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手冊》1|人能做的事是有限的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相信,能被計算的,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事,不一定能被計算。 I believe that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 愛因斯坦
raw-image

「效率」優先

是否我們都希望以「效率」優先,趕快把事情做完,品質、質量似乎沒有顯著的提高,主要問題是都是往如何優化時間效率,譬如用非同步方式的在一段時間完成很多事情,比如家事同時使開啟洗衣機,一邊打掃家裡,再加上一邊熱菜,同時聽著podcast,心思變得一次性顧慮很多事情,最後每一件事情都只有60%的質量,結果菜太熟、地板不熟。

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有事情太多需要我們親力親為,希望想增加時間休息、思考或放鬆,無法專注於當下的事情,我們的大腦不允許多工,簡單的事情或無需高完成度工作是可以接受的,大多數的工作都需要高品質的完成,回覆詳細郵件、交代複雜事項、撰寫規格、文章創作、決策、安排約會,以上事情都需要大腦高強度且專注的運行。

Alt+Tab切換

大腦的專注時間很短,一般成年人平均能維持專注的時間約為15分鐘,一天中能高度專注的時間約為1小時,即使經過大量練習,最多也只能達到4小時。

若加上突發事件或額外訊息,導致工作切換對大腦使用效率與專注力有顯著的影響,效率損失、認知負荷增加、專注力下降、錯誤增加以及壓力的提升以上負面影響。想像當我們電腦前工作時,經常使用Alt+Tab不停來回切換畫面,Outlook、Word、Excel、PowerPoint的來回切換,切換到最後眼睛花了,頭也花了。

單一人類的硬件非常弱,光是大腦就有那麼多的缺點,無法與電腦或是電子產品相比,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追求能完成多少事情,追求能把一件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事情都不緊急,緊急的事都不重要

「時間管理矩陣」對職場工作者來說一定不陌生,「急迫性」與「重要性」這兩個維度,聽起來都很簡單,困難的是「定義」事情是否急迫、重要。新奇偏好(novelty bias)是人類大腦的一種認知傾向,表現為對新事物或新刺激的偏好。這種偏好在人類發展的早期就已出現,並持續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傾向於優先處理緊急任務。大部分敘述專注的文章都會提到要把手機拿遠一點或是開啟勿擾模式,避免過多的干擾。

raw-image

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這本書是時間管理領域的經典,其中明確強調了將重心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上,才能實現長期的成功和高效能。他認為,花時間在這些事情上(例如:規劃、建立關係、預防性維護、個人成長、學習新技能),可以減少「重要且緊急」事件的發生,從而降低壓力和焦慮,提升整體品質。

那些總是忙於應對「緊急且重要」事務的人,往往陷入一種「瞎忙」的狀態。他們每天都很忙碌,但卻難以看到長期的進展,甚至會因此錯失許多重要的機會。這間接證明了只顧緊急而忽略重要的弊端。

你可以這樣試試:

如果對「急迫性」與「重要性」還是感到模糊,可以透過這2點方式來了解自己對於「急迫性」與「重要性」的認識:

  1. 一天工作或生活各只做4件事情:提高工作的完成品質,同時更能篩選出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事。
  2. 睡前的五分鐘日記:紀錄自己一件勝利的事、焦慮的事以及感謝的事。勝利的事可以讓自己持續知道是否朝著目標前進,順便欣賞自己的進步。焦慮的事可以知道自己代解決問題或挑戰。感謝的事可以是人事物,可以讓自己保持謙虛的心態面對。

現在AI越來越方便,當紀錄的日記越多,可以透過AI幫忙彙整出你當前做最多勝利的事情,最常焦慮甚麼事情,以及經常感恩的事實,從中可以又再次認識到不同的自己,有機會分享如何收集數據整理給AI使用。

總結|把有限的人生做出無限質量

人因為自身硬件問題無法提高效能與效率,還有很多的認知偏誤,影響我們的決策與思考,與其窮忙於塞滿 24 小時,不如鎖定能改變未來的少數關鍵行動:

  1. 每天只做 4件真正重要的事,給大腦騰出深度思考空間。
  2. 睡前用 3行日記盤點「勝利・焦慮・感謝」,讓目標、挑戰與初心扭為同一軸線。
  3. 借助 AI 抽取長期趨勢,讓資料說話,持續微調你的專屬工作流。

專注品質,打造自定義工具並善用他,我們就能把「人能做的事有限」轉化為「能做好的一切無限」。做少一點、做好很多,成為最「你」的你。

我常使用的Notion範本-五分鐘日記模板,希望大家能一同實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寫字的人|尚承
8會員
9內容數
用文字除錯,升級靈魂4K。 把複雜概念 畫成流程圖,把打結思緒 寫成故事▶️每週三發 #人生Debug 電子報。 👉 想讓大腦重啟?立即追蹤。
2025/06/06
雨天遲到、濕鞋排隊。一杯苦拿鐵揭開成人禮:咖啡為何苦?因為生活先苦後甘。從童年討厭到如今依賴,我們學會在苦澀中找層次、在回甘裡找力量。你又是何時愛上咖啡?
Thumbnail
2025/06/06
雨天遲到、濕鞋排隊。一杯苦拿鐵揭開成人禮:咖啡為何苦?因為生活先苦後甘。從童年討厭到如今依賴,我們學會在苦澀中找層次、在回甘裡找力量。你又是何時愛上咖啡?
Thumbnail
2025/06/05
失敗不是惡夢,而是溫柔提醒。從「雞首牛後」到「吾生有涯」,我學會停下腳步、驗證金句、拼回完整圖像。願你也在碎片知識中找到安定,讓批判思考成為心靈的軟光,陪你走向下一次的成功。
Thumbnail
2025/06/05
失敗不是惡夢,而是溫柔提醒。從「雞首牛後」到「吾生有涯」,我學會停下腳步、驗證金句、拼回完整圖像。願你也在碎片知識中找到安定,讓批判思考成為心靈的軟光,陪你走向下一次的成功。
Thumbnail
2025/05/30
明明懂了這麼多道理,為什麼人生依然混亂無序?這篇文章從三個層面分析知行不一的核心原因:知識與實踐的落差、過度理性導致的行動癱瘓、以及情緒與習慣的綑綁。並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與人生原則,鼓勵我們回歸當下、接受不完美,透過行動與自我覺察,將道理活出來,活成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30
明明懂了這麼多道理,為什麼人生依然混亂無序?這篇文章從三個層面分析知行不一的核心原因:知識與實踐的落差、過度理性導致的行動癱瘓、以及情緒與習慣的綑綁。並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與人生原則,鼓勵我們回歸當下、接受不完美,透過行動與自我覺察,將道理活出來,活成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時間管理容易讓人誤解,我們能管理時間,增加效率,但是那樣的作用並不大,我們真正能管理的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最重要,這要回推到以終為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做那樣的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時間管理容易讓人誤解,我們能管理時間,增加效率,但是那樣的作用並不大,我們真正能管理的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最重要,這要回推到以終為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做那樣的事!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