後憂鬱症發生的風險,像是利用懷孕期間,情緒變化大、荷爾蒙波動明顯,這時開始練習情緒覺察最適合!妳可以透過以下三個問題,更了解自己:

  • 今天我心情好嗎?
  • 是什麼讓我覺得煩躁、難過、焦慮?
  • 我的身體在哪些時候提醒我壓力太大?

另外在產前就可以開始建立情緒支持系統,除了伴侶與家人的陪伴,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放鬆機制與快樂來源。也許是散步運動,也許是唱歌、追劇、畫畫、聽音樂——這些不是浪費時間,是「心理免疫力的儲備」。一旦進入產後疲累又混亂的生活,妳會很慶幸自己已經知道,該怎麼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再那麼孤單地撐著。

在緊扣產後一年的荷爾蒙變化這個主題上,我之前有在我社群媒體的限時動態舉辦過投票活動:兩個孩子的年紀要距離近一點比較好,還是遠一點比較好?投票出來的結果非常接近。

raw-image


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值得參考的專業資料。就我們人類的原始基因設計,如果是像遠古時期,沒有配方奶只有親餵母乳的年代,產後6個月的媽媽因為體內荷爾蒙的關係,幾乎不可能再自然懷孕。也就是說,老天爺覺得我們人類兩胎至少要間隔6個月之後才能再懷孕。再考量現代社會育兒支持和挑戰,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有建議,最佳懷孕間隔為18個月到24個月。如果大於5年的話,主要是考量到超過34歲高齡產婦的臨床挑戰。所以如果是很年輕就生第一胎的媽媽,即使距離第一胎超過五年才懷孕,也還未達高齡產婦的年紀,就不再此限。

raw-image


寫完這個產後荷爾蒙改變的系列,就覺得少子化是必然的。在職場上的競爭,少一年的拼搏真的就差很多了,職位和存款都會差很多。我當初生完孩子兩個月後,也是立刻回到醫院繼續值加護病房班,繼續我兒科住院醫師第二年的訓練。要讓母親能夠產後一年都好好休息,在現實面上是非常不容易。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家庭,媽媽通常也是高齡產婦了才有這個餘裕。然後兩胎之間又不能間隔太近,那真的第二胎就是超超高齡了。

所以即使我是兒科醫生,我也不會希望女生們要為了什麼人生理想目標生小孩。我們生孩子,應該純粹就是想把一個生命帶來地球,享受美食美景和許多實際的快樂體驗,切勿和自己的人生價值掛鉤。生養小孩也絕對不是一件去大賣場買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的這種事。基本上我都直接跟我女兒教育這些,生養小孩後要負的責任,性教育和性別教育就都一起傳達了,她也會很清楚地明白到生孩子對於人生影響會有多重大。如果審慎評估,自己的人生有更多比生養孩子更想完成的事情,真的不當媽媽也無所謂,妳一樣有許多方式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當然如果妳也跟我一樣,想要有個小生命來和自己一起體驗地球上的酸甜苦辣,想要他們有手足互相扶持,那麼我衷心希望我這個系列能給你一些參考價值!

📍給孩子未滿1歲的媽媽冥想引導📍

我自己很喜歡在天使靈氣上課的時候,由老師帶領大家一起的冥想引導。我真的相信冥想可以穩定我們大腦的焦慮運作,就像幫大腦做Spa按摩一樣。於是我就和chatGPT合作,寫了一段冥想引導文,放在我的YouTube 頻道裡,歡迎有興趣的媽媽們多加利用✨✨每天給自己6分鐘,專屬於自己的時間✨✨



👌有任何關於育兒教養的問題想找專業人士討論,歡迎利用我的線上諮詢服務!

🙌覺得我的文章對您很有幫助,也可以小額贊助我❤️

💪您的點讚、愛心、分享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育兒哲學家
5會員
26內容數
一個曾任NGO輔導志工的兒科醫師,分享心理學相關的親子教養與兒科專業的醫學知識
育兒哲學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艾瑞克.伯恩的溝通分析理論應用於親子溝通,透過瞭解自我狀態(父母、成人、兒童)、溝通交流類型(平行、交錯、曖昧)及心理遊戲,能建立健康互動模式,避免負面影響。文章分析不同溝通方式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強調平行溝通的重要性,並建議父母減少「轉移焦點式溝通」,以建立健康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4/13
艾瑞克.伯恩的溝通分析理論應用於親子溝通,透過瞭解自我狀態(父母、成人、兒童)、溝通交流類型(平行、交錯、曖昧)及心理遊戲,能建立健康互動模式,避免負面影響。文章分析不同溝通方式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強調平行溝通的重要性,並建議父母減少「轉移焦點式溝通」,以建立健康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產後荷爾蒙變化如何影響媽媽們的身心狀態,以及男性在配偶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文章詳細介紹了雌激素、黃體素、皮質醇等荷爾蒙在孕期和產後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情緒、睡眠和身體健康的影響。此外,文章也澄清了母乳哺餵與產後憂鬱症的關係,並給予夫妻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產後荷爾蒙變化如何影響媽媽們的身心狀態,以及男性在配偶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文章詳細介紹了雌激素、黃體素、皮質醇等荷爾蒙在孕期和產後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情緒、睡眠和身體健康的影響。此外,文章也澄清了母乳哺餵與產後憂鬱症的關係,並給予夫妻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3/19
RSV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疾病,尤其六個月以下且就讀託嬰中心的嬰兒風險更高,本文詳述RSV感染症狀、高風險族群、臺灣重症案例、疫苗種類與預防方法,並建議六個月以下託嬰中心嬰兒施打RSV疫苗。
Thumbnail
2025/03/19
RSV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疾病,尤其六個月以下且就讀託嬰中心的嬰兒風險更高,本文詳述RSV感染症狀、高風險族群、臺灣重症案例、疫苗種類與預防方法,並建議六個月以下託嬰中心嬰兒施打RSV疫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懷孕的過程中,壓力與負向情緒是懷孕婦女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四個步驟,從覺察自身情緒到調整情緒,並提供了產後的情緒調整方針。
Thumbnail
懷孕的過程中,壓力與負向情緒是懷孕婦女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四個步驟,從覺察自身情緒到調整情緒,並提供了產後的情緒調整方針。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透過人的改變來看世界,一篇分享作者自身情感經歷的文章。文章著重在人如何照顧好自己,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以及活出幸福。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低潮時期如何重新振作,以及幸福感的來源,最後邀請讀者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共學。文章中提到一首歌和一個自我連結的小方法,幫助人走出低潮。
Thumbnail
透過人的改變來看世界,一篇分享作者自身情感經歷的文章。文章著重在人如何照顧好自己,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以及活出幸福。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低潮時期如何重新振作,以及幸福感的來源,最後邀請讀者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共學。文章中提到一首歌和一個自我連結的小方法,幫助人走出低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