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
勞動部居然有一個「重返職場金手指計畫」!
別急,讓我幫你用簡單的條列式方法,解析這份厚厚的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劃:
一、計畫重點速讀版
1. 誰能參加?
- 從中高齡、身心障礙、原住民,到二度就業婦女、家庭暴力被害人、新住民,甚至長期失業者、職災勞工…通通列入(名單長到像超市DM)。
2. 誰來幫忙?
- 勞動部 → 訂規則、管大方向。
- 勞動力發展署 → 統籌、審查、管錢。
-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 → 真正跑一線,宣導、審查、核發、查核、還要寫報告(辛苦了👏)。
3. 錢怎麼給?
- 個案 → 每小時最低工資計算,最高不超過月薪最低工資。
- 用人單位 → 會有行政管理費,等於個案補助的30%。(最長90天,特定狀況可拉到180天,感覺像補習班課程升級版XD)
4. 用人單位限制?
- 員工少於10人,最多補助3人。
- 同一年度最多補助10人。
- 但如果用愛留人」成功,還能破表加碼。
5. 不可以的NG行為
- 像是只進用自己親戚、假申請補助、領雙重津貼、違反勞基法…被抓到可不只沒補助,還會被追款+停權,簡直像勞動界的「小黑屋」。
🌳 Mio人資長一句話總結
這個計畫就像是職場的「復健中心」,讓弱勢族群重新找到舞台,同時也鼓勵企業用行動展現社會責任。
💡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你是企業主,你會不會考慮參加這樣的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