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高階主管、創業者、專業人士都在無止境地奔跑。
開會、決策、應酬、報告、業績目標……我們像在跑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卻鮮少有人提醒我們:不停下來,也是一種風險。
我曾陪伴過一位上市公司副總,他習慣每天工作到凌晨,堅信「停下來就會被超越」。但某天,他因為健康亮紅燈,被迫休養。那一刻他才發現,真正讓他失速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不懂停下腳步。
職場的真相:不停下來,才是最大的內耗
我有個在知名企業擔任部門主管的客戶,每天在團隊前面衝,什麼都要第一時間做決定,什麼都要掌握。但團隊卻越來越疲憊,出現倦怠與流失。最後,業績不升反降。
在跟他深聊後,他開始調整:每週留出半天「安靜時段」,不排會、不回訊息,只專注思考團隊方向與人員配置。三個月後,團隊氛圍改善,業績反而提升。
這印證了一個事實:
👉 領導力不在於你跑得多快,而在於你能否帶著團隊走得更穩。
停下來,不是偷懶,而是換一種方式前進
很多管理者陷入一種「高速奔跑的錯覺」,以為快就是效率,忙就是成長。但領導力,從來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誰能帶著團隊走得穩、走得遠。
你不需要一直衝刺。你需要的是——節奏。
領導者的「停步三招」,幫你找回呼吸的空間
✅ 每天一分鐘「檢視」
睡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 今天有沒有哪個地方做得不錯?
- 今天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 明天我可以怎麼做得更輕鬆?
✅ 每週一次「安靜時段」
像CEO一樣,刻意空出時間「不做事」,用來思考大方向,而不是被日常瑣事推著走。
✅ 每季一次「自我reset」
給自己設計一場「小退休會」,也許是遠離城市的兩天,或單純放下手機,重新整理優先順序。
🔑 記住:停下來不是落後,而是為了換氣。真正的高手,懂得在「停」與「走」之間找到節奏。
允許自己暫停,是管理者最難得的修行
領導,不是把自己逼到極限,而是能帶領團隊在長期賽道上穩定前行。
問題不是你跑得夠不夠快,而是:你有沒有給自己留空間,去停下來?
真正的強大,不是永不疲憊,而是敢於在疲憊時按下暫停。
領導者的遠見,不在於看清前路,而在於懂得何時該點亮內心的燈。
這盞燈,照亮的是你,也是整個團隊前行的方向。
📌 那麼,你最近一次「停下來」是在什麼時候?
A. 上一次長假
B. 上週末
C. 記不起來了
👉 在留言告訴我,也許你的答案能提醒更多人放過自己。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放鬆了一點,請幫我點讚、分享,讓更多在高速奔跑中的人,知道:停下來,也是前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