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週我在高雄出差,擔任衛武營技術人材培育工作坊的班主任角色,住的是airbnb,雖然有廚房,但沒有打算用。因此整整四週都吃外食,發現現在吃外食的確不便宜之外,更讓我困擾的,是外食中絕大部份的比例都是澱粉﹢油脂。好吃也爽,但就是太容易變胖了很可怕。
因此我會試著多做些簡單的家常菜(雖然現在應該都是了),希望能給不知道要煮什麼的朋友一些靈感。
這次的蒼蠅頭應該是很常見的台灣菜,無論是在餐館、自助餐、便當店都會有,在家做也很簡單。鹹香下飯,是一道重口味的菜色,帶便當也適合。做法很簡單,沒有太多需要精細的刀工,容錯率也很高,韭菜花改成韭菜?可以!切太粗?沒問題!肉太早放?有熟就好!太鹹?麵多加一點!
啊,對了,是這次我以一個人吃飯的概念,所以做成拌麵。但食譜裡的量,是給3-4人有三菜一湯加主食的一餐配的量哦,大家自己可以依情況感覺一下要怎麼調整比例。同時這次沒有用真正的豆豉,而是用豆油伯的「豆豉醬」,讓做法更簡單,只是就少了豆豉黑黑的黑豆了。

這次做的拌麵,就是料滿到看不到底下的麵了
蒼蠅頭是什麼?
如同標題寫著的,台菜蒼蠅頭三個主要的風味就是肉末、韭菜與豆豉。對我來說,肉末在其中更像是輔料,我更想吃到韭菜的風味,加上肉的鮮味跟豆豉的鹹香。而之所以會叫蒼蠅頭,是因為黑色的豆豉在綠色油亮的韭菜中,看起來就像蒼蠅一樣,只是若直翻成英文,恐怕會嚇壞外國人。
蒼蠅頭是純正由台灣發明出來的台灣菜,歷史並不久遠。1989年,川菜館「皇城老媽」的創辦人鄭文強,由於不想浪費食材,將店裡切下來準備丟棄的韭菜頭邊角料,與肉末、豆豉、豆瓣醬、辣椒、蒜頭炒在一起,做為員工餐。沒想到員工吃後大聲讚好,便決定成為菜單上的一道菜,就此流傳出去。由於本身是川菜底,因此蒼蠅頭的味型跟手法與川菜很像,所以常被誤認為川菜。除了蒼蠅頭,老皮嫩肉也是鄭文強發明出來的哦。
韭菜/韭菜花/韭黃有什麼不同?
這次我是用韭菜花的部份,有些地方也會把韭菜花磨成醬;吃水餃時常會看到韭菜、韭黃口味;這三種韭類名字略有不同,究竟是差在哪裡呢?
其實他們是同一種作物!
韭菜常食用的地方是莖葉處;抽高長出花苔後的部份即是韭菜花,;若在生長期間蓋上黑布防止日照產生葉綠素,作物顏色淺黃即為韭黃。
雖說是同一種作物,但嚴格比起來還是有些差異:專供花苔的韭菜花品種為年花韭菜,花苔嫩脆,纖維細緻、專供莖葉的為呂宋種韭菜,味道濃郁辛辣。而有無日照的差別,則是韭菜與韭黃內含的營養成份會有差別。三者的養營分別請見下圖:
豆豉(讀音:尺)又是什麼?
豆豉,或名蔭豉,是台灣常見的調味料,或者說是做為調味料食材的副產品,除了台灣,中國料理中也很常見到這項食材。黑豆經過蒸煮、拌菌、發酵後,產生出來的汁液是為「蔭油」,做為食材的黑豆到這這個階段就是我們常見的豆豉。
豆豉鹹、香、鮮、甘,氣味強烈,烹調後入口先是鮮鹹,豆香在中味,後味有回甘,能替菜品增鮮,也有些許去腥的功能,因此也有豆豉蒸魚這樣的菜色。由於味道重,每次使用的量不宜太多也不用太多,免得鈉含量攝取超標。
使用上依據乾豆豉與溼豆豉用法略有不同,溼豆豉比較會回甘,乾豆豉炒起來比較香。溼豆豉直接使用即可,比較方便但要注意鹹度;乾豆豉則是可以拍開以小火慢烘炒,至豆香出現後取出,再依料理順序使用,如果覺得太鹹可以泡點水,但豆豉在泡水後,香氣會容易消失,因此不建議泡太久。
蒼蠅頭拌麵(韭菜花肉末拌麵)
食材
韭菜花 1把
猪絞肉 約200克
蒜頭 3瓣
紅蔥頭(可不用) 2瓣
薑(可不用) 1段
辣椒醬 1小匙
豆豉醬 1大匙

這次用了豆油伯的豆豉醬

用來炒的豬絞肉份量,可以再少點沒問題
拌麵用料
木耳 2朵
蛋 3顆
麵條 3人份

韭菜花長這樣,上頭圓尖圓尖的就是花苞
做法
1、韭菜花切粒、蒜頭切粒、紅蔥頭切薄片、薑切薄片;木耳切小條、蛋打散備用。

薑跟紅蔥頭是因為買回來放太久,趕快把它用掉,所以都可以不用沒關係

切成粒的韭菜花
2、鍋內水煮開,下少許鹽,木耳條燙熟備用。

木耳切成好入口的條狀
3、蛋裡加少許鹽,炒散成炒蛋後取出備用。
4、炒蛋的鍋內加油,下薑片,中火將薑片煸乾後,取出薑片,即成薑油。

因為薑不多,用的是不沾鍋,所以試著讓油能完整包覆薑
5、薑油放入紅蔥頭,用中火炒香。

炸紅蔥頭,超香的
6、放入絞肉,將絞肉炒散。

剛下鍋的絞肉容易聚在一起
7、放入蒜頭粒,炒出蒜香後,持續翻炒至絞肉有肉香出現。

會在這時加入蒜頭,也是想說不要讓蒜頭炒太久
8、加入韭菜花翻炒約30秒,斷生即可。

9、加入豆豉醬、辣椒醬,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若要做為一道菜,這時已完成。


成品
10、燙木耳的那鍋水煮開後,煮麵條。
11、煮好的麵條上擺上蒼蠅頭、炒蛋及木耳即成,若喜歡吃辣,可再淋上一些辣油。

除了原本加在蒼蠅頭裡的辣椒醬,在拌麵時我還有另外加一小匙,這樣讓別人吃的時候比較好決定辣度
由於我用的是豆豉醬及辣椒醬,所以最後以醬包覆上食材即可。若是用乾豆豉,可在最一開始先用乾鍋小火焙一下豆豉至香氣出現後,取出豆豉再開始煉薑油。而加入豆豉的時間我會選擺在放蒜頭時一起加入,讓絞肉及韭菜更好沾附上豆豉的鹹香。
若想使用鮮辣椒,可視個人嗜辣程度選用大辣椒或朝天椒、雞心椒,切斜片或切圈皆可,想辣一點可跟絞肉一起入鍋,不想那麼辣則可跟韭菜花一起入鍋。
這次我是用豆油伯的豆豉醬,比較省事,有機會的話,還是會想用豆豉來做這道蒼蠅頭的。
你們有什麼吃豆豉的印象嗎?或是想知道哪一道菜的做法?都歡迎留言一起聊聊討論喲,或是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對我都是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