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後,會不會因為趴睡而出現嬰兒窒息的憂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兒科醫學會並沒有針對會自己翻身趴睡的嬰兒,提出不可趴睡的警告,在寶寶自己可以翻身之後,寶寶是可以停留在自己選擇的趴姿睡覺的。

raw-image

而家長最擔心的嬰兒窒息,主要還是靠清空嬰兒床的方式來避免,當嬰兒床裡面沒有可以阻擋空氣流通的物件,像是:床圍、睡窩、捲起來的毛巾、枕頭、娃娃、棉被,寶寶自己翻成趴姿睡覺,整個嬰兒床的空氣很流通,沒有機會出現累積寶寶自己吐出的二氧化氮的區域,自然就沒有安全上的疑慮。

另外想多說一下現在的嬰兒枕頭,雖然都屬於非常扁的造型,但是寶寶是會動的,把剛出生的嬰兒放在媽媽的肚子上,經過90分鐘,寶寶是可以自行蠕動至媽媽的胸部哺乳,所以即使是還不會自己翻身的嬰兒,都是有行動力的,更何況是已經會翻身的寶寶,通常都是在嬰兒床裡面四處滾動睡覺。

當寶寶在嬰兒床裡四處動,原本平貼在床上的嬰兒枕頭,有機會因為寶寶的動作被翻成直立靠在嬰兒床邊,寶寶如果這時又滾動到直立嬰兒枕頭附近睡覺,即使嬰兒枕頭沒有直接蓋住寶寶的口鼻,依舊出現在這個空間裡,累積寶寶自己吐出二氧化碳的危險缺氧區域,這也是為何清空嬰兒床的建議裡,是包含嬰兒枕頭也不可以放進寶寶的嬰兒床裡的。

顧好睡眠環境的安全,平安長大才是最重要的呀!

我是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寶寶好睏、一家睏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3會員
251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5/06/09
很多母乳寶寶出現令家長困擾的睡眠狀況時,往往第一個先猜:是不是因為寶寶喝母奶、喝不飽的原因? 其實往『餵奶方式影響睡眠』這個方向去想,的確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只會發生在母乳寶寶上,和我合作過的不少家庭,同步諮詢了泌乳顧問,有的家長藉由專業的泌乳顧問協助,發現寶寶有含乳上的狀況需要幫忙調整,調整
Thumbnail
2025/06/09
很多母乳寶寶出現令家長困擾的睡眠狀況時,往往第一個先猜:是不是因為寶寶喝母奶、喝不飽的原因? 其實往『餵奶方式影響睡眠』這個方向去想,的確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只會發生在母乳寶寶上,和我合作過的不少家庭,同步諮詢了泌乳顧問,有的家長藉由專業的泌乳顧問協助,發現寶寶有含乳上的狀況需要幫忙調整,調整
Thumbnail
2025/06/05
裕凱和佳凡已經盼望寶寶的來臨超過五年之久,這五年來做了各種備孕、順產的努力,總算是迎來了樂樂和他們一起回家! 夫妻倆對樂樂有著滿滿的愛,在樂樂出生之前就已經做好功課滿足所有寶寶需要的用品,準備用最多的愛來陪伴樂樂長大! 不過從月子中心回家之後,樂樂的睡眠問題逐漸浮現,白天哄睡後、若是放回嬰兒
Thumbnail
2025/06/05
裕凱和佳凡已經盼望寶寶的來臨超過五年之久,這五年來做了各種備孕、順產的努力,總算是迎來了樂樂和他們一起回家! 夫妻倆對樂樂有著滿滿的愛,在樂樂出生之前就已經做好功課滿足所有寶寶需要的用品,準備用最多的愛來陪伴樂樂長大! 不過從月子中心回家之後,樂樂的睡眠問題逐漸浮現,白天哄睡後、若是放回嬰兒
Thumbnail
2025/06/04
一歲內的寶寶建議與家長同房、不同床,睡在自己獨立清空的嬰兒床裡,這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標準建議唷! 雖然大家可能在電影或是影集裡,常常看到美國寶寶睡在自己的房間裡,但這並不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標準衛教建議,我個人猜測是劇組人員並不清楚這個規定(劇組工作人員太年輕?)所以才會如此安排? 一歲內的寶
Thumbnail
2025/06/04
一歲內的寶寶建議與家長同房、不同床,睡在自己獨立清空的嬰兒床裡,這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標準建議唷! 雖然大家可能在電影或是影集裡,常常看到美國寶寶睡在自己的房間裡,但這並不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標準衛教建議,我個人猜測是劇組人員並不清楚這個規定(劇組工作人員太年輕?)所以才會如此安排? 一歲內的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從現在開始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然後過 正常 健康 自在 的人生!
Thumbnail
從現在開始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然後過 正常 健康 自在 的人生!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人類這種生物, 躺著睡覺一定比坐趴著睡舒服,也比較健康! 但若在工作或上學期間, 應該不方便「躺著睡覺」吧?! 我直覺的思考是因為沒有適合的空間,也有點不好意思在公眾下這麼做吧?! 回想起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午休期間,看到學生在地上舖了攤平的紙箱,然後躺在上面睡午覺的時候,覺得驚奇無比!
Thumbnail
人類這種生物, 躺著睡覺一定比坐趴著睡舒服,也比較健康! 但若在工作或上學期間, 應該不方便「躺著睡覺」吧?! 我直覺的思考是因為沒有適合的空間,也有點不好意思在公眾下這麼做吧?! 回想起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午休期間,看到學生在地上舖了攤平的紙箱,然後躺在上面睡午覺的時候,覺得驚奇無比!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天生不需要睡很多的寶寶是存在的,但是,數量卻比家長們常常相互分享:「我家小孩是快充型寶寶,你家也是呀!」少非常多。 一個天生不需要睡到建議睡眠時數的寶寶,通常不會有任何讓家長頭痛的睡眠困擾,例如:這個孩子只是白天睡得少,夜間睡眠總時數少於10-12小時,但是每次睡覺時間,即使短、他都能夠睡好,
Thumbnail
天生不需要睡很多的寶寶是存在的,但是,數量卻比家長們常常相互分享:「我家小孩是快充型寶寶,你家也是呀!」少非常多。 一個天生不需要睡到建議睡眠時數的寶寶,通常不會有任何讓家長頭痛的睡眠困擾,例如:這個孩子只是白天睡得少,夜間睡眠總時數少於10-12小時,但是每次睡覺時間,即使短、他都能夠睡好,
Thumbnail
關於睡覺這件事,其實只要眼睛閉起來,不論躺著、坐著、趴著或是其他各種姿勢,只要睡意到了,也就睡著了。但我們現代人對於睡覺的前置工作好像越來越多了。
Thumbnail
關於睡覺這件事,其實只要眼睛閉起來,不論躺著、坐著、趴著或是其他各種姿勢,只要睡意到了,也就睡著了。但我們現代人對於睡覺的前置工作好像越來越多了。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