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優化每日待辦清單:5 招讓你從忙碌中找回節奏
每天都在寫待辦清單,卻總覺得永遠做不完?
我以前也是這樣:清單越寫越長,越看越焦慮,最後乾脆不看。 直到我開始用 AI 幫我處理這些雜亂資訊,才真正找回行動的節奏。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為什麼你總是列了卻做不完,還有怎麼用 ChatGPT 搭配工具,把清單變成行動。一、你的待辦清單為什麼「列了卻做不完」?
先來拆解幾個最常見的卡點:
- 清單太長:任務一大堆,看了就想關掉 app。
- 內容模糊:寫了「寫企劃書」,但沒說清楚從哪裡開始。
- 缺乏節奏:不知道什麼先做、什麼可以延後,時間一混亂,就什麼都沒做。
這些問題說穿了,就是我們沒有「整理與決策的邏輯」。
但 AI 很擅長這件事。
我發現,只要讓 ChatGPT 幫我分類、簡化、排序,清單馬上就清爽起來——不只看得懂,更有行動力。
二、5 個實用指令,讓 AI 幫你改造 To-do 清單
以下是我最常用的 5 組 ChatGPT 指令。只要把清單貼上去,讓 AI 幫你處理這些小麻煩,大腦就能節省決策能量:
📌 Bonus 指令:
「幫我依 GTD 系統(收集 → 處理 → 執行)整理這份任務」
這一招尤其適合清單很多、但不知道從哪開始動手的時候。讓 AI 幫你分階段思考,是一種省力又安心的流程設計。
「 GTD ( Getting Thing Done )」是美國時間管理大師 David Allen 所發展的一套方法,他把時間管理規畫成一套可以被操作練習的流程,讓我們可以為繁雜的任務理出頭緒,並且建立一個清楚而穩定的執行系統。在 GTD 方法中,關鍵就像其名稱所說的,是要讓我們可以真正把重要事情完成,能夠安心、高效的搞定一切。
三、AI + 工具搭配:打造專屬你的每日任務系統
ChatGPT 只是起點,實際行動還是要搭配工具。這裡是我測試過最順手的組合:
✨ 我的實作流程是這樣:
- 把 ChatGPT 優化後的清單,貼進 Notion 或 Todoist
- 設定提醒時間(或套用番茄鐘)
- 每天早上檢視今天任務 → 開始執行 → 完成就打 ✅
小提醒:不需要一次做到完美,先從每天固定輸入 3~5 件任務開始就好。
四、每日 To-do 成功的 3 個關鍵原則
- 不求多,只求做完
每日任務最多 3~5 件。做得完才有成就感,才會想繼續寫清單。 - 時間+空間並重
寫「寫腳本」還不夠,還要知道「何時在哪裡寫」才能安排具體行動。 例:晚上八點、咖啡廳、不被打擾。 - 行動前有動機
搭配一句提醒語或一個小獎勵,會大大提升完成率。 例:「寫完這段文字就能去泡澡!」
五、結語與延伸資源
我發現,只要讓 AI 幫我梳理待辦清單,我的大腦就可以專注在「行動」上。從雜亂到有序,只差這幾個指令。
📎 免費資源:
- [AI 優化 To-do 清單指令表(可複製)]
🔜 延伸閱讀:
👉 第 07 篇〈用 AI 分析習慣追蹤數據〉即將上線! 想把任務 → 習慣 → 成果串起來?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