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是人生的第二個誕生日—生活達人松浦彌太郎的中年轉型行動指南--《50歲後我想這樣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50歲後我想這樣過》--松浦彌太郎

《50歲後我想這樣過》--松浦彌太郎

如果把五十歲當作「第二個誕生日」,你想為自己規劃怎樣的人生下半場?

被譽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長年身兼作家、Cow Book書店經營者與《生活手帖》總編輯等不同角色,但在49歲為自己進行了重大的中年轉型:辭去擔任9年的《生活手帖》總編輯身份,原因是想進一步探索人生的未知領域,以及不希望陷入舒適圈。在《50歲後我想這樣過》的開頭,松浦如此寫道:

(我)看似選擇了符合自己人生的道路,但實際上只是在既有的選項中做出選擇。自由和不自由的時光雖然也有其價值,但我希望從現在開始,更加坦率、更加隨心所欲的生活,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喜歡』與『自由』

這段話不只是對自己的覺察,也點醒了同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年朋友:假如可以把曾經披上,未必適合自己的身份全部褪去,你會想要怎樣重新開始?

五十歲,是人生下半場的起點

過往松浦曾在作品中提到,認為人生的高峰應該訂在 70 歲。在《50歲後我想這樣過》一書中,松浦彌太郎用意外且深刻的視角,帶我們重新理解「五十歲」這個年紀。他說,50歲是一個新的誕生日。如果人生能活到八十甚至一百歲,那麼五十歲之後,還有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這不只是餘生,而是重新選擇、重新展開的新旅程。

他認為50歲是一個好的新起點:過往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與歷練,財務已有一定的基礎,與伴侶和孩子建立了穩定的家庭,在這樣的基礎上思考「接下來呢?」讓他心情雖有一絲不安「像被放逐到一片無邊無際的原野上,站在原野正中央的是一個既非大人也非孩子的自己」,但更多的是想嘗試各種事的希望與期待。

他在交棒《生活手帖》總編輯工作後,隔天即以新進員工身份進入食譜分享社群網站 Cookpad,被安排在「總經理辦公室」作為最年長的新進員工。起初並無明確分配特殊職位,也並非立即負責重大專案,而是以初學者姿態融入團隊,積極學習網路與資訊產業相關知識(應該也算是「中年級實習生」吧)。

松浦用實際行動示範:哪怕是五十歲,也能勇敢地踏入未知,重新當一次學習者,主動選擇、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形容這樣的轉變,就像回到十幾歲時的狀態——對世界充滿好奇,相信任何事都可以嘗試。而這樣的「相信」,正是重新展開人生劇本的關鍵。

「我不想依賴過去的自己,想挑戰未曾經歷的全新事物」
「當你習慣只做那些輕鬆完成,不需動腦的事,生活也會逐漸失去挑戰與刺激,變得越來越單調,枯燥乏味,這種單調的日子不斷重複,讓人感受到的不是安穩,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無聊與倦怠。」

這樣的說法,我在主持「人生轉型工作坊」時也不只一次聽到參與者這麼說。但不是每個人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自己有改變的機會與必要性。

找到你的「人生專案」:讓好奇心與願望帶路

「接下來呢?」該如何展開?《50歲後我想這樣過》書中松浦提出的觀點:將人生視為一個個「專案」來執行。假如要讓「我」在未來能夠充滿活力、自在行動,並為身旁的人帶來快樂與價值,我該如何進行?

目標也許是想學會新技能、想體驗未曾嘗試的事物,甚至只是想成為不同版本的自己。這些都可以用「專案」的思維來推動:明確定義目標、擬定計畫、一步步實踐。而這些專案的驅動力,並非外在壓力或嚴格自律,而是來自「內在潛藏的資源」與真誠願望

所以,要從「了解自己」開始:雖然「自己」是我們人生中相處最久的對象,但往往我們並未真正了解自己的本質,或者過往對自己的理解現在已經過時、不適用

他請讀者問問自己:如果「自己」是一個空間,內在有著一個個不同的瓶子,那個最大容量的瓶子裡,裝的是什麼?上面貼著什麼標籤?裡頭可能是你過去的經歷、熱情、甚至是曾經讓你感動的小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正是人生的核心動能,成為支撐人生下半場的重要力量。

「人生上半場沒能做好的事,試著再嘗試挑戰一遍」,你願意給自己這個機會嗎? 這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

與AI和習慣為友:重新設定人生的節奏

為了活出下半場的人生,松浦建議讀者要與科技成為好朋友,尤其是 AI。「把不必親自做的事交給AI」「把專注力放在真正熱愛的創作與構思上,既能提升工作品質,也能避免過度疲憊」

松補也分享了許多生活習慣上的調整。例如:固定下午五點吃晚餐、十點半就寢,每週三位自己安排「放空日」,每天不超過兩件行程……這些不只是時間管理,更是一種內在節奏的重建。他相信保持適度的空白,是讓思想與創造力自由流動的必要條件。

此外,重視與自己身體的連結。松浦透過專業教練協助伸展拉筋,進而發現很多自認做不到的動作,只是大腦的預設限制,而非身體真的辦不到。藉此提醒自己:有時候限制自己的,不是環境,而是不合宜的思維。

在所有行動之前,心態才是根基。松浦建議,五十歲的自己要回到像十歲一樣,保持純真與好奇,敢於幻想,不輕易對自己設限。最常見的自我設限,也許是對於「風險」的迴避心態。但是真正的穩定來自於面對風險時持續調整與修正的能力,而不是尋求一成不變的虛假安全感。也只有願意承擔風險的人,才能收穫豐厚成果。

面對無力感:學會「低潮時的行動清單」

當進展不如預期時怎麼辦?松浦分享了他面對無力感的方式:不要抗拒,也不要驚慌。當什麼都不想做時,就專注於簡單的小事,例如整理收據或發票等瑣事,用降低行動門檻,累積微小的成就感的方式,幫自己慢慢找回節奏。還可以事先列好「低潮時待辦瑣事清單」,以便在狀態不佳時隨時能啟動。而在陷入瓶頸時,他主張「增加行動量」:用更多的行動去打破停滯,讓自己的世界重新運轉

結語:人生故事才是真正的資產

「我的資產不是金錢與地位,而是我的人生故事。」五十歲不是人生結束前的下坡,而是開始把過去的感動、熱情與經驗,轉化為未來的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編寫人生下半場的劇本。這本書不只是提醒,更是一份邀請:「只要願望夠強烈,就能實現」「當勾勒出夢想與目標,並懷抱強烈願望時,內在的意識會隨之改變,行動也自然而然會朝目標的方向努力邁進。」這是松浦認為你我都具有的「魔法」

那麼,50歲後,你想怎麼過呢?不妨問問自己:如果人生是一塊巨大的空白畫布,你想在上面畫下什麼?你的答案,就是人生下半場最好的起點。

--------------------------------

想開展第二人生嗎?讓「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 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9.9K會員
211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8/22
許多人以為到了中年,低潮就是無可避免的「中年危機」。但真的是這樣嗎?中年轉型時困住自己的,並非外在的環境、市場需求或他人的眼光,而是我們對轉型過程中低潮的看法。 低潮並非人生的下坡或失敗,而是轉型第二曲線的開始。用四個提問,重新審視低潮期的意義,讓人生從「靠能力吃飯」走向「用熱情與創造力過日子」。
Thumbnail
2025/08/22
許多人以為到了中年,低潮就是無可避免的「中年危機」。但真的是這樣嗎?中年轉型時困住自己的,並非外在的環境、市場需求或他人的眼光,而是我們對轉型過程中低潮的看法。 低潮並非人生的下坡或失敗,而是轉型第二曲線的開始。用四個提問,重新審視低潮期的意義,讓人生從「靠能力吃飯」走向「用熱情與創造力過日子」。
Thumbnail
2025/08/18
人生轉型常經歷探索、掙扎、停滯到突破的四階段。當你陷入困境時,專家夥伴能提供外部視角與支持,幫助你跨越障礙,找到新的方向與行動路徑。從賈伯斯與沃茲尼克的例子,到管理顧問公司的觀點,告訴你如何找到能提供客觀視角、打破慣性思維的關鍵人物。透過尋求建議與採取行動,讓你的改變之旅不再孤單,並能真正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8/18
人生轉型常經歷探索、掙扎、停滯到突破的四階段。當你陷入困境時,專家夥伴能提供外部視角與支持,幫助你跨越障礙,找到新的方向與行動路徑。從賈伯斯與沃茲尼克的例子,到管理顧問公司的觀點,告訴你如何找到能提供客觀視角、打破慣性思維的關鍵人物。透過尋求建議與採取行動,讓你的改變之旅不再孤單,並能真正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8/07
中年卡關,不只是表象上的職涯停滯,也源自一種整體生活方向的迷失。思考中年轉型時,大多數人開始最大的恐懼就是:「真的可行嗎?」 擔心收入不穩定,也害怕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失去過去累積的基礎。 這些恐懼大多只是來自於對「未知」的焦慮。只需提前做好三大準備,降低不確定風險,幫自己從容展開中年轉型之旅。
Thumbnail
2025/08/07
中年卡關,不只是表象上的職涯停滯,也源自一種整體生活方向的迷失。思考中年轉型時,大多數人開始最大的恐懼就是:「真的可行嗎?」 擔心收入不穩定,也害怕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失去過去累積的基礎。 這些恐懼大多只是來自於對「未知」的焦慮。只需提前做好三大準備,降低不確定風險,幫自己從容展開中年轉型之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古人說: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有時候以為人生進入寒冬,殊不知冬天一下就過去了, 然後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 人生百年,五十歲就是一個轉折點, 一半上坡,一半下坡,就像冬春交替一樣, 不妨可將五十歲當作人生的另一次開始, 把握住或許迎來的是另一個人生的機遇, 到這年紀
Thumbnail
古人說: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有時候以為人生進入寒冬,殊不知冬天一下就過去了, 然後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 人生百年,五十歲就是一個轉折點, 一半上坡,一半下坡,就像冬春交替一樣, 不妨可將五十歲當作人生的另一次開始, 把握住或許迎來的是另一個人生的機遇, 到這年紀
Thumbnail
🟧30有成,隨筆人生中的你,是否有想要快速的達成某一些成就?但舉凡是捷徑最後恐怕,都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人生可以選擇平凡與安穩,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不甘於現況,作者永松茂久把30歲做為人生的分水嶺,但我認為...
Thumbnail
🟧30有成,隨筆人生中的你,是否有想要快速的達成某一些成就?但舉凡是捷徑最後恐怕,都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人生可以選擇平凡與安穩,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不甘於現況,作者永松茂久把30歲做為人生的分水嶺,但我認為...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