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丞弘(IAA NLP專任講師)、黃之瑩(IAA NLP高階執行師)
完美的人,也需要完美的缺點
有一次我問學員:「你覺得你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他說:「我太完美主義。」
我點點頭,笑著回答他:「這麼說,你的問題其實是你連當一個有缺點的人,都想當得很完美,對吧?」
全班大笑。
他也笑了,然後沉默了一下,說:「好像真的有點道理。」
甚麼道理?這是幽默與「換框」的魔法:你不用硬碰硬地對抗你內在的某個信念,而是可以輕巧的像繞過一座巨牆般,從側邊輕輕一推,信念框架就晃動了,心防也隨之鬆卸。
什麼是「框」?
在NLP裡,我們所說的「框」(frame)是一種「你用來看待某件事的方式」。你可能以為你在描述現實,其實你是在描述:「你對現實的詮釋」。
你可能還無法理解,讓我們為你舉幾個例子:
「我失敗了。」,換成:「我學到了一種行不通的方法。」
「他都不愛我了。」,換成:「我們正好有機會重新認識彼此真正要的是什麼。」
「我太玻璃心了。」,換成:「我是一個能夠細膩感受這個世界的人。」
兩種說法,事件沒變,但「解釋」事件的角度變了。俗話說:心隨境轉,轉變的同時,情緒也隨之轉動;身體會放鬆,行為也更有彈性了。

幽默,是最溫柔的「換框」
「換框」就是幫一件事換個角度,賦予新的意義。而「幽默」正是一種輕盈又不具威脅感的換框方式。它不像說教,讓人想關閉耳朵;也不是勸導,讓人覺得自己錯了。它只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在內心深處悄悄開了一扇窗。
NLP大師,Steve Andreas曾說過:「幽默、創意與重新框架,其實是同一種腦力活動。」
我們會笑,是因為期待被打破、邏輯出現跳躍,但又意義十足,而這正是改變的最佳入口...

讓我們來分享幾個案例,讓你更容易理解~
案例一、我太焦慮了
一位來訪者說:「我每天都很焦慮,這樣很不健康。」
我問:「你焦慮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他說:「想像各種最壞的情況。」
我笑著說:「哇,你的腦內電影製作公司很厲害耶!一天三部災難片,還有後製剪輯。」
他笑了。
我接著說:「你這模擬未來的能力,放對地方可能會成為企業的策略長喔。」
笑聲過後,他靜了下來,說:「其實我可以決定,我要拍什麼片.....」
案例二、我是控制狂
有位媽媽說:「我覺得我很糟,我是個控制狂。」
我回她:「所以妳連懷疑自己,都有一套設計好的系統囉?」
她愣了一下,大笑說:「欸~對,我連焦慮都安排得很有邏輯!」
我說:「所以你不是控制狂,是超有組織力。只可惜這份能力現在不小心誤用在了『控制別人怎麼看你』上面。」
她點頭,笑中帶淚:「我其實只是想要把事情做好一點。」
這就是「換框」的妙處:從自我批評 → 看見才能 → 再把資源導向有利的新行動。
我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種幽默感,在談笑間讓情緒灰飛煙滅,自生洞見呢?
生活中的幽默:換框四步驟
步驟一:先接住情緒
「我知道你現在覺得很煩/糟/羞愧。」
步驟二:誇張放大描述,創造落差
「你焦慮得像每天都在參與一場世界末日喔?」
步驟三:用比喻或角色扮演跳脫原來的邏輯
「你腦中那位災難片導演應該得奧斯卡金像獎,而且最佳編劇、最佳演員跟最佳配樂都全拿。」
步驟四:將內在資源導向建設性創造
「那我們是不是能讓這位導演也來拍些喜劇片呢?」
這套方法不但能讓人從「自我攻擊」的惡性循環中跳脫出來,還能為自己的未來創造各式各樣的機會。
你的笑,是從卡關過渡到希望的橋樑
我很喜歡這個廣告詞:「卡住你的不是關節,而是觀念。」
一個人卡關了,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解決的辦法,而是一個讓他可以「笑得出來」的空間。當我們笑了,就代表我們整個狀態已經從原本的框架裡跳了出來。
下一次你覺得人生太難,不妨對自己說:「我不是爛,我只是正在揣摩反派角色的心理轉折。」
「我不是沒用,我只是剛好站在劇情轉折點,等一下就峰迴路轉了。」
你可以盡情發揮你幽默和想像力,當你學會用幽默溫柔地換框,你便為自己或他人開了一扇窗。
有些改變,不在努力說服,而是在綻放笑容的那一刻悄然展開。
本文同步發布於中華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全球發展協會
#幽默 #換框技巧 #NLP改變語言的力量 #學會轉念的魔法 #NLP日常實踐 #用笑打開潛意識之門 #幽默也是一種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