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市多排隊結帳的幾分鐘
我聽見後方媽媽對孩子說的話:「不要碰那個!不可以拿這個!不是說了幾次了?」
短短幾分鐘,聽見了無數句否定
孩子沒有哭鬧,只是伸出手、轉轉頭、碰碰這裡看看那裡
他其實什麼都沒做錯,只是出於好奇與探索,想理解眼前的世界
不是責怪這位媽媽,只是難過於我們的社會對待孩子的預設立場
是「你很麻煩」「你不乖」「你惹我生氣」
卻很少有人願意蹲下來說:
「你是不是想知道這個碰了會怎樣?」
「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可以的,什麼不是」
我知道父母很累,很忙,很怕丟臉
但一句句「不可以」,沒有被理解和陪伴
對孩子來說,就像一次次把心門關起來
這些否定句會悄悄變成孩子看待自己的方式
以為「我是不被信任的」、「我總是做錯事」、「我很麻煩」
我難過,不只是因為這樣的互動太常見
更因為我幾乎沒遇過幾個人願意像我這樣在意
而那份孤單,比現場的對話還讓人痛
正因為我曾經是那個不被理解的孩子
我才更想成為那個願意靠近、願意看見的大人
-
這是我現在在做的事
寫下來,說出來,守護那些還說不清楚的小小靈魂
只要能多一個人願意學著理解,不急著管教
孩子的世界就多一點安全,多一點愛
一聲聲「不可以」,打在孩子的自我裡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11會員
21內容數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你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的其他內容
2025/06/23
小時候的我說不出哪裡不對,只知道「你這樣對我,我感覺不好」。
這是一段沒有惡言、卻讓人一直在壓抑中長大的故事。
一段說不上來的委屈,也是一段終於說出口的覺醒。
2025/06/23
小時候的我說不出哪裡不對,只知道「你這樣對我,我感覺不好」。
這是一段沒有惡言、卻讓人一直在壓抑中長大的故事。
一段說不上來的委屈,也是一段終於說出口的覺醒。
2025/06/21
在疲憊中找到重新看見孩子的方式。試著用一種「他好可愛」的心情去看,你會重新看見他的努力。
2025/06/21
在疲憊中找到重新看見孩子的方式。試著用一種「他好可愛」的心情去看,你會重新看見他的努力。
2025/06/20
願意靠近,才能真正看見;願意理解,才能真正改變。
我們都需要一個不想馴服我們,只想靠近我們的人。
2025/06/20
願意靠近,才能真正看見;願意理解,才能真正改變。
我們都需要一個不想馴服我們,只想靠近我們的人。
#育兒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