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一個研究標籤的發明史(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上回我們用學術巨頭的方式,簡述了拜占庭這一標籤如何在五百多年的時間,「被發明」成了一個學術領域。

雖然這是先賢先烈回首過去,痛陳缺失而描述出的「研究前史」,但研究就是要向前邁進的。在二十世紀以來,也逐漸誕生出一些看法,重新檢討這樣拜占庭研究這樣「被害者角度」的前史是否適當。本板引用的Nathanael Aschenbrenner 和 Jake Ransohoff,即整理了以下幾種看法:

首先,傳統的看法將「研究前史」切分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用幾位學術巨頭當代表(例如吉朋和伏爾泰就算是啟蒙時代的代表)。這可能會使人誤以為,整個時期的學術風潮,都是「同質性」的。啟蒙時代的學人,對拜占庭的想法都跟吉朋一樣嗎?不見得吧?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種見解只是「也不見得沒有!」的嘴砲而已。何況那些不同於吉朋等人的學者,影響力又沒有吉朋大,為什麼要重視呢?

然而,細究下來,就發現這種「空缺」,反而是一種值得關注的研究史缺失:數百年下來,存在有無數關於拜占庭的批註、筆記、評論,但無人做過適當研究。換言之,「吉本」等人之所以在研究史上佔據這麼大的地位,純粹是回顧研究極端不足、導致大家「只知道吉朋等人」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來到第二點了:傳統看法過度關注所謂的「大部頭研究著作」,而忽略了,在現代早期至十九世紀的時間,很多智識成果的表現方式,並不是只有寫個長篇巨製的論文、書籍而已。

在知識人物之間,音樂、戲劇、談話、演講、沙龍聚會、隨手筆記批註……有無數種記下對拜占庭看法的方式。這可能對呈現一個世代的智識人物之拜占庭看法,有相當重要的史料意義,但並沒有很多學者予以重視。

第三點,就是談到「世代」了:雖然很多時候,學術史被簡化成是一個個孤立在世間的學術巨頭薪火相傳的結果,但學術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形單影隻的鎖在房間裡搞出來的東西,而是一個個「社群」間互動下的產物。

比如說,要看吉朋對拜占庭的想法,那就不能只看吉朋。誰跟吉朋有聯繫、吉朋的朋友對拜占庭有什麼看法、當時哪些學術機構贊助拜占庭研究、為什麼贊助、時人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學術史在一個與當代社會互動的社群網路中觀看,會顯得更加生動而有意義。

而當我們把知識社群的研究興趣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打開來看,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並不是「喜愛拜占庭」、「鄙視拜占庭」這樣截然二分的區別,人們就「拜占庭」這一廣泛標籤,有著相當含糊的看法。

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有一位學者相當討厭拜占庭,這麼說來他認為拜占庭不值得研究囉?那又不是:他實際上還是把討論拜占庭,當作是回應如何解決當下的危機(鄂圖曼帝國)的一種方式。人們跟著又發現,這位學者居然是不把古典希臘和拜占庭做明顯區分的,這就使人反省以前的一種看法,即「文藝復興運動人物是喜愛古典希臘羅馬文明、討厭拜占庭」了。

而最後,我們可以進一步來討論「所謂拜占庭人」自己的看法,我們跟著會發現:帝國子民並不是純粹被研究、毫無還手之力的客體,他們自己也是拜占庭研究的建構者之一。

由於拜占庭帝國晚期,相當多的希臘學者逃到西歐去貢獻知識,他們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何為拜占庭」的第一手回答者。他們深受西歐當時的環境影響,自己做出了討好西歐知識圈的選擇——有些希臘學者發現,扮演著「半文明的希臘」遠比自高自傲地說是「希臘、羅馬文明的正統傳人」更能吸引歐洲人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這些希臘人並不是全然無感於帝國之墜落、只顧著自高自大而已。今日研究者們就發現道,吉朋那個什麼「羅馬帝國墮落論」,居然源遠流長,最開始是拜占庭人自己講的。出生於君士坦丁堡的學者,格彌斯托士.卜列東(Georgius Gemistos Pletho),就在極端推崇古典希臘時代的同時,把拜占庭看作是斯巴達城邦的「下位、墮落版本」。而卜列東可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當紅炸子雞,有著一大批歐洲的徒子徒孫呢。

總體看下來,可能會讓人覺得「原來傳統看法一無是處!」或是相反「批評當然很容易啊!」不過研究的本質就是要一層一層推進的。傳統看法既非一無是處,批評的目的,理論上也只是要讓人們了解「我們知道的還不夠」並且可以往哪裡繼續深入。正如我在大學時一位教授告訴我的,「知識不是對錯,而是層次深淺」,「拜占庭研究前史」的討論,也正在努力向下挖掘之中吧……

&

圖片:第二十三屆拜占庭大會發行的郵票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23rd Byzantology Congress, 2016 post stamp of Serbia.jpg"

資料來源:

Nathanael Aschenbrenner and Jake Ransohoff, "Introduction", 《The Invention of Byzantium in Early Modern Europe》(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 pp. 13-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1會員
951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8/11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的是,歷史上並不存在一個自稱「拜占庭」的帝國。 這個以正統羅馬帝國自居的國度,從頭到尾,都叫自己羅馬人。外人則時不時又以「希臘帝國」、「君士坦丁堡帝國」等等稱呼代之。 那麼,「拜占庭」是怎麼樣在後世成為這個帝國的代稱,乃至於在十九世紀末,建置成一個「拜占庭研究領域」呢? N
Thumbnail
2025/08/11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的是,歷史上並不存在一個自稱「拜占庭」的帝國。 這個以正統羅馬帝國自居的國度,從頭到尾,都叫自己羅馬人。外人則時不時又以「希臘帝國」、「君士坦丁堡帝國」等等稱呼代之。 那麼,「拜占庭」是怎麼樣在後世成為這個帝國的代稱,乃至於在十九世紀末,建置成一個「拜占庭研究領域」呢? N
Thumbnail
2025/08/10
東羅馬最顯赫的王朝之一,「馬其頓王朝」的開山始祖,巴西爾一世,發家的起點,來自於他與先皇米海爾三世一段不尋常的關係。 巴西爾出身寒微,但這位孔武有力的摔角手,卻讓米海爾皇帝青眼有加,將他提拔成執掌大權的親信與保鑣,乃至於臥榻之側,也與他共享。有些人並且懷疑,巴西爾和米海爾之間,可能有親密的同性
Thumbnail
2025/08/10
東羅馬最顯赫的王朝之一,「馬其頓王朝」的開山始祖,巴西爾一世,發家的起點,來自於他與先皇米海爾三世一段不尋常的關係。 巴西爾出身寒微,但這位孔武有力的摔角手,卻讓米海爾皇帝青眼有加,將他提拔成執掌大權的親信與保鑣,乃至於臥榻之側,也與他共享。有些人並且懷疑,巴西爾和米海爾之間,可能有親密的同性
Thumbnail
2025/07/22
話說,在魔戒電影「雙城奇謀」中,邪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召集了上萬強獸人大軍,傾巢而出,要一舉攻陷「驃騎國」洛汗。 雖然這幅「薩魯曼閱兵圖」看起來十分雄壯,但薩魯曼的軍事計畫其實並不是很明智。 以電影的描述來說,薩魯曼幾乎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派出去了,艾辛格的防線空虛已極。基本上就是在賭速戰速決下
Thumbnail
2025/07/22
話說,在魔戒電影「雙城奇謀」中,邪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召集了上萬強獸人大軍,傾巢而出,要一舉攻陷「驃騎國」洛汗。 雖然這幅「薩魯曼閱兵圖」看起來十分雄壯,但薩魯曼的軍事計畫其實並不是很明智。 以電影的描述來說,薩魯曼幾乎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派出去了,艾辛格的防線空虛已極。基本上就是在賭速戰速決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從智力上看,自1781年以來,我們已經朝著兩個方向更加深入,向內更深入,向外更深入。這是Projector的結果。Projector的出現也是科學革新的出現。這是現代世界的出現,不是個人的。
Thumbnail
從智力上看,自1781年以來,我們已經朝著兩個方向更加深入,向內更深入,向外更深入。這是Projector的結果。Projector的出現也是科學革新的出現。這是現代世界的出現,不是個人的。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