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賞」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能力。能夠將欣賞目光放在他人身上,而不只是停留在自己的需求與感受,是一種情緒的成熟,也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透過身體遊戲,讓孩子們在空間中移動,依照自己對一件事情的「喜歡」或「不喜歡」,站到不同的位置。孩子們能很直接經驗到,即使面對相同的事物,每個人喜好不同:
有人喜歡西瓜,有人不喜歡;
有人喜歡紫色,有人不喜歡。
這樣的過程,讓他們真實看見:原來,每個人喜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這並沒有好壞對錯。
#欣賞的起點 也許不是立刻說出「你好棒」,而是先能看見:「你和我不一樣,但我願意尊重你。」
當孩子願意停下來看見他人的不同,且不急著否定,便是在學習接納與尊重。
當這樣的尊重在心裡生根,也才可能發展出欣賞的能力。
活動最後邀請孩子們進行「讚美時間」。
這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說出:我今天覺得自己很棒的地方,也同時包括看見其他孩子的很棒在哪裡。
看似簡單,卻是個很不容易的練習。
特別的是,孩子們大多說出的是「謝謝」:謝謝誰陪我玩、謝謝玩偶陪我睡覺……這些話裡有溫柔的感恩,卻還不全然是「讚美」。
但這些都是沒有關係的,慢慢理解與引導下,感受到孩子感謝裡的欣賞:遊戲的有趣、有伴好好一起玩、有為自己帶來勇氣的力量。
溫暖且有愛的小種子,也就悄悄在孩子們心中種下。
我們往往比較容易表達感謝,卻不那麼習慣真誠地說出讚美。
尤其是當我們想要說:「我覺得我自己做得不錯」時,那需要一些勇氣,也需要一份對自己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有人願意陪著我們一起練習。
唯有不斷練習用欣賞的小眼睛看見自己與他人,
我們才能慢慢培養出真正欣賞的眼光。
而這正是我們今天在「欣賞島」上,一起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