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有11種類型,你是哪類型?】-不同類型,不同治療、才能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還在用老掉牙的BMI指數來判斷自己是不是肥胖嗎?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別再被那單一的數字給迷惑了!

肥胖,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它可能有高達11種不同的「面貌」!

A. 肥胖,不只是一種病

-它是一場「多基因」的交響樂!

過去我們總以為,肥胖就是吃太多、動太少,然後量一下BMI(身體質量指數)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胖子。但現在,科學家們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肥胖遠比這複雜得多!

想像一下,全世界有超過兩百萬人的基因數據被攤開來,就像一本超級巨大的生命之書,科學家們從中仔細閱讀,最終發現了驚人的秘密:肥胖,竟然可以分成11種截然不同的類型!而且,每一種類型的成因和對身體的影響都大相逕庭!

這些11種不同的「面貌」,這主要是根據基因研究,發現了肥胖背後多樣的生物學機制。

雖然研究中,並沒有明確列出這11種肥胖類型的具體名稱或詳細定義,但專家仍推斷它們是根據以下這些與肥胖相關的生物學路徑來區分的:

B.肥胖的11種潛在「生物學面貌」

這些「面貌」代表了導致肥胖的深層生理機制差異,而不僅僅是體重增加的表面現象。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潛在類型,它們與身體如何處理能量、脂肪、食慾以及代謝有關:

raw-image


1.大腦食慾與飽足感調控異常

某些人可能因為基因影響了大腦中負責控制飢餓感和飽足感的訊號,導致他們更容易感到飢餓或難以產生飽足感,進而攝取過多熱量

2.基礎代謝率低下

個體的基因可能影響其基礎代謝率,使得身體即使在休息狀態下,消耗的能量也比一般人少,更容易累積熱量

3.脂肪細胞功能異常

脂肪細胞不僅儲存脂肪,也分泌荷爾蒙。某些人可能因為脂肪細胞的數量、大小或功能出現異常,導致脂肪更容易堆積,或是影響身體對脂肪的利用

4.胰島素敏感性問題

胰島素是調節血糖和脂肪儲存的關鍵荷爾蒙。如果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島素阻抗),會導致血糖升高,並促使身體將更多葡萄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5.內臟脂肪過度堆積

即使體重正常,有些人可能因為基因傾向於將脂肪儲存在腹腔內臟周圍,形成所謂的「內臟脂肪型肥胖」,這與多種代謝疾病風險更高有關

6.肝臟脂肪代謝紊亂

肝臟在脂肪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基因可能導致肝臟處理脂肪的能力下降,或是更容易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儲存於肝臟,進而導致脂肪肝

7.腸道菌群失衡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與肥胖密切相關。基因可能影響腸道菌群的生態,進而影響能量吸收和代謝

8.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調控異常

長期壓力可能導致皮質醇分泌增加,這會影響脂肪分佈,尤其是促使腹部脂肪堆積,且可能影響食慾。

9.發炎反應與脂肪組織

肥胖本身被視為一種慢性發炎狀態。某些基因可能與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有關,進而影響脂肪組織的健康和功能

10.棕色脂肪活性不足

棕色脂肪是一種能燃燒熱量產熱的脂肪。如果基因導致棕色脂肪的數量或活性不足,身體消耗熱量的能力可能會降低

11.特定營養素吸收與利用效率

雖然較少被直接探討,但基因也可能影響身體對某些營養素的吸收、代謝或利用效率,進而間接影響體重管理

C. 針對不同肥胖類型的「客製化」治療策略

以下是根據之前提到的11種潛在生物學面貌,可能發展出的治療方向:

1. 大腦食慾與飽足感調控異常

這類人可能總覺得餓、難以感到飽。

  • 藥物治療: 可能會使用作用於大腦食慾中樞的藥物,例如 GLP-1 受體促效劑(如:善纖達、胰妥讚)或作用於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來幫助調節食慾、增加飽足感。
  • 行為認知療法: 透過心理諮詢,學習識別飢餓與飽足訊號,管理情緒性進食。

2. 基礎代謝率低下

這類人即使吃得不多,身體消耗的熱量也比別人少,容易囤積。

  •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與肌力訓練: 增加肌肉量能有效提升基礎代謝率;HIIT則能在運動後維持較高的能量消耗。
  • 飲食調整: 確保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因為蛋白質的熱效應較高,消化時會消耗更多熱量。

3. 脂肪細胞功能異常

這類人的脂肪細胞可能在數量、大小或功能上出問題,導致脂肪容易堆積或荷爾蒙分泌異常。

  • 生活型態調整: 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仍是基礎,有助於改善脂肪細胞的健康。
  • 潛在新藥物: 未來可能會有針對脂肪細胞分化、功能或其分泌物(如:脂聯素)的藥物。

4. 胰島素敏感性問題 (胰島素阻抗)

這類人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導致血糖升高,並將更多葡萄糖轉化為脂肪。

  • 飲食控制: 減少精緻澱粉和糖分攝取,增加膳食纖維和健康脂肪,選擇低GI(升糖指數)食物。
  • 運動: 特別是阻力訓練,能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 藥物治療: 二甲雙胍(Metformin)等藥物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5. 內臟脂肪過度堆積

這類人即使看起來不胖,內臟周圍卻堆積了大量脂肪,增加代謝疾病風險。

  • 有氧運動: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是減少內臟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 飲食調整: 減少酒精、含糖飲料和反式脂肪的攝取。
  • 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 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內臟脂肪的堆積。

6. 肝臟脂肪代謝紊亂

這類人可能容易有脂肪肝,肝臟處理脂肪的能力下降。

  • 飲食控制: 嚴格控制糖分和果糖攝取,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 規律運動: 有助於改善肝臟的脂肪代謝。
  • 藥物或保健品: 可能會使用如維他命E、某些益生菌或未來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專門藥物。

7. 腸道菌群失衡

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可能影響能量吸收和代謝。

  • 飲食調整: 攝取富含益生元(膳食纖維)和益生菌(如:優格、發酵食物)的食物,培養健康的腸道菌群。
  • 益生菌補充劑: 在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下,補充特定的益生菌株。
  • 糞便移植(研究中): 針對極端案例,可能在未來成為一種治療選項。

8. 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調控異常

長期高壓導致皮質醇增加,促使腹部脂肪堆積。

  • 壓力管理: 練習冥想、瑜珈、深呼吸,培養放鬆技巧。
  •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會增加皮質醇分泌。
  • 適度運動: 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

9. 發炎反應與脂肪組織

肥胖本身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態,某些基因可能加劇這種發炎。

  • 抗發炎飲食: 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魚)、抗氧化劑(如:蔬果)的食物,減少加工食品和紅肉。
  • 規律運動: 運動能降低體內發炎指標。
  • 藥物(研究中): 未來可能會有調節慢性發炎反應的藥物。

10. 棕色脂肪活性不足

棕色脂肪能燃燒熱量產熱,活性不足會降低能量消耗。

  • 暴露於溫和的寒冷環境: 適度的冷刺激被證明能活化棕色脂肪。
  • 運動: 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可能增加棕色脂肪活性。
  • 潛在新藥物: 科學家正在研究能夠活化棕色脂肪的藥物。

11. 特定營養素吸收與利用效率

基因可能影響身體對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或代謝效率。

  • 個人化營養補充: 透過基因檢測了解個體對特定營養素的需求,進行精準補充。
  • 飲食規劃: 調整飲食內容,優化特定營養素的攝取來源和組合。

D. 走向肥胖治療的「黃金時代」

總體來說,未來肥胖的治療將不再是「萬用藥」,而是建立在對個人基因、生理狀況、生活習慣的全面評估基礎上。

透過更深入的檢測(例如:基因檢測、代謝組學分析、腸道菌群分析),醫生將能更精準地判斷你屬於哪種肥胖類型,並量身訂做:

  • 精準藥物: 針對特定生物路徑的靶向藥物。
  • 個人化飲食計畫: 依照代謝特點調整宏量營養素比例、食物選擇。
  • 客製化運動處方: 根據身體對不同運動的反應制定最佳方案。
  • 行為與生活型態指導: 針對個人心理與生活習慣提供支持。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醫學發展方向,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肥胖的理解和治療方式,讓減重不再是盲目的嘗試,而是有科學依據的精準行動!

所以,別再被BMI這個「過時」的指標給限制住了!是時候重新認識肥胖了!

未來,肥胖的治療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線作業」,而是因人而異的「客製化服務」!

「減重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爲了磅秤上的數字!」

你是否也開始好奇,自己屬於哪一種肥胖類型呢?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58962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9155-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3-01596-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4-01933-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237-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醫生,我感覺:我身體內的粒腺體功能失常了,你能不能替我檢查一下?」 啊!這是我門診的真實情況 你們又是如何發現,自己身體內的粒腺體,已經異常了呢? A. 🧬 粒腺體功能異常-成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你是否常常感到疲憊,明明睡了一整晚卻依舊無精打采?是否年紀輕輕就出現視力、聽力或心臟方面的
Thumbnail
2025/07/28
「醫生,我感覺:我身體內的粒腺體功能失常了,你能不能替我檢查一下?」 啊!這是我門診的真實情況 你們又是如何發現,自己身體內的粒腺體,已經異常了呢? A. 🧬 粒腺體功能異常-成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你是否常常感到疲憊,明明睡了一整晚卻依舊無精打采?是否年紀輕輕就出現視力、聽力或心臟方面的
Thumbnail
2025/07/26
嘿,大家剛剛經歷一場的選舉:你以為選舉的影響只到開票那一刻嗎? 錯了!對於許多人來說,選舉的影響可能才剛開始,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選後症候群 (Post-election Stress Syndrome)!
Thumbnail
2025/07/26
嘿,大家剛剛經歷一場的選舉:你以為選舉的影響只到開票那一刻嗎? 錯了!對於許多人來說,選舉的影響可能才剛開始,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選後症候群 (Post-election Stress Syndrome)!
Thumbnail
2025/07/25
隨著現代生活步步加速,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家對血糖的管理也日益重視。然而,許多你以為的健康選擇,實際上可能是讓血糖直線飆升的「隱藏版殺手」! -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一直打著「健康」旗號的食物,給迷惑了呢?
Thumbnail
2025/07/25
隨著現代生活步步加速,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家對血糖的管理也日益重視。然而,許多你以為的健康選擇,實際上可能是讓血糖直線飆升的「隱藏版殺手」! -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一直打著「健康」旗號的食物,給迷惑了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妳吃那麼多還那麼瘦,吃不胖真好!」常常聽到這句話的我,選擇不解釋、不反抗⋯甚至有點藉著別人的認知,期望這一切是真的!畢竟家族遺傳⋯我是易胖體質。 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事情還是有點自知之明比較好,例如高中時期,身高165、三餐正常的我,就是58、60、63~聽起來⋯還好啊。直到某一次參加台北縣(對!
Thumbnail
「妳吃那麼多還那麼瘦,吃不胖真好!」常常聽到這句話的我,選擇不解釋、不反抗⋯甚至有點藉著別人的認知,期望這一切是真的!畢竟家族遺傳⋯我是易胖體質。 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事情還是有點自知之明比較好,例如高中時期,身高165、三餐正常的我,就是58、60、63~聽起來⋯還好啊。直到某一次參加台北縣(對!
Thumbnail
肥胖者、過重者定義 肥胖者、過重者意旨超過正常體重,外觀看起來比較肥胖的類型,以BMI值來說超過27就是肥胖,不過如果介於24~27也算過重超標,都可以加入這個減肥行列。 BMI的計算公式就是以體重 (公斤) 除以身高 (公尺) 的平方,比如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那麼BMI值為19.5屬
Thumbnail
肥胖者、過重者定義 肥胖者、過重者意旨超過正常體重,外觀看起來比較肥胖的類型,以BMI值來說超過27就是肥胖,不過如果介於24~27也算過重超標,都可以加入這個減肥行列。 BMI的計算公式就是以體重 (公斤) 除以身高 (公尺) 的平方,比如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那麼BMI值為19.5屬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量體重是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而量測體重、BMI以及體脂率乃是可在家自行測量與追蹤的指標。 BMI(Body Mass Index) 根據國健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身體質量
Thumbnail
量體重是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而量測體重、BMI以及體脂率乃是可在家自行測量與追蹤的指標。 BMI(Body Mass Index) 根據國健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身體質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什麼疾病會造成肥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當你盡人事 努力飲食控制 運動後 卻發現體重一點都沒變化後 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嗎 讓我們來看看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肥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什麼疾病會造成肥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當你盡人事 努力飲食控制 運動後 卻發現體重一點都沒變化後 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嗎 讓我們來看看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肥胖
Thumbnail
  目錄: 1、肥胖的成因 2、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定義 3、肥胖的相關疾病? 4、減重是肥胖者改善健康的不二法門   肥胖的成因 體重的上升或下降是一件科學的事,當每日攝取進來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一天身體消耗所需的能量,過多的熱量會即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這樣每天一點一滴,日積月
Thumbnail
  目錄: 1、肥胖的成因 2、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定義 3、肥胖的相關疾病? 4、減重是肥胖者改善健康的不二法門   肥胖的成因 體重的上升或下降是一件科學的事,當每日攝取進來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一天身體消耗所需的能量,過多的熱量會即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這樣每天一點一滴,日積月
Thumbnail
今天我們探討健康領域中一些關鍵的議題,一起了解身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藉由良好的飲食習慣來維持健康。 看完本篇你會了解: 1.為何要關注BMI(身體質量指數)呢? 2.重要觀察的指標是腰圍,為何關注腰圍呢? 3.造成肥胖的幾個主要原因? 4.什麼樣的飲食習慣算是良好的呢?
Thumbnail
今天我們探討健康領域中一些關鍵的議題,一起了解身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藉由良好的飲食習慣來維持健康。 看完本篇你會了解: 1.為何要關注BMI(身體質量指數)呢? 2.重要觀察的指標是腰圍,為何關注腰圍呢? 3.造成肥胖的幾個主要原因? 4.什麼樣的飲食習慣算是良好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