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兩種思維模式,一是相信「能力是天生」的固定型思維;
另一個則相信「只要透過練習,努力也可以進步」的成長性思維。未來很奇妙,可以因為一個概念而大大轉變接下來的選擇。
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碰到困難,每邁出一步都不簡單。
小時候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好,但長大後,
透過「做得好」或是「好好做」這樣的稱讚或支持,
學習到重視成果的社會標準,因此固定型思維,逐漸支配我們的生活。
問題是對評價產生恐懼的孩子,為了避免得到負評,很可能乾脆先放棄挑戰。
有些孩子頭腦很好,卻不想努力,…… 發現愈成長就越容易失去成長型思維。
思考方式會左右孩子看待世界的目光,可說是決定幸福的關鍵。
如何能在上小一的孩子身上看到成長型思維融入生活呢?
並延續到未來呢?這一場講座,仍是屬於爸爸媽媽要先清楚的事。
講綱-
1.避開「有毒」的讚美
2.樹立「出錯」的榜樣
3.強調「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
4.轉換看待「失敗」的角度
活動日期:114/07/11
活動場地:蒲公英家二樓多元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