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數位生活|「傻子共振」與「數位認知」失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5年6月30日,社群平台X(前身為Twitter)用戶 @Pyongyang_cui 發表一則引發廣泛共鳴的言論,提及「傻子共振」這一非正式術語,意指「當低智商、低認知的人透過網路聚集,彼此肯定與壯膽後,反而更加確信自己的錯誤認知」。這種描述雖帶有嘲諷語氣,卻生動指出了數位時代下認知偏誤的群體放大效應,值得我們嚴肅看待。 在台灣社會中,我們也不難觀察到此類現象。例如,網路上常見有人堅稱「台灣不是一個獨立國家」、主張「中國共產黨其實是個民主政黨」、或相信「中國和平崛起,從未威脅他國」等觀點。

這些論述表面看似自信從容,實則建立在資訊選擇性的誤讀與回聲室效應的累積之上。當這類錯誤認知透過社群平台獲得共鳴與強化,便產生了類似「傻子共振」的現象,使原已偏頗的觀點更加根深蒂固,並進一步影響公眾討論與政治判斷。 一、數位時代下的認知環境變遷 進入數位時代以來,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發生根本轉變。社群媒體、即時通訊與演算法推送機制,使每個人都活在量身打造的資訊環境中。這種資訊過濾機制雖提高使用者便利性,卻也使人更容易落入「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與「回聲室」(echo chamber)的陷阱,只接觸到與自身信念相符的資訊,強化原有偏見,排斥異質觀點。 這一現象與認知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密切相關。人們天生傾向於尋找能印證自我立場的證據,並忽略甚至敵視與己相左的資訊。而當這樣的偏誤透過群體互動放大,就會產生社會心理學所謂的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現象,即同溫層內的討論反而導致立場更趨極端。

二、「傻子共振」作為群體認知失衡的隱喻 雖然「傻子共振」並非正式學術術語,但其背後的意涵,卻可從多個既有理論加以說明: 1. 群體認同與社會認可

在社群媒體上,按讚、轉發、留言等行為構成一種集體互動儀式,讓個體感受到自己「被理解」、「站在多數」的一方。即使某個觀點在事實上站不住腳,只要有足夠人呼應,錯誤認知也會被重新包裝為「被主流忽視的真相」。

2. 資訊過載與認知簡化

當資訊洪流過於龐大,個體便傾向依賴簡化模型做出判斷。例如一句「中共崛起是世界和平的機會」遠比深入理解地緣政治與軍事擴張更容易被接受。這種依賴標語與情緒的認知模式,助長了不經驗證的觀點在網路上迅速傳播。

3. 去個體化與責任稀釋

網路的匿名性讓人更容易表達極端甚至荒謬的立場,卻無需對言論後果負責。於是,虛假的說法、謬誤的論證乃至仇恨性的語言,都在平台上獲得生存空間,進一步構成「傻子共振」的共鳴場。

三、台灣社會中的錯誤認知實例 在台灣公共討論中,類似「傻子共振」現象早已有跡可循,尤以政治認知為甚: 「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自我否定式敘事:忽視台灣事實上擁有完整主權與民選政府的現實,只因在國際政治中未獲聯合國承認,便主張「台灣應回歸中國」。 將極權制度美化為民主樣板:某些聲音將中國共產黨包裝為「高效治理」、「民主集中制」的代表,否定其一黨專政、言論管制與打壓人權的本質。 對中國軍事行動的和平想像:面對中國對台軍事威嚇,部分人仍堅信其「和平崛起」言說,將明顯的威脅合理化為「文化交流」或「同胞關懷」。

這些錯誤觀點若未經檢證地持續被群體認同與傳播,便成為對民主制度與資訊環境的潛在侵蝕力量。

四、應對之道:從認知重構到制度設計 對抗類似「傻子共振」的現象,我們需從個體與社會雙層面進行努力: 提升媒體識讀與認知反思能力: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使公民能辨別資訊來源、理解言論背後的立場與目的,養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 鼓勵多元觀點與異質互動:打破回聲室機制,營造安全而開放的討論空間,讓意見對立者能進行理性對話,而非落入謾罵或逃避。 推動平台演算法透明化:要求社群媒體揭露資訊推薦邏輯,避免資訊環境過度同質化,促進資訊多樣性與平衡性。 倡導認知療癒與集體自覺:藉由心理學中「認知再建構」的技巧,引導個人檢視自身信念,避免陷入過度簡化與情緒化的判斷。

五、從共振回歸共識(代結論)

「傻子共振」是一面鏡子,照出數位時代人類心智的脆弱與群體思維的危險。在這個資訊可輕易操控、情緒能迅速蔓延的時代,我們比以往更需要理性思辨的勇氣與公共理性的堅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看似喧囂卻空洞的共振聲中,尋回通往真知的沉靜回聲,重建民主社會中真正有根據、有節制、有良知的集體認知。

《旭海》水波紋畫(原作者王美玥授權)

《旭海》水波紋畫(原作者王美玥授權)

《滄海一聲笑》油畫(原作者王美玥授權)

《滄海一聲笑》油畫(原作者王美玥授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3 天前
嗨,晨安!您提“儍子共振”,嗯!友朋間的高知識份子也有類似情況發生,個人無言以對自遠之!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林漢清 我從前也"傻"過~😅
個人認知決定世界實存現象,因而同一現象有不同詮釋。什麼是真理?聖經新約中彼拉多提出大哉問!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向日葵大叔 謝謝您的留言。平心而論,新約中的彼拉多,表現出「相對理性與寬容」,較之猶太宗教領袖的敵意與煽動,彼拉多曾三度表示耶穌無罪,這在當時的審判中,已屬少見的克制。 在基督教神學中,彼拉多的角色帶有深刻的象徵意義:他代表的是世界政權的無力與妥協,是人性面對真理時的怯懦。耶穌問他:「真理是什麼?」(約18:38)他卻不作回應,顯示世俗權力對真理的冷漠與無知。 同時,彼拉多也是歷世歷代人類在道德抉擇中的縮影──當真理與利益、正義與安逸發生衝突時,我們是否也常如彼拉多般,明知善惡卻選擇不作為?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8K會員
1.0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7/01
在數位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資訊的流通空前便捷,但虛假訊息(fake news)與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也如影隨形,對民主制度與社會穩定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在台灣這個政治、歷史與文化身份交織複雜的社會中,境內外勢力透過假訊息操控輿論、製造分裂的企圖,更加隱而危險。
Thumbnail
2025/07/01
在數位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資訊的流通空前便捷,但虛假訊息(fake news)與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也如影隨形,對民主制度與社會穩定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在台灣這個政治、歷史與文化身份交織複雜的社會中,境內外勢力透過假訊息操控輿論、製造分裂的企圖,更加隱而危險。
Thumbnail
2025/06/16
《太空船編年史:超高清的星際旅程》 一段不需發射的太空旅行——沉浸於4K HDR的銀河與星雲畫面,搭配悠緩氛圍音樂,讓你在影像中遨遊宇宙。是放鬆、冥想、閱讀、工作的絕佳背景,更是一種數位時代的宇宙凝視與心靈遙想。
Thumbnail
2025/06/16
《太空船編年史:超高清的星際旅程》 一段不需發射的太空旅行——沉浸於4K HDR的銀河與星雲畫面,搭配悠緩氛圍音樂,讓你在影像中遨遊宇宙。是放鬆、冥想、閱讀、工作的絕佳背景,更是一種數位時代的宇宙凝視與心靈遙想。
Thumbnail
2025/06/15
處在當今這個數位時代,我們的生活深深嵌在由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所構築的龐大資訊網絡中之中。從早晨醒來查看通知、閱讀新聞,到日常的社交互動、工作協調與娛樂消遣,我們的目光幾乎無時無刻不鎖定在手機螢幕上。
Thumbnail
2025/06/15
處在當今這個數位時代,我們的生活深深嵌在由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所構築的龐大資訊網絡中之中。從早晨醒來查看通知、閱讀新聞,到日常的社交互動、工作協調與娛樂消遣,我們的目光幾乎無時無刻不鎖定在手機螢幕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