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支持自己做出改變的「專家夥伴( trauma-informed companion)」
本文要點:
1.人生轉型是四階段的歷程
- 不論是職涯或生活,改變常會經歷「探索 → 掙扎 → 停滯→突破」四階段。
- 探索帶來新可能,掙扎與停滯凸顯出內在與外在的限制,而突破則是改變真正發生的關鍵時刻。
- 當我們陷入自我掙扎時,容易在原有框架裡打轉,無法前進。
- 來自他人的專業與陪伴能提供新視角與方法,幫助我們找到盲點。
3.讓「專家夥伴」成為支持與催化我們成功轉型的力量
- 在轉型過程裡,有人陪伴、督促,能避免孤軍奮戰的消耗。
- 專家夥伴的角色是催化劑,幫助你在關鍵時刻跨越瓶頸,真正迎來突破。
----------------
你是否曾經想做出重大改變,卻像陷入泥沼般,遲遲無法真正跨出那一步?
在《人生下一站!》中,作者喬安・李普曼結合數百場親自訪談與學術界最新研究,從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提出「成功轉變的四階段法則」。深入閱讀後,發現書中提到「專家夥伴 (trauma-informed companion) 」的觀念很值得在思考人生轉型的朋友參考,與同儕社群一樣成為支持自己成功改變的作用。
延伸閱讀:中年轉型過程不需要獨自面對,善用「同儕支持團體」,成為彼此的神隊友
人生改變的四階段:探索、掙扎、停滯與突破
人生中每一次重大改變的開端,往往是在無意間。我們可能只是隨手搜尋新資訊、瀏覽文章,或聽到別人的故事而產生共鳴,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開始了「探索期」。這是一個微妙的過程,內心隱隱提醒我們:現狀或許已經不足以支撐未來,必須做出改變。
然而,隨之而來的,通常是漫長而不安的「掙扎期」。這段時期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我們一方面渴望改變,另一方面卻被恐懼與不確定感拖住腳步。腦海裡反覆出現疑問:如果決定錯了怎麼辦?另一條路會不會讓自己後悔?於是我們不斷演練各種可能,卻始終停留在想像,無法真正踏出第一步。又或者是在過程中陷入「停滯期」,懷疑自己是否踏上了錯誤的路徑,找不到繼續前進的出口。
要走出掙扎並不容易。真正的轉折往往發生在「突破期」:當我們得到某種外在的支持,或者有人拉或推我們一把,提醒我們看見新的方向,那一步才終於被邁出。
你可以借助專家夥伴的力量
在這些關鍵時刻,一位「專家夥伴 (trauma-informed companion) 」(這是從創傷心理學借用的概念)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專家夥伴」指的是可以幫助你管理情緒,走向成長之路的人。許多曾成功完成人生轉型的人,都提到過身邊有這樣一個外在的聲音—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他們的存在,幫助了自己釐清方向、找到轉型之路。
其實,歷史上許多最偉大的人物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也歸功於得到「專家夥伴」的提拔與鼓勵。不少傳奇人物正是因為有人發現了他們潛藏的能力,給予信任與支持,才開始走上成功之路。甚至有些人最初對這樣的角色心不甘情不願,但在外力的推動與陪伴下,逐漸發揮出自己原本未曾想像的影響力。
例如蘋果共同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克,若不是好友賈伯斯深知他的能力與才華,反覆力勸他應該一起創業,他可能會一直在惠普擔任工程師。正是賈伯斯的慧眼獨具和激勵,將沃茲尼克的天才設計,從一個科技宅在車庫裡打造的愛好,轉化為撼動世界的蘋果電腦。如果沒有賈伯斯,沃茲尼克或許會成為一名快樂且備受尊敬的惠普工程師,但他可能永遠無法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世界也因而少了蘋果電腦以及之後帶給我們的各種科技產物。
專家夥伴的價值
這些故事提醒我們,專家夥伴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陪伴,更在於能打開一個人從未想過的可能性。專家夥伴不會替你做決定,也不是給出現成答案的人。他的價值在於:
- 願意傾聽你的故事與擔憂
- 理解並接住你的情緒
- 在你重新檢視信念與目標時,給予鼓勵與陪伴
- 以客觀的角度協助你跳脫慣性思維,讓你發現原本被忽略的新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夥伴不一定是家人,甚至不一定是最親密的朋友。能夠扮演這個角色的人,其實只需要具備一個你所缺乏的視角。當你陷入迷惘或困境時,他能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幫助你跳脫原本的思維框架。
事實上,擁有一位和你的職業沒有緊密關係的專家夥伴,往往更有幫助。因為他們更容易帶來你所缺乏的清晰度。由於保持著適度的距離,他們能看見你自己看不見的特質,並提出新的觀察,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許多徹底轉職或重新設計生活的人,都曾提到自己受到某個人的影響,而那個人往往與他的新工作毫無直接關聯。正因如此,他們的觀點才顯得格外寶貴。
通常這樣的專家夥伴往往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可能是一位工作上的前輩、一位偶然結識的同儕,甚至是一個短暫交會卻帶來深刻啟發的人。正因為他們與你的距離,反而能提供你在既有關係裡得不到的客觀觀點。有時候,專家夥伴會以「職場導師」的形式出現,能夠為你提供經驗與建議,幫助你少走一些彎路。
延伸閱讀:有時候人生需要一位Mentor :給正在獨自探索的你
來自管理顧問的觀點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也提出過類似的見解。他們建議,每位執行長都應該找到一位「信任的談話夥伴」,來幫助自己承擔這份高度複雜與高壓的工作。
BCG 的研究指出,過去 50 年來,企業經營的複雜性呈指數增長。對執行長而言,高壓的工作往往犧牲了深度思考與自我反省的空間,而這種缺失會阻礙他們跳脫框架,發掘尚未開發的機會。因此,BCG 建議企業執行長在滿檔的行程裡,刻意留出時間,與一位能坦承直言的信任夥伴對話。這樣的交流能提供清晰的思路,讓他們提出突破性的想法。
對於一般正考慮轉型的人來說,這個建議同樣有用:第一步可以是簡單卻有效的練習——把別人告訴過你「你的優勢是什麼」寫下來。透過外部的眼光,我們往往能更快看清自己忽略的特質與機會。
尋找你的專家夥伴
如果你正需要一位專家夥伴,該從哪裡開始尋找呢?答案可能比你想像得更近。可能在你的生活中,早已存在這樣的一個人,甚至不只一位。想一想:誰的觀點是你特別重視的?那可能是朋友、親戚、同事,甚至只是泛泛之交。或許你從未想過他們能扮演這個角色,但他們其實已經準備好了。
專家夥伴並不需要是高高在上的指導者,而是讓你覺得自在的人。在他面前,你能毫不掩飾地展露本色。他會嘗試用你的眼睛看事情,同時提供另一種角度的觀點。他對你有信心,相信你能繼續走在這條未知的道路上,甚至做得比你自己預期的更好。最重要的是,他會指出你忽略的部分,尤其是關於你自己,以及你正在取得的進展。
專家夥伴甚至可能是我們已經疏遠許久的人,他了解、熟悉我們的過往,也能帶領我們開拓新的視野。這常常出乎意料,卻格外珍貴。或許你遲遲不敢主動聯繫那個多年未見的舊識,因為害羞、因為尷尬,甚至擔心對方會不耐煩或拒絕,但值得一試。說不定,這一步就能重新開啟一段關鍵的人生契機,甚至改變你的未來。
主動尋求建議與分享目標
當然,找到一位專家夥伴並不代表過程毫無壓力。要求對方直接了當地說出我們的優缺點,往往會讓人感到不自在。許多人因此不願意尋求建議,擔心自己顯得懦弱或無能。如果我們想在對方面前留下好印象,甚至會因焦慮而更加抗拒說出我們的疑問。
但事實恰恰相反。研究與經驗都顯示,當我們願意主動尋求建議時,對方並不會因此懷疑我們的能力,反而更常認為我們是有決心、願意成長的人。換句話說,尋求建議不會讓你看起來笨拙,反而會顯得我們更有能力、看起來更聰明,也更受歡迎。我們大多數人提出的問題還不夠多。問問題並不會讓我們有任何損失,反而能展現我們的好奇心與成長意圖。
有時候,一位專家夥伴甚至不必真正給出具體的建議就能發揮作用。只要陪伴在身邊,就已經足夠了。他們最重要的貢獻,往往是單純的傾聽,引發你在訴說時自己想出原本沒有想過的方向與點子。
別忘了行動的必要性
思考一條新道路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腦海裡想像,往往會適得其反。你必須把這些想法分享出去,最好是與信任的專家夥伴交流。如果你只是困在自己的思緒中,那不過是白日夢,並不會讓你真正走得更遠。
更關鍵的是要採取行動。這包括嘗試新的活動、接觸新的群體、尋找新的榜樣,甚至是向周遭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當我們心中有一個目標卻沒有清楚表達出來時,這個目標很可能隨著時間就不了了之。但如果我們把目標與別人分享,就會突然覺得自己更有責任感,也更有可能去實現它。事實上,研究顯示,單純把目標告訴他人,就能顯著提高我們成功的機率。
不管是把目標寫下來、主動接觸新的社群,還是向別人講述你的故事,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通點:你必須把想去的地方告訴別人,並獲得回饋。唯有如此,才能打破腦中反覆重演、毫無進展的思緒循環,真正走向新的可能性。
成為別人的專家夥伴
我們不僅需要專家夥伴,也能努力成為別人的專家夥伴。當他人陷入掙扎時,提供一雙願意傾聽的耳朵,一份客觀而溫和的觀點,或只是靜靜陪伴,都可能成為對方邁向突破的契機。在人生中,你不僅有機會擁有一位專家夥伴,也同樣有機會成為別人的專家夥伴。關鍵在於保持不帶批判的態度與足夠的耐心。
你的角色不是指手畫腳、告訴對方該怎麼做,而是透過提出問題,幫助他們看見新的視角。重點在於給予回饋,讓他們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思考目標是否現實可行,同時也提醒他們,自己其實已經走出了不小的進展。
成為專家夥伴,不是要當裁判,而是成為陪伴者。這份支持與信任,往往就是幫助他人突破困境、勇敢前行的支持。改變從來不是孤單的旅程,它往往需要彼此陪伴、相互支持。探索、掙扎、停滯、突破,這四個階段構成了改變的軌跡,而「專家夥伴」正是讓這條路不再艱難、甚至更具力量的關鍵。
現在,拿起手機,傳一則訊息給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人吧!或許,你的專家夥伴,正在等待你與他連結。
想開展第二人生嗎?讓「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 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