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沒人懂你、理解你,甚至意識到自己也不夠善待自己的時候,不妨透過書寫抒發情感,在整理思緒的過程中,用文字陪伴、也接住那個需要被疼惜、被同理的自我。撰文 / 曾育儀
人稱「大師兄」的林品睿在照顧父親時陷入低谷,因為高中數學老師的建議,開啟了寫作之路,不只成為暢銷作家,也成為各單位邀請的生命教育講師。「寫作」是讓他面對過去的自己,與自己和解的方式,不只抒發心情,也翻轉了他的人生。
作家黃大米在2023年陪伴他父親最後的年歲,藉由書寫來沉澱自己及分享給同為照顧者的大家,透過文字療癒自己、理解父母,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童年創傷,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
Youtuber阿滴在憂鬱症康復後寫了一本書《按下暫停鍵沒關係》,希望給正在經歷黑暗低潮的人一個盼望,讓患者知道這個疾病是會好起來的。
Coldplay樂團主唱Chris Martin每天早上堅持花12分鐘進行自由書寫(Free Writing),就是在一張白紙上隨意地寫出自己的想法,或是正在困擾著內心的事情,之後再把紙張丟掉,可以讓人清空腦袋,尤其是情緒低落的日子,能讓情緒變得更穩定。上述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書寫」是一個很強大的工具。
連結情感的手寫 是用文字接住你自己
在許多研究中已證實,「書寫」是一種有效的自我療癒工具,也是新興的自我照顧方式。透過書寫,可以開啟與自己的對話,像是問:「今天過得如何?」或是寫下:「我今天其實很累,因為……」。將內心感受與情緒攤開來看,思考它真正想傳達的是什麼。
透過文字將情緒具體化,不但能提升對情緒的感知力,也能知道自己哪裡需要被照顧。書寫的重點在於表達自己、情緒釋放,把自己當成整理與收納的人就好,不需要有很厲害的技巧,也不需要完成一篇文章。藉著文字輸出的過程中,將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轉移到對自己重要的資訊,進而去面對它、解決它,甚至達到自我和解,最終的目的是尋回內在平衡、找回內心的平靜。
書寫的方式可以透過「手寫」或「電腦打字」來進行。然而,「手寫」所帶來的情感連結是「電腦打字」無法取代的。在手寫的過程中,一邊整理自己的情感與思緒,一邊傳遞情感的溫度,讓自我的身心得著釋放,也用文字接住自己、陪伴自己,找回完整的自己。
5步驟 書寫療癒 找回完整的自己
如何透過書寫開始自我覺察,更進一步達到自我療癒,有下列幾個步驟:
一、準備一個專屬空間:
不一定需要安靜,但最好是能讓自己專注不被打擾的地方。
二、設定時間與節奏:
建議固定一個時段,如早晨或睡前,每次10-20分鐘,養成習慣即可。
三、選擇書寫的方式:
透過手寫更能貼近身心,能慢慢沉澱;而手機也是適合在靈光乍現時,趕緊把想法記錄下來。
四、開始的切入點:
一開始可以透過下列三個方向切入:事件(發生什麼事?)、情緒(我的感受是什麼?)、需求(我真正需要是什麼?)
五、忘掉內心批評的聲音:
讓內心的想法自由流動,出現自我批評的聲音是正常的,但要學會忽視它,不讓它影響過程。
書寫是最好的自我對話 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
每一次的書寫,都是新的開始!書寫的重點是隨意寫,透過梳理情緒的過程,進行引導自我對話,釐清內在的感受與需求。身處紛亂喧囂的世界,當我們願意靜下來聆聽內在的聲音,不再被情緒左右,就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同時能用文字療癒自己,也讓文字發揮影響力!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