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健康還是不健康?
志祺七七心理學系列
第一天先認識拖延症的五大人格,檢視自己是哪一類型?
https://youtu.be/YkOwVYsBwrs?si=zef1NmeP8Eb2m1TH
1.最近自己拖延的事情是?
2.覺察自己是哪一類型的拖延人格?(影片中有說明五大類型)
3.請說明原因










班上很多孩子「害怕失敗」,都想一次到位,結果就是裹足不前,回頭看看自己,不也是如此嗎?也是經歷過許多,才明白試錯是讓自己成長更快的方式(感謝自己認識貍想教育,也帶著自己和家裡孩子們參與貍想課程與活動,讓我們在家庭對話與學習成長共伴下,明白試錯的重要性。)
第二天了解拖延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思考自己的選擇,以及日後可以有的行動。
透過兩個影片,其中一個觀看,一個則是由老師整理成有效思維提供選擇
孩子觀看影片
https://youtu.be/aR0nd59ZiHw?si=2MkEiaCZCNjFOMdF
老師觀看並整理資料的影片
https://youtu.be/QB_o4Z6Vp7Y?si=1MQ9Ia7WWYwffdGz
兩天聯絡簿,分批紀錄,了解自己的拖延狀況,實作的部分,就看段考的準備意志力了(目前尚無推進的引導思路)
o.s知易行難,覺察不是很容易,一旦有了覺察,要行動更是難上加難,要有足夠的貪心,才能夠開始有意識的自律……所以,許多人選擇麻痺生活,因為一旦覺察,又沒有行動,那會更感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