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依附關係最簡單、且強而有力的表現,是讓孩子對於自己是被保護的、是被受照顧的有信心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在生活中的點滴裡,我感覺大兒子和小兒子對於自己是否會被保護,是常常放在心上的。

例如小兒子即使常常呈現膽大包天的模樣,但是他跑離開我的距離是在他個人感到安心的範圍,我會這麼寫,是因為他常常跑一跑回頭看我在哪,確認我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並且我同時在向他移動,他會繼續往前,但若他發現我超出了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他會往回跑,如果他發現我並沒有向他移動、又超出了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他會往回跑向我。

又例如大兒子前幾天和好朋友以及新朋友玩,過程中發生衝突,孩子們跑回來找我,我總算稍微理解80%的狀況,也大致處理到外人的兒子們都沒有異議,自己的兒子感受到的委屈有好好接著後,大兒子的情緒也平緩了,我們倆就邊聊天邊散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邊走邊聊剛剛的事件,以及我覺得哪些是他處理的不錯的,以及雖然站在他的立場他這樣回應也不是最不對,但有可能引發出哪些風險,我的建議和他的想法相互交流著時,我告訴他:「不論發生什麼事,只要你覺得不舒服,你都可以立刻回來找我,我一定會保護你的!就像今天這樣。」

聽我說完,大兒子想了一下,他問

🧒🏻:如果妳有一天像那個姑丈公喝醉到很誇張,妳會不會就忘記怎麼保護我?

我聽到他的問句,心中有點揪了一下,#孩子是知道風險的,那個我可能無法保護他的風險是存在的。

👩🏻:不可能!我絕對不會讓自己喝成那麼醉!我絕對不會喝酒喝那麼多!我絕對不會喝醉到忘記怎麼保護你!

在這個當下,最在意孩子心理健康、#安全依附關係 的我,就只有這一個標準答案可以回覆,沒有別的選項。

這個很簡單的對話在結束後,好幾天了,依然一直留在我心裡。

昨天寫完我不曾和大兒子提過我在做 #備戰 準備的文章,心中也不斷重播出那天傍晚我們母子倆邊走邊聊的對話,今天,兒子突然在吃午餐後問我

🧒🏻:如果很大的地震來了,我們家沒了,我怎麼辦?

我不確定他這個句子裡,是否預設了我和他爸爸行蹤不明?但就如我在之前文章裡寫的,我不會主動把我孩子的安全依附對象消失的念頭,放進我孩子的心裡,所以我看著他問

👩🏻:你知道你有幾個家嗎?

他有點疑惑的看著我?

👩🏻:你有爸爸媽媽的家,阿公家,台北阿媽家,你這樣是有三個家的人耶!

👩🏻:我們家沒了,我們就選選看要去哪一個阿公阿媽家呀!

🧒🏻:喔!

孩子的眼睛亮起來!

我正打算轉身繼續去做我本來要做的事情,又突然想到轉頭看他

👩🏻:我差點忘記了,我們還有一個家,舅舅家啊!這樣是四個家!

🧒🏻:哇!我們有好多家!

👩🏻:對呀!我們有很多家,我和爸爸會保護你的!

其實根本不用一直提孩子要多有生存為難感,我感覺他們一直都有這樣的危機意識,只是他們方便不方便說出來?或是他們用什麼方式說出來?

當孩子說他感到害怕時,在他身邊的成年人是如何回應的?是要他好好的勇敢起來?還是告訴他可以害怕、同時向他保證他是受到保護的?這兩種說法的家長,絕對都擁有1000分同等愛孩子的心,但這兩種說法,卻默默的在孩子的心中出現不一樣的效力。

陳德中老師在帶領慈心正念裡時,常常祝頌的句子中:「願我平安,願我被照顧被保護....」是我最被感動的句子,也是我最想要祝頌給兒子們的。

當然,或許我的做法不能保證我的兒子在最危難的時刻,存活度最高,但是,就如我曾經在podcast和朋友誠實的說過的:我只希望我孩子活著的時候,心中一直記得,他是被我認真愛著的,是被我認真保護的寶貝,這樣,我就覺得我努力想給予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就完全做滿了。(天呀~寫完最後這句我自己就哭了。)

安全依附關係最簡單、且強而有力的表現,是讓孩子對於自己是被保護的、是被受照顧的是有信心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6會員
27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5/06/19
到現在我都沒有和孩子提出 #備戰 的概念。 要和孩子分享多少資訊,我認為家長要先評估自己對於孩子的了解,孩子對於面對未知恐懼的心理素質如何?如果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並不清楚,我建議先不要貿然分享過多負面資訊給孩子,等到家長可以充分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質之後,要再分享都來得及! 請相信我,真的來得及。
Thumbnail
2025/06/19
到現在我都沒有和孩子提出 #備戰 的概念。 要和孩子分享多少資訊,我認為家長要先評估自己對於孩子的了解,孩子對於面對未知恐懼的心理素質如何?如果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並不清楚,我建議先不要貿然分享過多負面資訊給孩子,等到家長可以充分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質之後,要再分享都來得及! 請相信我,真的來得及。
Thumbnail
2025/06/11
是不是可以成爲一位 #主動讓孩子失望的人?是身為家長很大的課題。 而這個課題我在大兒子九個月大的時候,就提早高強度的進修了好大一回合,那時候,我想改善我們母子倆的生活模式,不再提供兒子奶睡、不再一個夜6-12次的夜醒又奶睡,我成為一個「主動讓孩子非常失望的媽媽」
Thumbnail
2025/06/11
是不是可以成爲一位 #主動讓孩子失望的人?是身為家長很大的課題。 而這個課題我在大兒子九個月大的時候,就提早高強度的進修了好大一回合,那時候,我想改善我們母子倆的生活模式,不再提供兒子奶睡、不再一個夜6-12次的夜醒又奶睡,我成為一個「主動讓孩子非常失望的媽媽」
Thumbnail
2025/06/03
我真的非常喜歡甜甜圈的家長點心聚時間,大家把各種在育兒上的關卡、疑難雜症撈出來聊一聊,不僅是有我個人的經驗想法分享,也有許多家長夥伴們一起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方式,真的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成長互助時光! 這個月我們剛結束的聚會裡,討論了: 家長不需要完美,我們做錯、說錯、反省、道歉、修復,都是給予...
Thumbnail
2025/06/03
我真的非常喜歡甜甜圈的家長點心聚時間,大家把各種在育兒上的關卡、疑難雜症撈出來聊一聊,不僅是有我個人的經驗想法分享,也有許多家長夥伴們一起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方式,真的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成長互助時光! 這個月我們剛結束的聚會裡,討論了: 家長不需要完美,我們做錯、說錯、反省、道歉、修復,都是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