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離職潮」走了,還沒喘口氣,「安靜離職」又來,結果現在職場上竟然流行「安靜崩潰」?!
職場的流行趨勢比短影音還快,我們追的是八卦還是精神內耗排行榜啦?
來,讓我用條列式幫大家整理:一、什麼是「安靜崩潰」?
- 不是放棄工作,也不是擺爛,而是每天表面正常上班,心裡卻在午餐前就想默默崩潰。
- 翻譯成人話就是:「錢不夠花,工作不想做,但又不敢走。」
二、為什麼會這樣?
- 工作愈來愈多,薪水卻原地踏步。
- 老闆說「預算有限」,卻一直幫自己加碼新跑車。
- 你努力加班,卻被當成「職涯成長機會」。
- 學貸、房貸、奶粉錢壓力山大,AI 還在旁虎視眈眈。
三、這是什麼概念?
職場財務創傷=企業開的不是會議,是經濟戰!
- 員工就像在打一場無聲的 RPG ,血條不斷下降,但還要假裝「我很好」。
四、為什麼危險?
- 因為安靜崩潰不會馬上反映在績效。
- 老闆以為你還撐得住,其實你已經靈魂出竅。
- 公司最後得到一群「人在心不在」的打卡機器人。
五、該怎麼辦?
✅ 員工自救法:
✔️ 認清自己受傷了,別硬撐。
✔️ 找專業或同儕支持。
✔️ 先準備「退場計劃」,再慢慢回血。
✅企業解方:
✔️ 承認問題不是員工偷懶,而是 制度剝削。
✔️ 提供彈性政策、職涯諮詢與財務支持。
✔️ 打造「人不是耗材」的企業文化。
🌳 Mio人資長小結
「安靜崩潰」不是員工玻璃心,而是職場結構的警報聲。
要嘛你治癒員工,要嘛就準備好天天陪他們在茶水間排隊崩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